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导师制是对学生品德、工作等进行指导的一种指导制度。高职院校就业导师主要完成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指导。以导师制为切入点,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制定设计出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和落实就业指导三个方面的导师工作职责,并根据导师制在实行当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若干策略,切实保证高职院校就业导师制度顺利有效地实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90后”农民工作为我国特有的存在群体,是新生代农民工里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90后”农民工存在缺乏就业技能、职业流动快、创业能力低等问题。为解决就业问题,可从“90后”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以及就业困境出发,从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增加就业岗位容量等方面促进“90后”农民工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就业为主旨的教育,其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关系到职业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职业教育就业制度,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 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现状分析   (一)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就业制度已取得的经验   1.建立了毕业考核和技术等级考核制度   80年代末 90年代初,江苏省职业学校除了进行毕业考核外,普遍实行毕业生技能鉴定制度,一般由各县(市)工考办(由劳动局和教育局组织)…  相似文献   

4.
我国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职教育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阳耀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46-7548
从招生、教育、就业3个方面分析了农村中职教育处于困境的原因。提出在后义务教育阶段,中职教育应该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在招生上实行义务化、劝学式以及灵活招生的模式;在教育上实行国家、学校、企业三方联合的模式;在就业上建立中职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模式、中职和高校联合的升学模式。形成农村中职教育"招生-教育-就业"一体化的办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90-291
近几年来,我国各高等学校实行扩招政策后,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中"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对于很多刚刚走出大学校门,马上要踏入职场的"90后"大学生来说,在刚接触到新工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通过调查分析"90后"大学生适应职场需求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所以高校教师一定要开展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为他们分析就业的形势,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应该如何对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实行就业指导,以期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04,(11):6-6
以往专门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实行的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将被废止,今后我国将对这一群体实行与城镇劳动力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是在26日召开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0,(9):1-2
当年10.3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凡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95.7%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0%的农民参加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新建3475个村邮站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建站、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农村工业发展趋势——小区综合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农村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农民的就业、吃饭问题了,它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並且还是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这标明90年代农村工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根据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历程和特点,本文对农村工业的空间布局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农村工业开发小区,实行小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高明英 《农业与技术》2013,(12):232-232
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过程,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劳动者就业率;发挥优势,拓展职能,提高学校开展培训能力;结合实际,方式灵活,提高学校职业培训效果;注重质量,培育特色,创立学校培训项目品牌;建立就业网络体系,搞好输出转移能力等多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建军 《新农业》2006,(8):11-11
近年来,辽阳市普遍实行了户籍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准入条件,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了农业人口,发展了小城镇经济,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从2002年11月开始共解决落户28220人。在实行户籍改革的同时,该市还取消了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一切歧视性政策,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项手续;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的就业市场,创造城乡劳动力平等的就业环境;建立规范的企业用工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同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信息》2004,(11):25-2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2004年10月26日召开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明确表示:为进一步打破限制农民转移就业的“篱笆”,以往专门对跨地区就业农村劳动力实行的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将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今后我国将对这一群体实行与城镇劳动力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钱海燕  汪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90-2293,2312
基于2009~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劳动力项目入户调查得到的陕西省6个县的微观数据,统计了非农就业者10年的工作经历,分析其在职业选择、就业地点、就业途径方面呈现的趋势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省内转移与跨省转移并存,逐渐趋向于跨省就业;在就业途径中自主就业与社会关系网络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最后从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就业渠道、户籍制度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和完善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沿海农村妇女就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受阻的情况下,促进沿海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妇女的就业具有与农村男劳力显著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就业灵活,就业成本低,工资报酬要求低,就业技术含量低等;但在就业中存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差、就业性别歧视、就业渠道狭窄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妇女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建议:政府督促相关企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落实农村妇女就业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改善农村妇女就业的社会环境,以不断拓宽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5.
日前,笔者走进浙江省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在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基础素质培训现场,工大党委书记李国华对笔者说:"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以80、90后的居多。而且这些培训都是免费的。"李国华介绍,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易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但技能水平总体还偏低,就业能力不强,所以他们对技能培训的需求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16.
日前,笔者走进浙江省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在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基础素质培训现场,工大党委书记李国华对笔者说:"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以80、90后的居多.而且这些培训都是免费的."李国华介绍,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易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但技能水平总体还偏低,就业能力不强,所以他们对技能培训的需求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17.
<正>当年10.3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凡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95.7%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0%的农民参加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新建3475个村邮站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建站、户户通邮",近郊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城镇接轨,17.8亿元投向农村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8.
何群 《新农民》2010,(8):55-56
日前,农业部决定对农业行业的14种职业实行就业准入,要求劳动者必须经过相应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后方可就业上岗。  相似文献   

19.
一、现状与实效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有1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34.7%,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55.5%,全省48个贫困县中,90%在民族地区,至今全省仍有100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其中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极贫人口有392万人,贫困人口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数高出23个百分点。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发展也不平衡,边远贫困县长期处于高考入学率低(有的县达到大专分数线的每年仅为2—3人),即使少数学生考取大学,亦不愿回生源所在县就业,导致人才缺乏和经济落后互相制约的恶性循环。对此,在贵州省招委会统一指导下,学校从1983年开始,实行定向招生与就业的办法,并给予优惠政策,如定向生可降低两个分数段择优录取,定向毕业生到定向贫困地区工作可直接拿转正工资,不再有一年的见习期;实践生参加统考后单独划线  相似文献   

20.
高等农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浅议程春生,郭(北京农学院学生处,北京10220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由过去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实行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这一就业制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