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病猪进行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观察,通过ELISA检测和PCR检测诊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猪,取其肺脏、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3种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猪肺脏充血、出血,见有灶性间质性肺炎变化;脾脏,腹股沟淋巴结严重充血、出血以及细胞变性坏死。结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造成肺脏、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等重要器官严重出血,细胞坏死,比传统的蓝耳病造成的病变更加严重,导致猪群发病更急,病死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患病仔猪发热、呼吸困难、耳尖发绀等典型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机理.选择20头30日龄的公仔猪,通过人工感染使仔猪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随机分为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阳性组、阴性组.每日测量仔猪直肠体温,称量仔猪日采食量,观察仔猪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危害大等特点,各生理阶段的猪均可感染,主要危害母猪和仔猪;患猪症状明显,病理变化突出,易继发感染。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可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的预防措施,对患猪应采取抗病毒、防感染和保健等综合措施以控制该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2006年夏季以来发生的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临床上认识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争取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减少损失的重要一环。本人依据2000多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诊经验,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防治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同行共同探讨。1流行病学特点猪群突然起病,传染快速,不论品种、年龄、大小猪均发病,一般是断奶猪先病,架子猪、怀孕后期母猪、肥猪随后发生。有的猪场因传入途径不同发病过程也不一样。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中南、华东地区自2006年夏季开始发生大范围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然后向全国范围延伸,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并且体温升高,解剖病猪可以发现病猪有内脏出血或者肺炎等症状。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且很难治愈,给我国的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猪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湖北某猪场发生以妊娠母猪流产、死胎,仔猪及育肥猪体温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高致病性蓝耳病与猪瘟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2007年4月份宁夏某野猪场爆发以高热、呼吸症状为主的疫病。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刘山辉 《中国兽医杂志》2012,48(7):40-41,98
2007~2010年间,通过在北方各省不同地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进行了诊疗研究,对发病猪场进行病理剖检及病理观察,同时取回病理标本,进一步制作成病理切片进行微观诊断,总结其病变特点。1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侵害部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属于动脉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猪的常见病。此病会导致母猪出现生殖障碍,仔猪呼吸异常等疾病。本文从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介绍诊疗过程,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为蓝耳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较大。笔者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