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筏式海带养殖主要依赖传统人工夹苗方式,为了解决人工海带夹苗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工位海带夹苗机,主要由苗绳解旋装置、旋转扩绳装置、气动夹苗装置等组成。采用了30工位同时解旋夹苗方式,实现苗绳快速等距分段解旋和30棵海带苗同时夹苗;设计了一种浮动旋转偏心扩绳夹苗装置,实现扩绳头穿透交织三股绳形成缝隙,夹苗爪夹取海带苗根至苗绳上沿;利用扭矩测量和阻力动态检测系统软件对多工位海带夹苗旋转扩绳结构进行数据理论分析;设计了海带自动夹苗控制系统,实现多工位夹绳、旋转偏心扩绳、成排插苗苗绳解旋等过程的自动控制。结果显示:苗绳的进给长度为2.3 m, 30段夹苗平均每段70 mm,同时收缩距离至50 mm,苗绳松弛、缝隙变大,扩绳头椭球d 5×12扩?16 mm苗绳,最大苗绳扭矩0.44 N·m,插绳阻力为42 N,扩绳电机功率为0.25 kW;夹苗产量为2 450棵/h,是人工夹苗的2.45倍。整根苗绳分段等距解旋夹苗,大幅提高了夹苗工作效率、成功率,降低伤苗率,自动化程度高。该研究为藻类养殖装备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助理研究员孙海峰,1984年从海南省把白蝶贝引进深圳特区盐田试养,于1988年进行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989年夏已育出白蝶贝人工苗1万余个,经一个月精心培育,幼苗最大达3厘米,平均体长6毫米,之后移入自然海区养殖,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常温三段法高效养殖模式也叫野外生态分段养殖法,就是从鳖苗开始进行鳖苗培育、鳖种培育到商品鳖养成三个阶段,全过程都是在野外池塘常温气候条件下进行,这是一种适合目前提倡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由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已经在江西、福建和广东北部地区推广发展。一、模式特点与技术流程1.常温三段法甲鱼高效养殖模式的特点根据赣闽地区的常规气候条件,全过程在野外自然环境中从4克/只左右的鳖苗养成750克/只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鱼屯鱼苗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换、投饵量以及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 ,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 ,解决了鱼屯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 3万尾 (体长 0 2 8厘米~ 3厘米 ) ,4 0天后 ,出池鱼苗 2万尾 (体长 2 5厘米~ 3厘米 ) ,成活率高达 6 6 7% ,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 70 % ,后期培育成活率 95 %。  相似文献   

5.
大连水产养殖公司于1982年在石庙育种场设鲍鱼人工育苗水面111平方米,网箱流水饲养水面78平方米,共获幼鲍28.8万个。按采苗面积计算为每平方米2,595个;按网箱面积计算为每平方米3,595个。浮筏养殖一台,经二年养成的鲍鱼,个体长6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承担、黄岛润勃水产有限公司和胶南新兴水产养殖育苗有限公司协作完成的"犬齿牙鲆苗种引进与养成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组首次于2002年9月12日从美国引进平均全长3.9厘米,平均体长3.2厘米的犬齿牙鲆鱼苗2200尾进行试养,该项目2004年5月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验收鉴定.养殖20个月平均体长45.07厘米,平均体重1116.11克.试验表明:此鱼生长速度、抗病力、耐高温能力、成活率较褐牙鲆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海洋渔业》1985,7(6):278-279
<正> 十七、如何进行鲍的人工养殖?目前我国沿岸很多鲍的育苗室,培育的鲍苗越冬后,壳长可达2厘米左右。这些苗多数用于海底自然放养,有些地区进行人工养殖,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人工养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筏式养殖。养殖容器为长60厘米、直径25厘米、壁厚2毫米的塑料桶,内装100头体长2厘米左右的幼鲍,两端用孔径为4~5毫米的网衣封堵,每3桶连成1串,每台架子可挂150筒,养殖15,000头鲍。养殖水深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Tun,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投饵量以及不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解决了Tun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3万尾(体长0.28厘米-3厘米),40天后,出池鱼苗2万尾(体长2.5厘米-3厘米),成活率高达66.7%,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70%,后期培育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9.
为了完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人工苗种培育及海上养殖技术,在大连旅顺海区及刺参池塘进行了鼠尾藻人工苗种保苗及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鼠尾藻人工苗种在室内培养20 d左右,株高2 mm以上,假根15根以上时,下海保苗为宜。鼠尾藻幼苗保苗、人工养殖方式为表层平养。保苗海区选择风浪不大的海湾。在刺参池塘保苗要求选择水深2 m以上的池塘,养殖位置在进水口附近。保苗3个月后海上鼠尾藻平均株高4.26 cm,刺参池塘鼠尾藻平均株高1.98 cm。将6 cm以上的幼苗夹直径1.5 cm的聚乙烯绳上进行海上养殖试验。养殖8~9个月后,鼠尾藻长至平均株高61 cm。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量红罗非鱼在工厂余热水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出红罗非鱼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式。红罗非鱼体长7月份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长0.2厘米,相对生长率为1.48;8月份体重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重3克,相对生长率是7月份最大,达14.84。红罗非鱼的肥满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12月下旬最大,与体长不呈现相关关系。雌、雄红罗非鱼相同体长时,体长22厘米以下雄鱼体重大于雌鱼。对同一群体繁育的红、黑罗非鱼生长的统计分析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红鳍东方■人工养殖在我国从 1991年开始试养,到现在已有 9年历史。养殖年产量已达 400吨,预计再过 2~ 3年,养殖年产量可达 1000吨以上,与日本年产量相当。红鳍东方■人工育苗、养殖技术已经成熟,人工养殖在我国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现将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红鳍东方■在北方人工养殖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当年 (全长 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 )6~ 7月份至 10~ 11月份越冬前;第二阶段,从 11月份至翌年 4月份的越冬期;第三阶段,从 4月份至 10~ 11月份的养成期。  一、第一阶段  从当年 (全长 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 )6~ 7…  相似文献   

12.
李耕 《科学养鱼》2003,(6):25-25
我们利用低温水和其它人为条件改变了裙带菜的生长周期,培育出大苗早苗,并在生产中取得很好的效益,现将低温水全人工裙带菜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池育苗池为长方形水泥池,一般深80~100厘米,宽1.4~2.0米左右,长7~10米,育苗池的光线要能够调节,即育苗室要有窗透光。育苗池进排水方便。二、种菜和苗帘1.种菜一般采用日本种菜,即前一年11~12月份来自日本的苗种,养殖培育为育苗种菜。要求种菜孢子叶大而饱满。种菜量根据育苗量即苗帘数定,110米长的苗帘每帘准备好的孢子叶1~2个。2.苗帘采用直径3毫米左右的维尼纶缠绕在50厘米×60厘米或…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自2001年接触红鳍东方鲀育苗养成以来,对养殖各阶段的管理投喂方式特别是越冬期间配合饲料投喂进行了初探,总结如下,给广大同行提供参考。红鳍东方鲀的人工养殖(北方)我们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年6-7月份(全长30毫米以上的幼鱼苗)至10-11月份越冬入室前的养殖。第二阶段:室外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的平岩头育苗厂传来喜讯:该育苗厂今年3月8日从辽宁引进的1000万尾海蜇苗培育成功,填补了浙江省人工培育海蜇苗的空白,为全县海水养殖开辟了一条新路。目前这1000万尾海蜇幼苗个体已达到0.3-0.8厘米,成活率达60%左右,预计再过半个月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5.
条斑紫菜细胞苗培养及总氮量、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用条斑紫菜体细胞进行室内育苗,并下海养殖。对细胞苗养成的紫菜的总氮量及氨基酸量进行了测定,并与传统法育苗养成的紫菜的总氮量及氨基酸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细胞苗紫菜与传统苗紫菜的总氮量及总氨基酸量相近,说明从群体上看,两者的主要营养成份无甚差异,营养价值相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2009年间,先后在威海小石岛开展了两次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在威海周边和青岛开发区海域进行了3次保苗实验。两年育苗的试验规模均为10个育苗池(规格一致,均为2m×5m)和部分备用池。所用种菜主要在威海附近的多个海域采集,其中以小石岛采集的种菜最为理想。通过6种常见附着基的对比试验,附着基以竹帘附苗密度最高,操作方便和附苗量结合理想的附着基是织带帘。平面基质上的附苗密度最大,达到30株/cm2。2007年出幼苗750.7万株,平均苗长3.5mm;2008年出幼苗3015.42万株,平均苗长3.2mm。本试验发现,鼠尾藻幼苗早期发育中,幼苗附苗较均匀,但生长到4mm后,幼苗有大面积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后的生长,苗种密度也逐渐下降,到10mm时密度降低到0.2~1.0株/cm2。  相似文献   

17.
海蜇养殖时间短,见效快,池塘养殖60天可收获。海蜇在我国北方可养殖2~3茬,5月1日可放苗养殖第1茬,6月底7月初收获。而7~8月份由于海蜇苗种缺乏,常常无苗可放,浪费了池塘养殖水体。如果在春夏季节采取低温保种,解决海蜇苗种生产需求,便可确保一年养殖2~3茬海蜇。笔者根据几年来海蜇育苗和养殖生产情况将海蜇螅状体春夏低温保种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了望塔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在青岛喜获成功 为了增强养殖对虾的抗病抗灾能力,大幅度提高对虾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近几年来,青岛市引进和培育对虾养殖新品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3年底,城阳区上马镇对虾养殖场引进了3厘米的南美白对虾苗3300尾,经过两年越冬培育,养成亲虾1500尾,成活率达45.4%。从今年5月初开始,他们利用800尾亲虾生产出仔虾30多万尾,长势良好,大的已达3厘米,小的也达1厘米,其余700尾新虾也正在育苗生产中。南美白对虾是国外优良品种,繁殖期长,全年皆可进行育苗生产:对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水产科技》1979,(4):18-18
为了摸索罗氏沼虾养殖方法,今年5月份进行了以虾为主,鱼虾混养试验。面积1.47亩,水深80—100厘米,泥底。第一批于5月25日放养体长为1.7—3厘米小虾14000尾,同时放养平均半斤重的鳙鱼种58尾,2—3两重的草鱼10尾。第二批于6月19日放养小虾1400尾,第三批于7月4日放养2—3厘米小虾600尾。三批共放养16000尾,重9.9斤。  相似文献   

20.
梭子蟹苗选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成成活率的高低。现将梭子蟹苗选购的经验介绍如下: 1.选择供苗厂家 随着梭子蟹养殖的兴起,各育苗场纷纷转产进行梭子蟹苗培育,一些养殖户也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常温育苗,还有一部分渔船捕捞自然蟹苗出售。梭子蟹苗的供应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要切实选好供苗厂家。 (1)根据往年经验选择供苗厂家 可与当地养殖户进行充分探讨.选购往年养殖梭子蟹成活率较高的供苗厂家的蟹苗。 (2)选择远离污染源的育苗场 如育苗场育苗用水源污染、育苗过程中必然加大药物用量,加之水质不好.致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