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该文阐述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不同点,论述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并从鼓励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体系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撑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传统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和转换。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的全局统筹,整体协调的规划。随着十八大的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让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的方向,农业生产走向了现代化、生态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本文从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出发,具体的分析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为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发展实力,更好的发挥基础产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下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和终极目标。本文针对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化农业规划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简述循环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阐述其在循环经济引导下的农业规划理论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并从鼓励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体系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延 《吉林农业》2012,(9):9-10
文章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吉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结合吉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条件,构建了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环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示范区——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牛驼镇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当地政府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与政策。牛驼镇农业示范区借鉴国内外农业生产经验,以生态型、盈利型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系统工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手段,以农牧结合型循环经济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以农业资源利用生态化、农业生产高质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评估牛驼镇农场的生产示范,探究循环经济下农牧结合的农业系统工程,并提出生态背景下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的主要方法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东台市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首次在江苏省提出了"桑—禽(蚕)—菌—沼"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开辟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新途径。总结开发了一批技术成果,集成推广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东台市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现就生态农业良性循环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阜南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状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树立现代农业新观念、增加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84-28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阐述了泰兴市农业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再利用模式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工作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产融合与合作社作为当前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与组织,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望都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进行了探析,分析了恒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打造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合作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乡村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园区的合理结合是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我国现代循环农业转型升级与和谐互利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阐述了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学原理,并结合福建省福清星源公司与渔溪农场现代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实践,简要报道了循环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资源匹配、循环利用、高效转化、技术模式、主要对策与实践成效,以期为乡村循环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其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献中  王世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41-9243
在阐述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及其作用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及其路径选择,以期有利于我国农业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迈进,使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联,开创循环经济统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胡晓欢 《农学学报》2015,5(3):107-112
摘 要: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为了将循环农业的思想更充分地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本文对其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定义、特征、原则与理论基础等,结合国内外循环农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研究,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参与主体、结构层次、技术支撑和法律保障等。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循环农业,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2):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0):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的异同,认为在农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称为农业循环经济,相应的农业形态则称为循环型农业,其与生态农业、持续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除了节约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外,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与内容,并分析了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围绕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构建了合肥市大圩生态集约型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农业主导产业,集成创新现代生态农业的典型技术与模式,逐步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打造出一批鲜明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工厂化的发展需求和对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与农业循环经济相结合。对企业层级的纵深研究拓展了以往循环农业研究的“三层级”框架,运用环境经济机会论和枚举归纳与综合归纳相结合的逻辑分析方法展开理论阐述和实证剖析,论证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工厂化模式的有效性和对其进行复制、推广需要具备的条件。指出企业层级的循环农业工厂化模式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优势,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新路径,总结出复制该模式需要具备的条件,最后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明低碳经济的兴起背景及其意义,进一步深入理解其科学内涵,同时分析低碳农业发展过程所面临的农业传统耕作观念根深蒂固、现代低碳农业理念尚未建立、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及低碳农业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等主要挑战,结合实际提出草地低碳循环农业、山地低碳循环农业、耕地低碳循环农业、林地低碳循环农业等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