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冬杰 《北方园艺》2017,(7):156-159
以半夏为试材,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J)添加于MS培养基中,研究MJ对半夏不同外植体直接诱导试管小块茎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浓度的MJ均能显著提高外植体诱导试管小块茎的分化,最佳浓度为10~(-5) mol·L~(-1);添加MJ对3种不同外植体试管块茎诱导率影响效果表现为,块茎最高、叶柄次之、叶片最低,且试管块茎分化的初始时间也相应缩短,茉莉酸甲酯能有效促进半夏试管块茎的形成;研究结果可为半夏试管块茎繁殖和生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品种‘Rose Supreme’的球茎为试材,应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分析唐菖蒲球茎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0.1、0.2、0.5 mmol · L-1和水杨酸异羟肟酸(salicylhydroxamic acid,SHAM)0.5、0.75、1.0 mmol · L-1处理后脂氧合酶(LOX)基因的的表达水平,并且对LOX活性、内源MJ含量以及球茎鲜样质量与体积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GhLOX1表达水平、脂氧合酶活性、内源MJ含量以及球茎的鲜样质量与体积均随着MJ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与此相反,经过不同浓度的LOX抑制剂SHAM处理后,以上各项指标随着SHAM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构建35S-GhLOX1过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hLOX1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中薯3号’的试管薯薄片中,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块茎的数量、体积和鲜样质量分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脂氧合酶(LOX-1)对唐菖蒲籽球形成和膨大的影响,以'Rose Supreme'和'Advanced Red'两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籽球的生长发育与LOX-1活性,内源茉梨酸甲酯(MJ)、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唐菖蒲叶片中测不到LOX-1活性,匍匐茎中LOX-1活性和内源MJ含量最高,籽球数量较多的品种'Rose Supreme'LOX-1活性和MJ含量显著高于'Advanced Red',说明LOX-1在唐菖蒲籽球形成和膨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影响茉莉酸类化合物(JAs)的生物合成对籽球的发生和生长进行调控。在唐菖蒲籽球生长发育过程中,新球和籽球中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都不同程度升高,并且与LOX-1活性呈正相关,说明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对唐菖蒲新球和籽球的形成和膨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栽种过密或肥水过多,往往出现茎叶徒长,从而影响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对此,前人曾用矮壮素和比久等生长调节剂延缓马铃薯茎叶生长,促进块茎膨大,由于效果不够稳定等原因未能推广应用,前两年,  相似文献   

5.
采用抗旱棚盆栽试验,以‘中薯18号’‘中薯28号’为材料,设定3种施氮与灌溉水平(低氮、中氮、高氮;水分亏缺、水分正常、水分过量),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株高、块茎形成、光合特性、块茎质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水氮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低氮促进了匍匐茎次顶端膨大,使块茎形成期提前,但最终未能形成高产。正常和过量水分下,两品种叶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水分处理下,地下部(地下茎和根)鲜质量、茎和叶的鲜质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两品种在水分正常高氮处理下单株块茎质量为711.1 g、637.2 g,且此处理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块茎淀粉与粗蛋白含量均达到最高水平。因此,马铃薯生育期宜采用水分正常高氮处理。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块茎性状对块茎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本身对块茎损伤影响显著的关键因素,从而为通过改善栽培条件、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等减轻马铃薯块茎损伤提供依据。选用损伤性状差异显著的5个品种(系):Desiree、Russet Burbank、春薯4号、9637—83和TD38—2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表皮擦伤(SK)、内部损伤(IB)和损伤变色(BR)性状,同时测定块茎硬度等17个块茎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分析可知:不同块茎指标对表皮擦伤和内部损伤的影响作用相似,与对损伤变色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Ca^2+、酪氨酸和绿原酸共同对3种损伤起着较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本研究中多重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整体性较强,结论客观合理,回归系数易于解释,从而可为生产和科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了块茎本身对块茎损伤影响显著的关键因素,从而为通过改善栽培条件、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等减轻马铃薯块茎损伤提供依据。选用损伤性状差异显著的Desiree,Russet Burbank,春薯4号,9637-83和TD38-2五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表皮擦伤(SK)、内部损伤(IB)和损伤变色(BR)性状,同时测定块茎硬度等17个块茎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分析可知:不同块茎指标对表皮擦伤和内部损伤的影响作用相似,与对块茎损伤变色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Ca2+、酪氨酸和绿原酸对它们共同起着较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本研究中的多重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整体性较强,结论客观、合理,回归系数易于解释,从而为生产和科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川芋56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的试管薯诱导率显著高于"固体+液体"培养基,但液体培养操作繁锁,易折断试管苗,造成污染.弱光和黑暗条件下,川芋56试管薯诱导率和平均薯重没有显著性差异,弱光条件培养的试管薯当时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黑暗培养的,黑暗条件下诱导的试管薯适于贮藏.通过7种培养基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调查,再次证明BA不是诱导试管薯的必备物质,虽然7种培养基成分含量各不相同,诱薯率PS6显著地高于PS4,其它几种培养基之间诱薯率均差异不显著.大规模生产宜选择PS5(MS大量元素100ml/L+MS微量元素10 ml/L+EDTA-Fe 10ml/L+VB1 0.4 mg/L+Vb60.5 mg/L+烟酸0.5 mg/L+食用蔗糖80g/L),组成最简单,不合BA,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主要病害及块茎生理病变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覆膜下的块茎环腐病、晚疫病、裂薯及空心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块茎环腐病发生率与密度、施肥方式及是否覆膜均有关联,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三者共同影响环腐病发生率.而晚疫病的发生主要受前茬作物或土壤中菌落的影响,并且与周边作物种类以及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是否覆膜均有关联,发生情况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在全施基肥和覆膜的情况下,畸形薯的发生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覆膜的畸形薯发生率大于覆膜的发生率,全施追肥的畸形发生率大于全施基肥的发生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减少追肥并且覆膜能有效降低裂薯和空心的发生率,此外合理的密度再加上覆膜和全施基肥能有效降低薯块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连勇  邹颖  东惠茹  金黎平  林桓 《园艺学报》2002,29(6):537-541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在试管薯形成过程中, 研究其GA3、IAA、6- 呋喃氨基嘌呤( KT) 、6- 苄氨基嘌呤( BAP) 、AB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无论是换入试管薯诱导培养基前的试管苗, 还是试管薯诱导形成过程中的母株试管苗, 根内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始终高于茎叶。随着诱导环境的改变, 以及匍匐茎、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 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转入诱导培养基后的试管苗在光照培养条件下, 茎叶内GA3、IAA、KT、BAP 和根内ABA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黑暗培养3 d 匍匐茎形成时, GA3、KT、BAP 及茎叶内IAA 含量下降; 黑暗培养7 d 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 茎叶内GA3、KT、BAP 含量再次增高, 而根内GA3、BA 含量继续下降, IAA、ABA 含量无明显变化; 黑暗培养14 d 试管块茎基本形成时, IAA、BAP 含量缓慢上升, 根内GA3 含量下降, 茎叶GA3 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二倍体马铃薯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二倍体马铃薯亲本08675-21与09901-01及其125份杂交一代无性系进行AFLP分析, 按亲本来源构建与24条染色体对应的AFLP分子连锁图谱, 母本图谱含有75个标记, 覆盖基因组全长512cM, 平均图距为6.83 cM; 父本图谱含有95个标记, 覆盖基因组全长578 cM, 平均图距为6.08 cM。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脱外壁花粉的制备与人工萌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个马铃薯普通栽培种( Solanum tuberosum L. ) ‘陇薯3号’、‘Favorita’和‘Shapody’的花粉先经低温饥饿处理, 再低温水合、高温热激和渗激, 分离出大量具有活力的脱外壁花粉, 花粉最高脱壁率达34.5%。脱外壁花粉在K3 培养基+ 15% PEG + 5%蔗糖+ 0.01% H3BO3 + 0.01% LH + 100mg/L PVP的萌发液中萌发率高达38.3%。试验建立了三步冲击法制备马铃薯脱外壁花粉的方法, 并讨论了外壁在花粉萌发与受粉中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旺泽  彭晓莉  王蒂 《园艺学报》2006,33(6):1236-1236
研究花粉的离体萌发对雄配子体的生物学研究、人工杂交育种以及提高亲本的利用率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以及影响花粉管生长因素进行了研究。晴天10~11时采集马铃薯优良四倍体栽培种‘唐113’、‘杂5单选-10’、‘陇薯3号’和‘甘农薯1号’的新鲜花蕾,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剥离收集花粉粒,以0.01?(NO3)2 0.01%H3BO3作为基本萌发培养基,26~28℃黑暗条件下萌发。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和PEG组合、硼酸、无机盐以及6-BA和NAA等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在OlympusAH-2型显微镜下观察萌发情况,用目镜测微尺测定花…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规种植条件下,对蕾期马铃薯进行摘心处理,研究其对块茎发育中激素的影响,从而明确摘心对促进块茎发育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摘心相比,摘心处理明显增加了块茎发育中期GA3、IAA和ZT的含量,使JAs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并且改变了JAs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从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看,摘心处理提高了块茎发育中期IAA/ABA、IAA/JAs、GA3/ABA、GA3/JAs值,降低块茎发育前期和后期其比值,说明蕾期摘心主要是通过改变块茎发育各时期激素的含量和平衡状态,优化了块茎发育中期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栽培种与野生种叶肉细胞融合及体细胞杂种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蔡兴奎  柳俊  谢从华 《园艺学报》2004,31(5):623-626
 以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 ‘中薯二号’的无性系3 # 、8 # (2n = 48) 和二倍体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 (2n = 24) 的无菌苗为原生质体来源, 比较了PEG (聚乙二醇) 融合和电融合两种方式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两种融合方式对细胞的融合率没有显著差异, 但电融合的细胞植板效率和愈伤组织分化能力均显著高于PEG融合法。在早期挑选的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再生的100个株系中, 经RAPD 标记检测有97 个系为体细胞杂种。杂种植株经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表明, 52.6 %为六倍体, 14.4 %为八倍体, 14.4 %为非整倍体, 18.6 %为混倍体。叶绿体SSR 引物NTCP29 用于细胞质重组检测, 结果显示, 体细胞杂种中叶绿体具有偏亲现象, 大多数杂种只含有单一亲本的叶绿体类型, 只有16.5 %株系为叶绿体重组的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17.
脂氧合酶与番茄采后成熟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罗云波 《园艺学报》1994,21(4):357-360
采后番茄果实组织的脂氧合酶(LOX)活性随成熟衰老期的进程而改变,从绿熟期(MG)到转红期(T)LOX酶的活性逐渐增高,然后降低,其模式呈现跃变型果实的特点。利用外源乙烯分别处理绿熟期、发白期和转红期的果实,其LOX酶的活性较对照都有明显提高。用LOX酶处理番茄果实组织,乙烯产量没有明显提高,然而电导率有大幅度增加,二羟基萘(DHN)能部分抑制LOX酶的这一作用。LOX酶的活性增加需要有果蔬体内乙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试管薯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基因型、试管苗健壮程度、矿质营养、碳源、外源激素、植物生长延缓剂及环境因素(温度、光照)等,目前我国已有很多诱导成功的报道,主要是通过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和试管苗直接置于黑暗条件下诱导试管薯,特别是黑暗条件是试管薯形成的必须条件。但暗培养导致试管苗黄化,使试管苗结薯率和单薯质量降低;另外,诱导试管薯成本高、方法设备复杂等问题阻碍了试管薯的大范围应用。本试验采用灭菌蛭石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创造黑暗条件并添加外源激素诱导试管薯,探索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工厂化生产试管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促进大蒜试管鳞茎的形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 或水杨酸(SA) 添加于B5 培养基中, 研究其对离体条件下大蒜鳞茎的诱导及膨大作用。结果表明: MeJA 诱导鳞茎形成和促进鳞茎膨大的最佳浓度均为2×10- 6 mol/L, 诱导率高达97% , 鳞茎鲜重可达100 mg。SA诱导鳞茎形成的最佳浓度为5 ×10- 5 mol/L, 诱导率可达94 % ; 促进鳞茎膨大的最佳浓度为5 ×10 - 4 mol/L, 鳞茎鲜重可达165 mg。表明MeJA 和SA在大蒜鳞茎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杨苷异羟肟酸和茉莉酸甲酯对唐菖蒲试管结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水杨苷异羟肟酸(SHAM)和茉莉酸甲酯(MJ)对唐菖蒲试管结球的影响,以'Rose Supreme'的籽球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处理球茎内可溶性蛋白、内源MJ、碳水化合物(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脂氧合酶(LOX-1)、抗氧化酶(SOD、CAT、POD和APX)活性和LOX同工酶变化与试管结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HAM处理使结球时间明显推迟,结球率、球茎鲜样质量和直径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LOX-1活性和MJ含量显著降低,LOX同工酶谱带变弱,并有2条同工酶带逐渐消失;抗氧化酶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而MJ处理后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上调,0.5mmol·L-1为测试浓度范围内促进唐菖蒲试管结球的最佳浓度。以上试验结果说明SHAM对唐菖蒲试管结球起抑制作用,而MJ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通过外施MJ提高了LOX活性及内源MJ含量,调动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对球茎的发生和生长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