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时间段免疫接种和同时分点免疫接种进行免疫试验。结果免疫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猪瘟病毒的合格率为91.00%。结论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在利用上述两种方式注射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关于猪瘟的免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11,(2):81-82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之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猪瘟疫苗,而免疫猪群仍然不断发生猪瘟,造成免疫失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的。现就当前猪瘟的免疫接种与免疫后出现的有关问题谈点意见,仅供咨询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合猪群3种强制性免疫疫病的最佳免疫方案,根据不同免疫时间、不同疫苗组合等分为17个组研究猪瘟、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有影响。结果:同时接种2种疫苗时,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抗体有促进作用;而注射蓝耳病疫苗以后,再注射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其没有影响;同时接种3种疫苗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明显比其他组产生时间晚,抗体峰值以及维持时间也明显低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4.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州香猪资源保种场主要疫病的免疫状况,试验采集4个贵州香猪资源保种场猪群的血清样品67份,采用ELISA方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O型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贵州香猪群体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O型口蹄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74.6%、28.4%、0%,不同疫病免疫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贵州香猪资源群体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的免疫水平达到国家规定≥70%的要求;猪O型口蹄疫病毒免疫水平没有达到规定要求,需要加强免疫;非洲猪瘟由于目前还没有疫苗进行免疫,未检测到病毒抗体,表明无非洲猪瘟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控制猪群常发疫病的综合措施1.进入夏季之前,对猪群一定要按合理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预防。种猪群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乙型脑炎和口蹄疫等疫苗的接种;仔猪要做好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口蹄疫和链球菌病的免疫接种,保持猪群中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为简化免疫程序,减少免疫次数,降低反复多次免疫对猪只的应激,采用三种猪用疫苗联合免疫进行可行性分析。首先将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与猪伪狂犬病活疫苗进行混合,测定了混合后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丹毒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活性。同时,在试验猪群中开展混合疫苗与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同步两点注射的联合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三联活疫苗和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混合疫苗与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苗的联合免疫不会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且能够达到较单独免疫更好的免疫效果,表明采用三种猪用疫苗进行联合免疫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的暴发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空前挑战,猪场强调生物安全,同时应保持信息开放,重视非洲猪瘟的防控,也不要忽视猪群存在的其他重要疫病。在养猪高利润阶段的到来时,保障猪群特别是保育猪群的健康尤其重要。保育猪面临断奶、消化机能转变、环境变化,疾病及母源抗体剧降等的应激,因此保育猪易引发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也是支原体、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的高发阶段。猪瘟和猪伪狂犬病防控选择优质疫苗免疫,同时淘汰带毒的种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采取综合防控为主,疫苗免疫为辅策略,重点降低病毒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采取以预防保健为主,治疗为辅,饲料投药与饮水投药相结合,筛选敏感组合抗菌药物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鉴别经典型猪瘟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所用血清学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得到了证实,并且在2003年12月5日得到了欧洲委员会的认可。元论在无经典型猪瘟国家紧急爆发的情况下或在经典型猪瘟感染区对免疫接种猪群进行感染监测来说,血清学测定试剂盒通过采用标记免疫接种系统,为经典型猪瘟病毒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省开阳县某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O型口蹄疫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及感染情况,通过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猪场30份血清进行相关抗体检测.结果:(1)猪O型口蹄疫病毒、猪伪狂犬病毒gB、猪瘟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均>70%,免疫效果较好.(2)猪口蹄疫3-ABC抗体阳性率为0,表明猪群无口蹄疫...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疫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疫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而免疫猪群仍然不断  相似文献   

12.
在某个存在多种病毒性病原混合感染的规模猪场,通过使用猪瘟E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猪瘟ST传代弱毒细胞苗进行免疫对比试验。免疫前该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比较低(平均ELISA阻断率低于40%),猪群表现为不稳定,存活率低,并且病原检测到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与弱毒苗相比较,猪瘟E2亚单位疫苗免疫后,猪瘟抗体滴度显著升高,猪群成活率明显提升。临床应用结果表明E2亚单位疫苗可以突破免疫抑制的影响,在猪群存在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情况下,仍可以稳定提高猪瘟抗体水平,提供有效保护,提升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3.
当前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猪瘟(HC)流行有地区性零星散发为主,正规免疫的猪群常发,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高发,规模猪场猪瘟发病严重和通过生猪调购传播猪瘟的比例上升等特点;从临床上分析,猪瘟发病多的原因有存在一定的亚临床感染,流行毒株病毒变异,母源抗体干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干扰及其他原因等。应对猪瘟发病的新特点,防制上应采取加强猪瘟诊断淘汰隐性感染猪,利用免疫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大免疫剂量维持群体均匀、稳定的抗体水平,实行定期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以及研制新疫苗、疫苗保护剂和增效剂,猪瘟检测新技术和抗病育种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防制猪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养猪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农业部门、科研专家和养猪工作者通过提高生物安全手段防控非洲猪瘟,对恢复我国生猪养殖数量和猪肉自给能力取得了相应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猪群应激增加、饲料营养的有效性降低和猪群抗病力降低等问题。文章结合非洲猪瘟病毒特点和防控现状等,从饲料营养免疫的视角,分析如何减少猪群应激和提升猪群免疫力,以期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免疫接种猪瘟疫苗是预防猪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在实践中,经过免疫接种的猪群经常发生猪瘟,免疫失败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就宁德市猪群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做个粗浅的阐述。1免疫失败的原因1.1疫苗因素1.1.1疫苗免疫剂量不够目前国内生产厂家猪  相似文献   

16.
血清学检测,是猪场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本案例中,笔者对江苏某猪场送检的193份血清样进行了猪瘟抗体、猪伪狂犬g B/g E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蓝耳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后备母猪猪瘟免疫欠佳,猪伪狂犬病免疫不合格,猪蓝耳病抗体水平偏高;母猪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程度较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普遍感染且抗体偏高;公猪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偏高;商品猪猪瘟免疫效果不稳定;猪蓝耳病感染比较普遍,且部分猪群抗体水平偏高,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欠佳。结合该场免疫程序,表明该场后备母猪和商品猪的猪瘟、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需要做适当调整;同时考虑通过测序了解本场的猪蓝耳病流行毒株,以确定合适的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7.
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多年来我国采用免疫接种为主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猪瘟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大规模的流行暴发已少见,但是由于疫苗质量不够稳定,免疫程序不合理,缺乏免疫监测,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以及免疫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猪瘟仍然是危害我国猪群最严重的传染病,猪瘟的免疫防控成为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基础和重点,所以对猪群的猪瘟抗体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猪瘟疫苗的免疫状况,对防控该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FS)又称猪霍乱,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是能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最重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在过去的5年中,多项用于测定猪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CMI)的技术与其他常规技术一起,被用来研究可影响猪瘟病毒特异性免疫诱导的因素.从一系列试验获得的资料证明,细胞免疫应答可提供抗猪瘟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尽管业已证实商用改良型猪瘟活疫苗能够诱导免疫猪产生完全的保护,但包括母源免疫、首次免疫年龄、免疫接种方案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均会严重影响猪瘟疫苗在田闻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FS)又称猪霍乱,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是能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最重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在过去的5年中,多项用于测定猪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CMI)的技术与其他常规技术一起,被用来研究可影响猪瘟病毒特异性免疫诱导的因素。从一系列试验获得的资料证明,细胞免疫应答可提供抗猪瘟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尽管业已证实商用改良型猪瘟活疫苗能够诱导免疫猪产生完全的保护,但包括母源免疫、首次免疫年龄、免疫接种方案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均会严重影响猪瘟疫苗在田间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田  李毅 《猪业科学》2006,23(7):36-37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热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可以侵害猪的免疫系统(淋巴结、脾脏、胸腺等)器官,导致免疫力低下。圆环病毒病也可以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得到抑制。当两种免疫低下病混合感染时,危害更加严重,应当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掌握圆环病毒和猪瘟感染的联合防控措施。本文就一起典型的圆环病毒2型感染与猪瘟混合感染病例,阐述具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