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2.
遗传定位、基因标记与克隆、标记辅助选择(MAS)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辣椒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1)构建了一批分布广泛、覆盖整个基因组的种间或种内遗传图谱。(2)对C.annuum及其野生种C.annuum var.glabriusculum 和C.baccatum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明确了辣椒基因组的大小(3.48 Gb)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基因组(900 Mb)的4倍。(3)开发了一批连锁标记,奠定了利用基因克隆和MAS技术培育优良品种的基础。(4)发现20个独立遗传的核雄性不育(NMS)基因,开发了与ms1、ms3、ms8、ms10、ms_k、msc-1和一个未命名基因的连锁标记,但除ms1、ms3、ms8和ms10外,其他的NMS基因尚未定位。(5)开发了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不育性相关的线粒体基因atp6的标记,鉴定了与育性恢复(Rf)相关基因,但Rf没能在遗传图谱中定位;鉴定和标记了影响CMS系育性恢复的相关核基因(pr)。综述了辣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这些信息将对辣椒种质资源评价、利用MAS培育NMS系和提高NMS系选育效率、利用rf和Rf基因选育CMS的保持系和恢复系,以及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辣椒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子标记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对辣椒分子生物学和辣椒生物技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RFLP、RAPD、AFLP、SSR分子标记及其在辣椒物理图谱的构建、DNA指纹分析、基因定位以及遗传育种、资源研究和品种改良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辣椒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雄性不育基因的多效性Peterson(1958)调查了(S)Msms X(N)msms杂交后代家系不育株和可育株单果种子数发现,不育株的种子数显著减少,可育株平均单果种子数为85粒,而不育株仅44粒。此外,他还调查了8个不相 相似文献
9.
辣椒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优良组合比传统主栽品种增产30~40%,辣椒杂种一代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目前辣椒杂交制种均采取人工去雄、授粉制种的方法,成本高,种子价格昂贵。雄性不育的利用则是迄今为止有可能降低辣椒制种成本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外对辣椒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