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亚麻苗期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 《中国麻业》2003,25(5):223-227
从亚麻苗期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菌传播途径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病害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提出了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学 《中国麻业》2004,26(5):225-227
从亚麻细菌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茵特性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种子带茵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3.
杨学 《中国麻业科学》2004,26(3):121-124
本文叙述了亚麻白粉病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茵侵染规律及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明确了种子带茵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为综合防治亚麻白粉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亚麻派斯莫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 《中国麻业》2004,26(4):170-172
从亚麻派斯莫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侵染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种子带菌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亚麻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分析了本区亚麻细菌性病害发生条件,并研究制订了有效的亚麻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亚麻顶萎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亚麻顶萎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提出了一套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7.
杨学 《中国麻业科学》2004,26(5):225-227
从亚麻细菌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特性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种子带菌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8.
杨学 《中国麻业科学》2003,25(5):223-227
从亚麻苗期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菌传播途径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病害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提出了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9.
杨学 《中国麻业科学》2004,26(4):170-172
从亚麻派斯莫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侵染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种子带菌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亚麻茎褐斑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亚麻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分析了本区亚麻细菌性病害发生条件,并研究制订了有效的亚麻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从亚麻顶萎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提出了一套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学 《中国麻业》2008,30(1):25-27
对亚麻茎褐斑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亚麻枯萎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从亚麻枯萎病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菌传播途径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亚麻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亚麻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其综合防治措施为:选育和利用高产抗病品种;播种前把好种子消毒关;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麻田生态条件,其中包括合理轮作、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等。  相似文献   

16.
如何保证亚麻正常生长和亚麻地土壤肥力稳定及养分平衡,是亚麻新产区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氮、磷、钾和几种主要微量元素进行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的结果显示.不同肥料处理组合对亚麻农艺性状的影响各不相同,对有效株数影响最大.单茎重、株高与工艺长度居其次,而茎粗所受影响最小,且大量元素对亚麻生长的影响要比微量元素更大。依据亚麻综合性状表现,配合施肥以A381、A2BO、A382、A282处理组合比较理想,亚麻原茎产量达到13.3t/hm^2以上。在配合适量施肥前提下.亚麻地土壤肥力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