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害白蜡虫的寄生蜂种类繁多,芷江县已发现23种。一年数代,对雌白蜡虫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1976年10月本县汪碧山蜡虫场96%的雌蜡虫被寄生蜂危害死亡。白蜡蚧长角象Anthribius lajievorus Chao(简称蜡象)平均每头幼虫食害白蜡虫卵1500粒以上,结茧化蛹又要损坏很多白蜡虫卵粒。因此,被蜡象寄生的白蜡虫种只能孵化很少的白蜡虫,甚至成了空壳,便白蜡虫种的产蜡量明显下降。1973年本县自产的白蜡虫种蜡象寄生率平均达82.9%。  相似文献   

2.
随着虫白蜡放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害虫蜡蚧长角象已上升为白蜡虫主要害虫。通过标准地定期随机取样及室内饲养,研究了白蜡虫蜡蚧长角象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蜡蚧长角象在湖南每年发生1代,成虫6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在大叶女贞等寄主植物树皮下休眠长达9个月时间,成虫3月中旬活动产卵,4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取食白蜡虫卵为害,幼虫3龄,幼虫期平均食卵1 458粒/头。该虫在传统白蜡虫产种区比产蜡区及新产区为害严重,平均为害率30%以上,最高达76.85%,湖南芷江作为传统产蜡区,为害率为16.9%。提出了适于生产操作的"虫种粒选"、"网袋放养"、"及时收包"相结合的蜡蚧长角象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虫白蜡(又称川蜡、国际上称中国蜡)是我国的特产和传统出口商品,目前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挂放白蜡的种虫(雌性白蜡虫,以下简称蜡虫)不足。有的低海拔产蜡区由挂蜡转为繁殖蜡虫,曾获得过18.6的单产。但产量不稳定,本文侧重讨论种虫繁殖与气候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昆明地区白蜡虫天敌种类和优势种的危害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白蜡虫天敌种类有17种,分属6科12属,其中白蜡虫阔柄跳小蜂,中华花翅跳小蜂,白蜡虫花翅跳小蜂和黑缘红瓢虫为优势种。在人工放养条件下,4种优势种天敌的寄生率和危害率依次为11.0%,35.0%,13.6%和1.6%。发现白蜡虫天敌新记录种2种,即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昆明二区采用了锦纶袋放虫可控制蜡象的扩散,使蜡象寄生率偏低,寄生率了最高仅为2%。  相似文献   

5.
白蜡虫优良种虫及种群性比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是我国特产资源昆虫,国内产区很多。实验表明各产区繁育白蜡虫的产量与质量差异显著,其中以金沙江下游云、贵、川三省相接壤的白蜡虫产区,繁育的白蜡虫产卵数量多、雄卵比率高、产蜡时间长、产蜡量多,同时蜡虫的产量高,是我国白蜡虫的优良种虫。  相似文献   

6.
白蜡虫雌雄群体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蜡是由白蜡虫的雄虫所分泌的,雌虫只能作种,不能泌蜡,因而称雌虫为种虫,称雄虫为蜡虫。在生产区域,以繁殖雌虫采收种虫为目的的挂放种虫的工作,称为挂虫;以繁殖雄虫采收白蜡为目的的挂放种虫工作,则称为挂蜡。白蜡虫的生态学特点,表现在雌雄两性对于环境条件具有不同适应性方面,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型。这种特点,显著地表现在雌雄虫  相似文献   

7.
湖南芷江是我国传统的虫白蜡产区,素有"白蜡之乡"的美誉,但因受病虫害及气候条件等影响,芷江虫白蜡生产上一直未能实现种虫自给自足。本文研究了芷江白蜡虫生产过程中寄生蜂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芷江白蜡虫种虫生产上受寄生蜂危害严重,寄生率最高达91.3%,平均为56.1%,大量引发白蜡虫种虫绝收,寄生蜂危害是导致芷江长期不能规模化培育白蜡虫种虫的最直接原因。跳小蜂科的白蜡虫阔柄跳小蜂、白蜡虫花翅跳小蜂、中华花翅跳小蜂是白蜡虫优势寄生蜂,种群数量占寄生蜂混合种群数量的90%以上。7月至10月是寄生蜂危害高峰期。寄生蜂的优势种类结构及发生规律与云南昆明等白蜡虫种虫传统产区相比有明显差异,建议抓住优势种群危害高峰期,开展白蜡虫寄生蜂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8.
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Mulsant是昆明地区白蜡虫EriceruspelaChavannes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人工放养的白蜡园内严重危害白蜡虫雄幼虫和蛹。该虫卵、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各有一明显的发生高峰期,依次为:卵,6月中旬;老熟幼虫,7月上旬;蛹,7月中旬;成虫,7月下旬。1~4龄幼虫和成虫平均每日捕食白蜡虫分别为76头,204头,1223头,2468头和2674头。整个幼虫期平均捕食蜡虫20943头,成虫期10000余头。危害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每头瓢虫一生可造成1384g的蜡花损失。一株2~3年生女贞树平均损失蜡花11043g,损失率为2653%。  相似文献   

9.
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的营养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白蜡虫营养需求与寄主植物营养含量关系。结果表明: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与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糖类物质密切相关;白蜡虫雄虫泌蜡与无机盐,水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和糖类物质有关。白蜡虫寄生的女贞枝条中有15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不放养白蜡虫的对照枝条,只有谷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3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枝条,白蜡虫寄生使女贞枝条的氨基酸总量降低了28.17%。K、Ca、Mn3种元素和K、Na、Ca、Mg、Fe、Mn等元素分别是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和雄虫泌蜡所必须。  相似文献   

10.
木兰青凤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兰青凤蝶Graphium doson(Felder et Felder)1a发生3~4代,以蛹在叶背越冬。以幼虫为害广玉兰、含笑的嫩叶、芽。成虫4~10月份均有发生,卵散产于嫩叶正面的叶缘,一般一叶一卵,偶见两卵,幼虫共5龄,以第5龄幼虫为害最烈,1d能取食4~6张含笑嫩叶。老熟幼虫在老叶背面化蛹,第2代部分蛹有滞育越夏现象。在自然情况下,由于该虫的卵有赤眼蜂Trichogramma sp.寄生,且有时寄生率高达50%,再加上其他自然控制因素,能基本控制木兰青凤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热带景洪气候环境对白蜡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白蜡虫生态活应性和扩大发展白蜡生产及白蜡稳产高产,于1992-1996年,选用不同的寄主树种在热带景洪育苗林,进行白蜡虫放养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强日照对白蜡虫生长发育不利;雌白蜡虫能繁衍后代性比正常,但子代种虫不,卵量少,热带地区不宜建种虫基地,雄虫泌蜡正常,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可建白蜡基地。  相似文献   

12.
桃蛀螟(Dt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ce)一般为害桃,李、苹果等果树及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近年来邳县板栗受该虫为害也十分严重,虫果率在10~15%左右,使板栗丰产不能丰收。 1 发生及危害 桃蛀螟成虫羽化期与温度有关。一般平均气温20℃,相对湿度75%~80%较适合蛹羽化。5月下旬成虫羽化3~4天左右开始产卵,5~7天卵孵化,其幼虫主要为害桃树果实。6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7月上旬羽化,中旬成虫在板栗球苞上产卵,幼虫一孵化就钻入球苞,为害幼嫩的坚果。当幼虫2~3龄时,球苞很快变色干枯,有的脱落。7月下旬幼虫严重蛀果,蛀果率2.5%~3%,8月上旬幼虫老熟化蛹,下旬成虫大量发生并在球苞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破坏球苞苞针外壳,钻进坚果,蛀食果肉,蛀果率达  相似文献   

13.
灰色巢蛾Yponomeuta griseatus Moriuti专寄生冬青卫矛及其变种。在山东该虫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寄主上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卵产于寄主嫩叶背面主脉两侧,幼虫吐丝结网群集食叶。用15%铁灭克颗粒剂在幼虫危害期根埋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正> 白蜡虫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经济昆虫,屏南县苗圃于1987年开展白蜡虫放养技术应用试验经两年多的试验表明:1.无须特定环境条件,白蜡虫能在屏南正常生长发育、繁衍后代。2.白蜡虫在屏南繁殖的后代(种虫)虫囊径8.8mm,怀卵的量5351粒,性比1:3.70,品质接近甚至高于中心产区云南生产的种虫。3.种虫的放收比1:47.3,泌蜡仅次于云南,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对白蜡虫泌蜡和发育的影响。[方法]使用高、中、低浓度保幼激素类似物经喷施、涂干、注射处理白蜡虫2龄雄幼虫。[结果]表明:白蜡虫2龄雄幼虫经外源中等浓度保幼激素类似物(2.5 mg·m L-1)喷施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白蜡虫2龄雄幼虫的个体泌蜡量,昆明地区增产率平均可达41.50%,峨眉地区增产率平均达25.56%;但此方法在2地区之间表现出差异性,原因可能与两地种虫来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有关。在中、低浓度范围内,JHA对白蜡虫蛹体质量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浓度表现出抑制作用;JHA对蛹体长的抑制随着外源保幼激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还可以提高白蜡虫蛹的羽化率,羽化率达62.70%~81.62%。[结论]中浓度JHA(2.5 mg·m L-1)喷施处理2龄雄幼虫显著提高白蜡虫泌蜡量;白蜡虫蛹的体长与JHA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白蜡虫蛹的体质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喷施和涂干处理,高浓度可显著提高白蜡虫蛹的羽化率;白蜡虫蛹的羽化可能并不受其体质量和体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白蜡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信誉,由于主产于我国,又叫中国蜡,因其80~90%产于四川,故名四川蜡。白蜡是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寄生在某些植物上,由雄性白蜡虫幼虫分泌出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动物蜡。其性状优于矿物蜡、植物蜡、海豚或鲸身上的蜡、虫胶蜡、蜂蜡等。  相似文献   

17.
黄点直缘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 Baly系山东新记录,近年来在泰山发现危害黄栌Cotinus coggygria Engl.叶片。该虫一年1代,以卵(块)在小枝上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孵化,4月幼虫危害最烈,常将叶片食光。4月下旬老熟幼虫坠落树冠下入土做土茧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寿命甚长,补充营养可延续2—3个月,黄栌叶片又遭食害。防治该虫可在幼虫孵化盛期或成虫产卵前用2.5%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喷杀。  相似文献   

18.
《湖北林业科技》2015,(6):11-13
通过诱木堆释放花绒寄甲,比较分析了花绒寄甲卵、成虫、卵+成虫野外寄生松褐天牛幼虫的效果及防治成本。结果显示,从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来看,花绒寄甲卵卵+成虫成虫,从防治成本来看,达到相同的寄生率,花绒寄甲卵成虫卵+成虫。因此,释放花绒寄甲卵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且寄生率随着卵的增加而上升。当释放3 000粒卵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达到64.52%。  相似文献   

19.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6个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林样地,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的卵和成虫。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单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室内和林间罩网寄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在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对当年松褐天牛的寄生防治效果显示: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8.54%,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3.07%;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7.0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8.00%,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均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不同胸径受害木段中松褐天牛幼虫被寄生的数量比例变化较大,5~8cm胸径的木段中寄生率最高,达72.41%,显著高于10~15cm和>18cm胸径木段的49.52%和49.06%;分别在5,7和9月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寄生率分别为68.50%,21.63%和30.29%,5月份的寄生率显著高于7月和9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以5月份释放天敌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有效寄生距离以及野外越冬花绒寄甲翌年寄生效果,采用在室内设置卵带,距离卵带50,100,150,200,250,300 cm处分别放置松褐天牛幼虫,野外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于虫害株下或在虫害株距离地面1.5m处钉卵卡的方法研究了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有效寄生距离.野外越冬情况研究采用虫害木野外罩笼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的方法.结果显示:在室内,花绒寄甲幼虫最远可寄生距离卵带150cm处的松褐天牛幼虫,距离卵带50,100,150 cm处的松褐天牛幼虫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8.86±2.71)%,(36.85±7.22)%和(6.15±6.15)%;在野外,释放花绒寄甲卵卡和成虫最远垂直寄生距离分别为7.5和9m,平均寄生距离分别为3.9和6.4m.花绒寄甲成虫在安徽省全椒县野外试验地可以顺利越冬,翌年平均校正寄生率可达(62.52±13.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