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番茄品种月光、合作903为试材,在CO2浓度为1000μl/L条件下,研究高CO2浓度对番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O2浓度处理使番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著升高;对番茄土壤呼吸速率影响显著,即先抑制后促进。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CO2对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提高,盐藻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索和蛋白质积累加速;当CO2浓度为1.5g/L时,盐藻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最快;当CO2浓度继续提高时,盐藻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速度减慢.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的最适CO2浓度为1.5g/L.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大气CO2浓度,对大豆生长和产量指标进行实验测定,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株高、茎粗、叶片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未来高CO2条件下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背景大气CO2浓度350μmol/mol相比,大气CO2浓度为550和750μmol/mol时,大豆株高分别提高15.74%和21.57%,茎粗则增加8.62%和13.79%。大豆比叶重在不同生育期平均提高3.50%和7.25%,大豆鼓粒期叶面积增加7.27%和14.08%,叶绿素含量提高7.10%和11.42%。高CO2浓度对大豆产量各构成因子的贡献存在差异,对单株荚数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6.87%和11.61%,促使产量增加15.19%和29.10%。  相似文献   

4.
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 C. Agardh是浙江沿海常见的大型海藻之一,对海洋生态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南麂列岛海域的大量铜藻藻场退化消失。因此探讨其退化机制,是维持沿海生态平衡和恢复藻场的重要理论基础。本研究对比研究了不同光强(低光,LL: 40~50 μmol·m-2·s-1;高光,HL: 100~110 μmol·m-2·s-1)、不同CO2浓度(低CO2浓度,LC: 076 μg·L-1;高CO2浓度,HC: 196 μg·L-1),对铜藻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期了解铜藻对环境胁迫的适应。结果表明: 1)高光条件下,铜藻的相对生长速率(RGR)为180%·d-1,是低光条件下(RGR=085%·d-1)的21倍;2)高CO2浓度能促进铜藻的生长,HC的RGR(289%·d-1)是LC(249%·d-1)的116倍;3)HL和HC培养的藻体,其株高和叶片数分别优于LL和LC的,但LL和LC的Chla含量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5.
短期CO2加富对苗期红掌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开顶式塑料薄膜温室为设施,研究了红掌叶片净光合速率、株高和光合酶活性等指标对短期CO2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处理30 d时,处理组T1(CO2浓度,(700±100)μmol.mol-1)的株高,单叶面积,干重/鲜重分别比对照组(CO2浓度,(360±30)μmol.mol-1)增加了4.28%,5.70%,15.84%,而处理组T2(CO2浓度,(1 000±100)μmol.mol-1)的株高,单叶面积,干重/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16%,5.18%,9.95%;在各自生长环境下处理组T1,T2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24.47%,32.49%,且在大气CO2浓度下测定的净光合速率处理组也均高于对照,处理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下降,促进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叶绿素含量并没有明显变化,Ru-bisco活性增加,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CO2浓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番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增大,说明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比促进地上部生长更为明显;发达的根系大幅增加了氮、磷、钾的总吸收量,但对体内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表现不一,对氮含量影响不大,钾含量反而有所降低,高浓度CO2处理明显增加磷含量.增施CO2极显著地降低番茄体内尤其是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因此,增施CO2不但可大幅增加作物产量,还可显著改善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连续5 a不同CO2浓度处理的长白赤松和红松幼苗为对象,采用CFU(活细胞计数)菌落计数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对幼苗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700μmol.mol-1和500μmol.mol-1)处理对长白赤松和红松幼苗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具有显著的(p<0.01)抑制作用,对真菌数量亦有抑制作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红松幼苗非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具有抑制作用(p<0.05),而对长白赤松幼苗土壤放线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伴随的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文章综述了高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选取300只健康、活泼的28日龄豁眼鹅,公母各半,体重为1 142.68(±50.64)g,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血粉3%组、膨化血粉3%组和鱼粉3%组,每组设5次重复,每次重复20只鹅,试验时间28 d,研究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等比例的血粉、膨化血粉以及鱼粉对生长鹅生长性能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和膨化血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以及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的高低顺序为鱼粉组>膨化血粉组>血粉组,鱼粉组与膨化血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血粉组(P<0.05)。结果说明膨化血粉的饲喂效果显著好于血粉,在生长鹅日粮中可以3%比例等量替代鱼粉。  相似文献   

10.
原料乳中抗生素的检测及其对酸乳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产酸抑制试验中嗜热链球菌不同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剂对青霉素的灵敏度,以及改变发酵剂接种量对抗生素残留判断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加大发酵剂接种量会导致对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的误判;低浓度抗生素残留原料乳在使用直投式发酵剂时,抗生素残留对酸乳发酵时间、粘度、乳清析出、产品口感等均有一定影响,因此,在生产上应避免由于抗生素检测误判造成的产品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水介质中O2和CO2共存时的交叉反应动力学特性,结合微电极电化学检测技术,构建了暂态电化学多组份气体传感器系统.该系统既保持了电化学传感器的优点,又具备数字信号的远程传输能力,将单个气敏电极对多组份气体交叉敏感的致命缺陷转化为快速、同时检测多组份混合气体的动力学条件加以利用,用单个气敏电极实现了气调储粮中O2和CO2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大棚草莓增施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冬春季大棚栽培中,为了保温,大棚经常处于密闭状态,气体交换不足,大棚内CO2处于亏缺状态,影响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物光合生产潜力的发挥,成为制约作物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草莓是浙江省大棚栽培的主要作物,我们进行此项试验,旨在明确增施CO2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探求提高大棚草莓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L18(37)正交设计法对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产生CO2的适宜控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农业有机废弃物猪粪或鸡粪等畜禽粪便作为氮源,在温度50℃、含水量45%左右,中性pH值(6.5~7.5)、C/N比为25:1的组合条件下最有利于生物发酵产生CO2.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螺旋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螺旋藻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螺放心藻粉以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萃取后螺旋藻腥味被去除,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氨基酸总量,脂类物质总量稍有下降,必需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时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条件(萃取压力,时间)对脂类物质得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提取脂类物质的最佳压力35M0Pa,CO2循环时间宜控制在4h内。  相似文献   

15.
CO_2超临界萃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酿酒后葡萄皮渣中萃取白藜芦醇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筛选的7.5%乙醇为最佳夹带剂,通过温度、压力、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各因素效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在38℃、13 MPa下萃取17 min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平均得率达0.087%.  相似文献   

16.
Impact of lower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on tropical mountain eco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rbon-isotope values of bulk organic matter from high-altitude lakes on Mount Kenya and Mount Elgon, East Africa, were 10 to 14 per mil higher during glacial times than they are today. Compound-specific isotope analyses of leaf waxes and algal biomarkers show that organisms possessing CO2-concentrating mechanisms, including C4 grasses and freshwater algae, were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is large increase. Carbon limitation due to lower ambient CO2 partial pressure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orest on the tropical mountains, in addition to climate. Hence, tree line elevation should not be used to infer palaeo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鬼臼毒素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桃儿七中鬼臼毒素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CO2-SFE)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O2-SFE萃取桃儿七中鬼臼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8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CO_2施肥对大棚樱桃番茄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能产生大量CO2气体,大棚内CO2浓度可增加2.33倍,从而促进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提高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总产量提高34.4%,果实色泽亮丽、充实度高、口感好,而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以及糖/酸比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番茄灰霉病染病植株率、叶部病指和果实病指均较对照低68.0,30.0和1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