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渭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渭北黄土高原区,选择刺槐、花椒、侧柏等造林苗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栽植方法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夏季带叶栽植或秋季截干栽植,能显著地提高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木造林,苗根萌生力强,高生长开始早。主要原因是对花旗松起苗期苗木休眠的生理来说,无论起苗、贮藏和造林都不适于在秋季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山区影响秋季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墒情状况、苗木质量及栽植质量,抓好这“三大要素”,采取相应对策,是确保半干旱山区秋季造林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秋季是我区主要的造林季节之一。实践证明,秋季栽植大苗,只要技术措施得当,同春季一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区秋季栽植大苗,有着明显的不利因素,这就是苗木地上部分要经过一个冬季,容易失水干枯。但是,秋季造林也有许多有利因素。从气候上来看,这时气温逐渐下降,大气相对湿度较大,大风日数较少,苗木失水和土壤蒸发都较春季缓慢;从树木生理特点上看,由于根系活动要求的温度比地上部分低,所以在苗木落叶后,根系仍  相似文献   

5.
杨树截干苗造林都是选择在苗木落叶后的秋季或萌芽前的早春进行栽植 ,而选择在落叶前即生长活动期(又称早秋造林 )通过截干处理后进行栽植 ,其效果甚佳 ,此项研究为杨树截干苗选择最佳造林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同吋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因此,必须重视做好苗木的起运出圃工作。一、掌握起苗时间。一般从秋季落叶后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即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苗木,应在落叶后,随起苗随栽植,这在霜冻前根系能够恢复一部分创伤,来春可较早生长。根部含水量较高,不宜较长期假植的落叶树(如榆树)和常绿树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8.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  相似文献   

9.
苗木失水过多,其体内的水分失去平衡,生理机能就要受到破坏,苗木就会死亡,故苗木保湿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下面谈谈减少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一、造林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使用长期假植苗木春季是黑龙江省主要造林季节,但使用的苗木却有时不能做到春季随起随栽,因为有时苗圃没有足够的休闲地,为了不误春季育苗,就将翌年春季造林的苗木在秋季起出进行越冬假植,腾出圃地立即进行秋翻整地。苗木假植时间要从当年的10月中下旬一翌年的4月中下旬长达半年之久。我们知道苗木失水最快的部位是根系,苗木假植后土壤的保水性会降低,加之操作不细,透风和通气不良,造成苗根失水和烂根,影响成活。因此应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使起苗与造林紧密衔接。有些常用的山地造林树苗长期假植,不利于成活。因为假植沟春季解冻要晚于床苗,特别是为防止旱风侵袭要用秸秆、草帘等覆盖的假植苗木,春季解冻更晚,当造林地达到“顶浆造林”条件时,假植苗却起不出来,贻误了造林的最佳时期。另外,应强调指出的是榆、枫杨等落叶树种苗木根部含水量较高,不适宜长期假植,常绿树种也不适宜长期假植。二、长途运输苗木时应做到保湿运输造林规程早有规定,就地育苗,就地栽植,不允许长途...  相似文献   

10.
<正>华北落叶松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也是冀西北高原山区荒山绿化的主要树种,该树种具有早期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由于华北落叶松2a生移植苗秋季生长旺盛,木质化程度较差,一般采取苗圃就地假植,很容易受到严冬干冷环境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枯梢、苗木生理活性显著降低等症状,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而且春季造林时,由于春季山地解冻时间与苗圃里的落叶松苗木发芽时间不相吻合,这样就会耽误了春天的大好栽植季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敦化市林业局多年造林经验,介绍了适地适树、选择优良苗木、规范整地、精心栽植、造林地管护等造林技术。在影响造林成活率诸多因素中,造林地条件、苗木选择、整地挖坑质量、栽植技术和栽植后抚育管护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春季造林时,栽植2年生樟子松苗关键是克服苗木生理失水,防止苗木因过度失水而死亡。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四点八字经验即“整地、苗木、浸水、深植”。一、整地:在造林前一年的雨季前进行,一般以穴状整地为主,穴直径60—70厘  相似文献   

13.
栽植杨树大苗,由于苗木干粗,侧枝多,需水量大,易造成苗木缺乏水份而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栽植杨树大苗需对苗木进行修枝处理,以减少苗木造林后水份损失,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榆林毛乌素沙地臭柏苗木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林毛乌素沙地进行了臭柏苗立地条件、苗木种类、苗木处理、栽植深度等4因素4水平正交造林试验和1a生臭柏扦插苗不同苗木处理造林试验,结果为立地条件、苗木种类、苗木处理对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最优组合是背风坡、2a生实生苗、苗木带土处理、栽植深度比原土痕迹深3cm;把1a生臭柏扦插苗进行浸水处理、栽植在沙丘背风坡最有利。  相似文献   

15.
造林成活率、生长率(量)是衡量造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植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和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通过5年来预整地造林的实践经验和多点调查资料分析得知:影响植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整地、土壤含水量、苗木质量、栽植技术以及造林时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造林用苗木,一般都在苗圃中露地培育。裸根栽植。容器育苗是在装有培养基质的各种容器中培育苗木,苗木根系在容器中形成,造林时带着完整的根团土栽入造林地。由于根系不受损伤,不被风吹日晒,栽植后无缓苗期,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初期生长量。对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和某些栽植后较难成活的树  相似文献   

17.
植树是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苗木栽植后,在正常情况下,根系能较快恢复吸水机能,以适应造林地环境,顺利成活。在相同条件下,采取植苗造林的方式,造林后幼林郁闭早,生长快,成林迅速,且适宜植苗造林的树种和立地条件很广泛,因此,该造林方式在造林绿化中采用的最多。 苗木成活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苗木的成活除受苗木生活力影响外,还取决于根系从土  相似文献   

18.
春季杨树苗木枝叶萌动后进行栽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萌动时间愈长,造林成活率越低,所以,春季营造杨树,应选择在苗木萌动前栽植。  相似文献   

19.
欧美杨在洞庭湖区多是春季栽植。在秋季带叶栽植也有很高的成活率。现将欧美杨的秋季带叶栽植技术简介如下:栽植时间新栽幼苗成活的关键,是树体内水分的代谢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而影响苗木体内水分运输快慢的重要因素是温度。通常情况下,过高的气温会加速苗木体内的水分蒸腾,严重时会导致幼苗生理失水而干枯死亡。所以,秋栽时间选择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气温下降到10℃左右,等于或略低于土温,树体蒸腾量很小,苗木的地上部分生长基本停止,叶片未脱落前为带叶栽植的最适宜时期。苗木要求选择胸径2~3厘米,根茎2.5~4厘米,高3~4米,干形通…  相似文献   

20.
秋季是我区植树造林的一个重要季节。从季节条件讲,由于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土壤含水量比较稳定,对苗木的成活较为有利。从苗木生理方面讲,这时苗木落叶并进入休眠期,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已达到很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因此秋季栽植的苗木到翌春生根发芽早,待晚春干旱时节到来时,苗木已恢复正常生长,增强了抗性,有利于苗木渡过春旱关而成活。特别是在我区中西部春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