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抚育间伐对小蠹虫危害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育间伐增强云南松林分的转化功能,使死亡量减少而净生长量增多,从而增强林分系统的内能。云南松林分抵御病虫危害的功能与立地环境的优劣有关,也与本身的转化功能有关。间伐被压木乃至间伐Ⅲ级木,林分在蠹害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抵御能力。在立地条件相似的环境中,抚育间伐促进林分的转化功能,所以林分抵御蠹害的抗性也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抚育间伐增强云南松林分的转化功能,使死亡量减少而净生长量增多,从而增强林分系统的内能。云南松林分抵御病虫危害的功能与立地环境的优劣有关,也与本身的转化功能有关。间伐被压木乃至间伐Ⅲ级木,林分在蠹害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抵御能力。在立地条件相似的环境中,抚育间伐促进林分的转化功能,所以林分抵御蠹害的抗性也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抚育间伐2年后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探讨抚育间伐对马尾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能对当地今后的马尾松林分抚育间伐工作作出科学指导。调查数据表明:抚育间伐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与间伐林的林分密度有关,对单株生长的生长也有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影响,而对林分蓄积生长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达到持续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危害的目的,进行了松小蠹与云南松林分之间的关系、抚育间伐控制蠹害效果、蠹害木清理技术、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筛选及林问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系列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云南松林分与松小蠹危害之间的关系及受害林分内害虫的演变情况;证实了松小蠹生活史中姐妹代的存在,摸清了姐妹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种群数量,为松小蠹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4种效果较好的引诱剂配方及两种可供推广的诱捕器,研究了引诱剂林间引诱、测报方法及应用粉拟青霉菌杀虫剂防治扬飞期成虫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松小蠹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纵坑切梢小蠹系统研究论文中的综合防治部分。文章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划分云南松林分蠹害程度及蠹害木的分级标准,针对林分的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蠹害治理综合措施。蠹害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蠹害木清理技术;2.化学农药防治技术;3.生物防治技术;4.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技术等内容。对小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蠹害木为主,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纵坑切梢小蠹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纵坑切梢小蠹系统研究论文中的综合防治部分。文章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划分云南松林分蠹害程度及蠹害木的分级标准,针对林分的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蠹害治理综合措施。蠹害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蠹害木清理技术;2.化学农药防治技术:3.生物防治技术;4.小蠹聚集信息素引诱技术等内容。对小蠹提出了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清理蠹害木为主,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林间种群密度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辽东山区抚育间伐对红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荣升 《防护林科技》2019,(5):47-48,51
为探讨辽东山区抚育间伐对红松林分生长的影响,对红松林分实施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并进行林分的平均高、胸径、材积等指标的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区域相比,间伐区域红松直径生长量可提高6%~15%,生长量的增加幅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抚育间伐对立木材积影响明显,通过间伐能生产出高规格、高质量的大径级材,大强度抚育间伐可使红松主伐时间提前20a以上,但抚育间伐对树高的生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茶陵县松林中幼林面积大,急需抚育间伐。近3年来,茶陵县委、县政府把抚育间伐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已间伐松林近7万亩。他们的做法和措施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现有林分的抚育间伐就是抓荒山造林,甚至胜过荒山造林。在目前造林任务不大的情况下,各地要象抓荒山造林一样抓抚育间伐,以提高林分质量,巩固造林成果。茶陵县有松林面积70万亩,林分密度普遍较大,分化严重,生长减弱,林分质量和产量下降,急需抚育间伐。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县委、县政府从1997年开始,把松林间伐列入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计划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林分与小蠹虫的竞争状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松林遭小蠹虫危害以后,常由于林分抵御功能的不同而形成区域性的蠹害林分系统,即在“虫群区域”内存在着“衰退”和“发展”两种林分演变过程,若按“演变属性”来分析,则看到蓄积量下降、蓄积量停滞、蓄积量上升等3种林分演变过程是蠹害林分系统的普遍性特征,前2种属于“衰退状态”,后1种属于“发展状态”。对3个蠹害林分系统的“演变属性”用二项分布P(衰退概率)+Q(发展概率)=1来描述,那么二项式(P+Q)^3方程中的系数1、3、3、1成为系统中不同“演变属性”的概率论判断。由人为因素、虫群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的林分“衰退”和“发展”当然是随机的,但从分析中看到人的正、反两面行为都会引起林分与虫群相互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间伐抚育对秦岭主要类型林地生产力及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岭林区落叶松林、华山松林、油松林和锐齿栎林4种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为对象,研究了森林抚育对不同林分胸径径级分布、林分高度、林分质量和林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抚育调整了林木在各径级的分布,大多径级的林木株数数量有所降低,生长能力强的林木比例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间伐抚育对林木高度影响不显著;抚育间伐提高了不同径级优质木比例,林分质量改善;降低了林分枯死木、病虫害危害木比例,使之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1.
抚育间伐对人工红松林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间伐强度后40 a的人工红松林,连续抚育3次的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抚育间伐对人工红松单木胸径和材积、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林分枯损和总收获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可以增加单木平均胸径和材积的生长率,且不同间伐强度表现为相同的规律,即中度(33.2%)强度(43.4%)弱度(23.1%)对照(0.0%);间伐后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具有相似的自然规律,间伐样地的生长率均高于对照;林木枯损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间伐后的林分总收获量平均增加11.6%,间伐林分之间差别不明显。在整个研究阶段,不同的抚育阶段表现不同的规律,抚育间伐可以延缓单木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的降幅;而不同抚育阶段内,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均为增长,也就是说,在一定阶段内间伐可以有效地提高林分平均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从林分枯损状况来看,应该减少间伐间隔期。  相似文献   

12.
在个旧白沙冲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进行昆虫捕获量研究,共获得11个目的昆虫,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类为优势类群,占昆虫类群全捕量的74.59%,是该林区昆虫类群的主体。昆虫数量与不同强度间伐后的林分类型和该林分松小蠹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高,昆虫捕获量大,松小蠹危害很低。而不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小,昆虫捕获量少,松小蠹危害明显高于间伐林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宁东林业局锐齿栎、油松、华山松等三种主要林分类型中设立样地,对抚育间伐后林内环境因子、林分光合特性、林地土壤肥力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本地区森林抚育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宁东林业局锐齿栎、油松和华山松林抚育间伐后林内环境得到了优化,林地土壤肥力得到改善,林木光合效率提高,促进了林地生产力的发挥。抚育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与多种因子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间伐强度、立地因子以及林分类型等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开展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套种红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林冠下套种红锥其造林成活率较高,造林成活率达90%~94%,而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套种红锥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中度抚育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5~0.6对套种的红锥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云南松林分抚育间伐(采伐强度为53%)和未抚育间伐不同土壤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理化性质以及抚育间伐对云南松林分土壤性状的短期效应.在作业小班内进行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结果表明:①抚育后土壤物理性质容重、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并未出现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对马尾松人工林采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和间伐方法后进行林分生长量比较,结果表明,抚育间伐的株数强度以第一次35%,第二次15%较为适宜,马尾松的林分生长量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264.982 m3/hm2;抚育间伐方法以两次都采用下层疏伐对促进马尾松林分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林分总蓄积量达221.588 m3/hm2。关鍵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采伐;间伐强度;间伐方法;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定量间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马尾松林分胸径与冠幅之间的相关规律,编制了林分适宜密度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胸径生长过程,林分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胸径、间伐木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树高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相关关系式,并据此确定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蓄积量,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抚育间伐、选择造林密度及提供营林设计和调查规划参考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本地区马尾松林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分化严重的现象,为提高马尾松林分的质量,开展马尾松林合理的经营密度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其冠幅与胸径生长呈显著正相关,运用冠幅与胸径的相关规律,推算马尾松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适宜的密度指标,并以此指导适时进行抚育间伐,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生境条件,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马尾松林分胸径与冠幅之间的相关规律,编制了林分适宜密度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胸径生长过程、林分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胸径、间伐木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树高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相关关系式,并据此确定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蓄积量,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抚育间伐、选择造林密度及提供营林设计和调查规划参考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清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云南松蠹害林分蠹害木的清理技术。 包括:(1)蠹害林分受重程度划分;(2)蠹害木分级标准;(3)蠹害木的清理技术。阐明了蠹 害木清理的时间、次数、对象、顺序、方法及清理后的处理等技术措施。对于实施以 营林措施为基础的蠹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林间小蠹虫种群密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