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蓝桉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进行了历时4年的蓝桉幼林N、P、K不同配比的10种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Eucalyptusglobulus)幼林的生长;其中处理6、9、10增产效果极显著,树高增加16.31%~20.40%,胸径分别增加18.78%~19.21%,材积增加65.04%~70.19%。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施过有机肥的处理10生长始终保持优势;磷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g钙镁磷肥做底肥能使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4.67%、15.87%,每株施215g钙镁磷肥则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1.44%、7.83%;氮肥各水平间无差异,增产效果不明显;钾肥1、2水平间无差异,3水平可能过量,阻碍了肥效发挥。施肥能提高蓝桉生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几个处理依次为6、9、2、10、3产出投入比值均大于对照。综合以上几个因素,N2P3K2为蓝桉幼林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蓝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5a研究结果表明,在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区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幼林生长,肥效在1.5a时最大,9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33.69%、48.39%,造林后5a时,生长反应已经呈下降趋势,9个施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平均增长16.45%、10.71%。P 促进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g钙镁磷肥的几个处理产好,N、K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在9个施肥处理中,处理6(钙镁磷  相似文献   

3.
蓝桉工业用材林的施肥效应及地力变化研究在云南保山和富民红壤地区进行,历经8年,结果表明施肥对蓝桉人工林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且经济效益显著.P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施用P肥的处理生长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N肥对蓝桉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与K肥相近,对径生长的促进作用略低于K肥;在有效K含量较高的地区,可以不施用K肥.在云南红壤地区培育蓝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可根据林地土壤情况将施肥量控制为基肥施普钙或者钙镁磷肥400~500g*株-1;追肥施尿素50~100g*株-1、硫酸钾0~100g*株-1,分两年平均施入.据监测,施肥可以有效地阻止土壤养分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4.
蓝桉工业用材林的施肥效应及地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桉工业用材林的施肥效应及地力变化研究在云南保山和富民红壤地区进行,历经8年,结果表明:施肥对蓝桉人工林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且经济效益显著。P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施用P肥的处理生长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N肥对蓝桉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与K肥相近,对径生长的促进作用略低于K肥;在有效K含量较高的地区,可以不施用K肥。在云南红壤地区培育蓝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可根据林地土壤  相似文献   

5.
蓝桉施肥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结果初步显示,N、P、K肥中的磷肥对蓝桉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中以第三水平效应最大,第二水平次之;N、K肥有正效应,但促进作用不显著。经N、P、K对生长量贡献率分析,磷肥对树高、胸径生长贡献率最大,分别为83.78%、63.19%;N、K肥贡献率在3%以下。说明蓝桉对磷肥敏感,加之石灰岩红壤普遍缺磷,未施磷肥的处理生长量仅优于对照。因此,在我省营造蓝桉速生丰产林时,除施有机肥做底肥外,应重视磷肥的施用。鉴于本试验用迟效性钙镁磷肥做底肥后效期长,最终评定各处理间的优劣需待二分之一轮伐期作出。  相似文献   

6.
滨海沙地湿地松中龄林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林木胸高断面积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对10年生湿地松林分追施N、P、K组合肥,施肥后4年施肥效应十分明显,其中犁壁沟试验林N1P3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加14.947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284.29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19.13%;青苔沟间伐试验林N1P1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力。19.922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538.67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23.39%。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尾叶桉幼林施肥肥效是十分显著的,但不同处理对幼林生长存在较大差异,有P处理肥效高,无P处理肥效较小。由此表明P是限制尾叶桉幼林生长的主要因子。N、P、K三要素对材积的影响顺序为P-N-K。试验表明,尾叶桉幼林最佳的施肥肥料配比方案为每公顷N50kg、P2O550kg、K2O10kg,其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3.6%;其次为N50kg,P2O5100kg,材积生长量比对照大61.1%。  相似文献   

8.
整地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开展整地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全垦、带垦和穴垦3种整地方式对尾叶桉伐桩萌芽率、直立/优势萌芽余数及萌芽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整地加施肥(全垦 施肥、带垦 施肥和穴垦 施肥)比单整地不施肥处理(全垦、带垦和穴垦)萌芽率提高5%左右;直立/优势萌芽余数整地加施肥处理在4.6—5.2条/桩之间,比单整地不施肥处理的平均多2条/桩左右;27个月生时,整地加施肥比单整地不施肥处理萌芽林的树高分别提高67.2%,60.7%和85.3%,胸径提高28.3%,25.7%和10.7%。  相似文献   

9.
杨树二耕土施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湖南省围堤湖农场二耕土三年施肥试验表明:在二耕土施肥第一年对杨树树高生长效果不明显,第二、三年施肥效果明显,单施氮肥树高生长增加15%~20%,胸径生长增加18%~20%;氮磷肥配合使用树高生长增加15%~19%的胸径生长增加17%~21%。试验证明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树体内营养元素的平衡,促进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本研究成果对促进二耕土杨树速生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2~1996年对不同年龄蓝桉幼林各生长季节叶片的5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蓝桉幼林叶片中N、P元素的含量夏季高于冬季;N含量第1、2年较高,各年间差异不显著;P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第3年含量最高。元素K、Ca、Mg的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组织稀释”,浓度有所下降。施肥能提高叶片中N、K、Ca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使蓝桉生长量明显提高,叶片中P、Mg元素含量下降,“组织稀释”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1.
桉树种间杂种优势和优良杂种的评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桉树属的19个种间杂种,4个母本天然授粉子代,1个尾叶桉优良源原种为试材,在广东省新会市大泽镇进行造林试验,2年生的调查资料分析结果如下:(1)杂种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生长有极显著的差异;(2)杂种间超亲优势的变异幅度较大,树高为59.11%~3.38%,胸径78.55%~3.20%,单株材积219.10%~13.66%,蓄积量338.23%~25.444%,保存率42.31%~3.  相似文献   

12.
尾叶桉无性系施肥6年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尾叶桉无性系施肥6年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尾叶桉无性系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施肥处理的尾叶桉无性系生长的差异极显著,而所有施肥处理的生长均极显著大于对照。最佳的施肥处理为每公顷施N75kg,P2O5200kg和K2O50kg,最佳的施肥配比,N,P,K的比例为1.5:4.1,其6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蓄积生长量分别为16.02m,11.45cm和121.8m^3/hm^2。比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23%,61%和175%,比施肥量最大的处理分别增加7.50%,14.04%和40.97%。最佳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也极显著,6年生砍伐获纯利为6432.95元/hm^2。投入与产出比为1:2.23。内部收益率为21.4%;其所获纯利分别是不施肥处理和施肥量最大处理的15.14倍和2.51倍。  相似文献   

13.
蓝桉幼林不同生长期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1996年对不同年龄蓝图桉幼林各生长季节叶片的5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蓝图桉幼林叶片中N、P元素的含量夏季高于冬季;N含量第1、2年较高,各的间差异不显著;P一各年间差异显著,第3年含量最高。元素K、Ca、Mg的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组织稀释”,浓度有所下降。施肥能提高叶片中N、K、Ca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使蓝桉生  相似文献   

14.
用蓝桉(Eucalyptusglobulus)离体芽器官诱导培养,分化形成丛生芽,年繁殖系数3 ̄(12)。0.1~0.5mg/L的6-BA或0.5~0.8mg/L的KT诱导外植体(带节茎段)腋芽萌动的效果最佳,诱导率分别达80.3%和81.5%。1.5~20mg/L的6~BA或20~2.5mg/L的KT分别与0.5~1.0mg/L的NAA组合,对于促进腋芽分化形成丛生芽及继代培养中芽的增殖具有最佳效果。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浓度、蔗糖含量对蓝桉试管苗的生根具有显著影响;IBA促进蓝桉试管苗的生根。至目前为止,在1/2MS无机盐培养基+IBA1.2~1.4mg/L+S5g/L中诱导生根,生根率最高可达26.4%。  相似文献   

15.
刚果12号桉人工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刚果12号桉营林措施设计了4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地方式、种苗来源、施肥量对刚果12号桉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和冠幅均有极显著影响。机耕全垦整地、栽植良种无性系和增加施肥量能明显提高刚果12号桉的生长量和冠幅生长。最优处理平均树高、胸径、蓄积量和冠幅达14.47m,11.96cm,115.318m^3/11m^2和2.52m,是最差处理的142.70%,128.46%,236.30%和148.24%。整地和种苗来源对树木的历年生长起着持续而稳定的影响;施用高肥量可有效促进林木的后期生长;刚果12号桉的历年生长量在相同的密度下采用不同的株行距配置没有明显的差异。在保证使用良种的前提下,整地和施肥是培育刚果12号桉人工林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差异,最好的处理其净收入、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与产出投入比分别为7535.55元/11m^2,5311.00元/11m^2,27.20%和1.57,比最差处理高出30.00倍,30.22倍,20.18个百分点和52.43%。  相似文献   

16.
蓝桉、直干桉纤维用材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经对保山市蓝桉及富民县直干桉的固定样地观测,结果表明:蓝桉7年生以前材积增长率大于22.3%,7年生以后小于22.3%;7年与8年生投入、产出比接近,分别为1:2.97,1:2.99;木材基本密度变化不大,因此,蓝桉轮伐期定为7年较为合理。直干桉7年生以前材积增长率大于40.1%,7年生以后小于40.1%,但8年生材积增长率仍大于20%,7。8年木材基本密度变化不大,因此直干桉实生林轮伐期定为8年比较合理。萌芽林轮伐期可提前1~2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蓝桉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蓝桉施肥和造林后的林地土壤肥力监测和分析。经对设于保山市辛街3种施肥处理的蓝桉人工林地,进行为期两年(1993、1994年)的土壤11项化学性状监测得出:土壤的有效N、P、K的含量随林地的施肥而增加;造林两年后,土壤的pH(H2O)、pH(KCl),有机酸,全氮,有效N、P、K,水解酸,交换性Ca(++)、Mg(++)的指标均低于造林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五种施肥处理的多枝桉叶N、P、K营养元素的季节动态,及各种施肥组合对多枝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枝枝叶N、P、K含量的相对稳定期分别为N、K:11~3月;P:9~1月。多枝桉叶片N:P比值介于13~19之间最有利于多枝桉的生长,若低于此比值应增施氮肥,高于此比值应增施磷肥。  相似文献   

19.
1992~1995年在福建邵武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低丘红壤上营造的马尾松林中,连续进行4年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时施N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使其明显下降约8%;施用以P为主的肥料对生长的促进效果显著,胸径、蓄积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7.2%~19.5%、32.2%~52.2%,但其松梢害虫的虫株率则较显著提高;施K则无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20.
巨桉苗期矿质营养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巨桉苗期矿质营养试验*仲崇禄关键词巨桉、苗木、矿质营养、施肥巨桉(EucalyptusgrandisHilexMaiden)营养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1~5],但对巨桉苗多种施肥处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热带地区,多数林业用地的土壤是贫瘠的,但通过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