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龙须草物候期研究表明,鄂西南山地龙须草完成生育期156天,≥5℃有效积温1,565.08℃,最适相对湿度85%,需降水量792mm,营养生长期3~4月,生殖生长期5~6月,种子成熟6~7月。  相似文献   

2.
赵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19-6721,6727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物候期及低温对幼苗的影响。[方法]在北五味子物候期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平行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春秋季北五味子幼苗在0~8℃这段温度内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测定,着重讨论低温对北五味子幼苗的影响。[结果]0~4℃时北五味子幼苗受到低温影响,在此段温度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北五味子幼苗内的葡萄糖、蛋白质的含量在升高;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北五味子幼苗内的葡萄糖、蛋白质的含量在降低。[结论]温度4℃时北五味子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体内的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降低,说明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北五味子物候的观测及气象要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候与气象因子相结合的同步观测方法,对长春地区北五味子的生长特性和影响其生长率的气象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五味子返青前候平均气温在-5℃时可视为返青期即将开始的温度指标.日平均气温在-2℃时枝条开始返青.候平均气温≥5℃或≥5℃的有效积温高于20℃可作为进入树液流动期的温度指标.≥5℃的有效积温100℃是进入展叶期的温度指标.北五味子果实发育到成熟要求平均气温20℃以上,≥10℃有效积温1500℃以上.幼果膨大期是北五味子的水分临界期,此间降水量在70~80mm就可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日平均温度24℃为北五味子生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4.
北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高效野生经济植物,为木兰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其果实是享益国内外的名贵中药,对人体具有益气、滋肾、敛肺、益智、安神等功效,主治喘咳、肺虚、失眠、健忘、四肢乏力等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当前农民致富的首选项目。本文论述了五味子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总结探索了适合长白山区应用的北五味子栽培技术,促进北五味子人工栽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煜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97-97
本文主要论述了北五味子从播种育苗、移栽到种子采收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北五味子不同组织中五味子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五味子枝蔓中五味子素含量随着蔓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且主要存在于韧皮部;五味子苗中五味子素含量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2年生苗五味子素含量高于1年生苗;果实中五味子素主要存在于种子内,家植后果实中五味子素含量比野生条件下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北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经济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特介绍北五味子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繁殖、园地的建立与管理、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的利用与栽培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因其辛、甘、酸、苦、咸5味俱全而得名。果实可入药,也可酿造酒类与饮料,对人体具有益气、滋肾、涩精、生津、止渴等疗效,同时又是很好的补药,早春季节其嫩芽还是美味的山野菜。长白山地区的北五味子因其原产地被称为上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栽培价值。通过多年的栽培研究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及其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药用经济植物的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五味子药用、保健及滋补功能已被人们陆续开发出来,颇受国内外客商和药厂青睐,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价格也比较昂贵。随着五味子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又被称为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是五味子的主产地。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也产五味子。但是吉林、辽宁生产的质量最佳,享有"辽五味"盛名。本文简单阐述了北五味子的育苗和移栽技术,为广大种植五味子的朋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中国天山北坡研究区5个气象台站1990—2004年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建立研究区域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序列,利用滑动平均、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天山研究区近15a来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90—1999年的10a间生长季气温变化趋势为0.081℃/a;1990—2004年的15a间生长季气温变化趋势为0.04℃/a。研究区域2000—2004年生长季节气温变化总体特点有别于1991—1999年前10a的变化特点,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天山北坡2000—2004年的月均温特点:近5a的生长季节气温变化趋势性质为-0.26℃/a的负方向变化。1990—1999年的10a生长季降水变化趋势为6.968mm/a;1990—2004年的15a生长季降水变化趋势为1.483mm/a;2000—2004年的生长季降水变化趋势为-4.21mm/a。总体上来看,天山北坡2000—2004年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变化趋势性质为正方向变化。但是相比较15a来降水的变化特点,2000—2004年的生长季降水是偏少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五味子的价值及采集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吉霞 《吉林农业》2006,(12):25-25
五味子,植株可供观赏,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以成熟果实入药。中国东北、华北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以吉林、辽宁所产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之称。另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唐等《新修本草》记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属植物,在中国约有18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3种。产于中国中部的华中五味子果实亦入药,称“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色谱柱Waters C18柱(4.6mm×15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在0.18-3.60μg(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20~4.0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同收率分别为99.72%、102.72%,RSD均小于6.5%。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合于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品种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北五味子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的组织培养,为其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五味子的嫩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殖体,MS和改良B5为基本培养基,使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配比,优选不同外殖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嫩茎段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5+6-BA 2.5 mg/L+NAA 0.1 mg/L 叶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5+6-BA 2.0 mg/L+NAA 0.1 mg/L+2,4-D 1.0 mg/L 叶柄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5+6-BA 2.5 mg/L+2,4-D 1.0 mg/L。7种培养基均未诱导出根。[结论]改良B5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嫩茎段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殖体。  相似文献   

17.
北五味子人工栽培经济效益高、收益年限长、是山区、半山区发展多种经营的好项目.黑河市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适宜发展五味子生产.本文详细介绍了从繁种、建国、栽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到采收加工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定与比较我国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五味子素的含量和差异,探究五味子藤茎的可开发利用度。以五味子酯甲与五味子乙素含量作为考察五味子素类化合物的指标,采用超声-乙醇法提取五味子素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条件:Kromasil-C18(4.6 mm×200 mm, 5 m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75∶25),进样量5μL,流速0.8 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乙素含量在0.026 4~0.13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028%,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47%,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1.33%。五味子酯甲含量在0.032 4~0.16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237%,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00%,平均回收率为103.64%,RSD为2.60%。表明了南五味子藤茎和北五味子藤茎中均含有丰富的五味子素类化合物,本研究中的两种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在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五味子藤茎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北五味子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育苗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力法,如在种苗十分缺乏的情况下,经过选优采种,生产上可采用实生苗建园;但未经选优采种培育的实生苗只能作砧木,当做培育嫁接苗的材料;有了一定的种源条件,就要积极采用各种无性繁殖技术,培育优良品种苗木.  相似文献   

20.
北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果实能做药用。由于北五味子的果实具有酸、咸、苦、甘、辛等五味,而称其为北五味子。近年来,北五味子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产量逐渐下降,价格居高不下,而国内、国际药材市场需求量却大增。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人工栽培方式进行北五味子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栽培经验,将北五味子的育苗技术及栽培方式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