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不同组合家野猪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断奶野猪(♂)×大白(♀)、野猪(♂)×皮特兰(♀)、野猪(♂)×杜洛克(♀)(以下各宗系简称野大、野皮、野杜)杂交仔猪各2窝,每窝3头,共计18头,试验期为140 d.试验结束后屠宰对其血清10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野皮与野杜组ALP均高于野大组,差异显著(P<0.05),且野杜组与野大组差异极显著(P<0.01);野大组与野杜组LDH均高与野皮组,差异显著(P<0.05);野杜组GLU、TG均高与其它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野杜组CHO低于野大组和野皮组,差异显著(P<0.05),且与野大组差异极显著;从TP、Ca、P、ALT和AST看,3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提高肉猪的瘦肉率,近10年来,各个品种的瘦肉型猪先后引入我国。原产美国的杜洛克猪,也从不同的渠道源多次引入。这些不同来源的杜洛克猪,外貌不尽一致,后代也有分离现象。为了培育好种猪群,弄清不同来源种猪的种质特性,是非常必要的。近年,在黄牛和果下马的研究中,使用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谱型比较的方法,为生物学分类和遗传学研究增加了新手段。受此启发,我们通过测定不同来源杜洛克猪群的LDH同工酶谱型的差异入手,达到剔除混有外血的猪群的目的。以往的资料缺乏可供参考的猪的血液生化指标。现代测试仪器在采取少量血样情况下,可同时得到多种数据。所以,在测LDH  相似文献   

3.
睾丸雌性化症候群猪与正常猪血液生理生化常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野猪与家猪杂交野杂种猪的屠宰性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野猪与家猪杂交产生野杂种猪的可能性,通过野猪与家猪杂交所产的一代野杂种猪的饲养和肥育试验,对野杂种猪的饲养管理和肥育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杂种猪耐粗饲,背膘厚度明显低于当地家猪,但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盘羊及其杂交后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对新疆野生盘羊、绵羊及其杂交F1代的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盘羊及与其绵羊的杂交F1代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绵羊,而其碱性磷酸酶含量低于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盘羊的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谷丙转氨酶和钠含量高于绵羊与杂交F1代,差异极显著(P0.01),而杂交F1代与绵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1代白细胞和粒细胞数目极显著高于野生盘羊(P0.01),显著高于绵羊(P0.05)。杂交F1代的血小板数目高于盘羊和绵羊,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F1代的钙含量低于盘羊与绵羊,差异显著(P0.05)。盘羊的中间细胞、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氯含量显著低于绵羊和杂交F1代,而杂交F1代与绵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绵羊、盘羊及其杂交F1代的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葡萄糖、镁、磷和钾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盘羊的杂交繁育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50只不同日龄(公母各半)的槐猪血液的9项生理指标、34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日龄和不同性别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经测定表明,槐猪60日龄时胆固醇公母间差异显著;120日龄肌酐公母间差异显著, 胆固醇公母间差异极显著;150日龄尿酸公母间差异显著, 多数测定项目不同日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除此之外,其他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确定了槐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基础数据,为槐猪的疾病防治、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大肠杆菌感染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肠杆菌感染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6头1月龄的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肌内注射0.045 mL/kg生理盐水和4.5亿CFU/kg大肠杆菌,并于接种后第24小时从猪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猪相比,试验组猪血清中AST、γ-GT、ALP、GLB和LDH含量显著升高(P<0.05),CREA极显著升高(P<0.01),而ALB含量和A/G极显著降低(P<0.01),钙含量、LT/ST和钙/磷的值显著减小(P<0.05)。说明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猪肝、肾和心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胡春超  王鹏博  吴兴龙  张鹏  李相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43-12944,12946
[目的]比较ES小鼠和正常小鼠的血液理化指标。[方法]以成年ES克隆小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正常小鼠进行比较。[结果]ES小鼠血液中WBC、MCV、MCH、LYMPH、MONO、BASO、RDW-CV等生理指标与TP、LDL、GLU、AMY等生化指标,与正常小鼠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鼠的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肥育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选用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0头,分成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西药组,每组4个重复。测定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血清中TP,ALB,GLO,CHO,TG3,HDL,LDL和VLDL的含量以及GPT,GOT和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在20~30 kg和30~70 kg阶段,血清TP含量分别增加了13.74%(P<0.05)和11.13%(P<0.05);GLO含量分别提高了35.79%(P<0.05)和19.88%(P<0.05);CHO 含量分别提高了19.64%(P<0.05)和12.39%(P<0.05);TG3含量分别提高了22.35%(P<0.05)和21.43%(P<0.05);在70~110 kg阶段,血清TP,GLO,CHO和TG3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ALB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各组之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在20~30 kg,30~70 kg和70~110 kg阶段,GPT活性分别提高了10.75%(P<0.05),13.39%(P<0.05)和12.26%(P<0.05);GOT活性分别提高了10.88%(P<0.05),14.16%(P<0.05)和11.13%(P<0.05);ALP活性分别提高了33.50%(P<0.05),12.14%(P<0.05)12.21%(P<0.05). LDL,VLDL的含量仅在70~110 kg阶段,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8.51%(P<0.05),14.85%(P<0.05),在猪其它不同的生长时期,血清HDL,LDL和VLDL的含量,各组之间都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的促生长、改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实现的,通过GH,IGF-I,T3,T4,cAMP等内分泌激素以及GPT,GOT及ALP等酶的协同作用,改善体内生理生化过程,使体内蛋白质代谢加强,氨基酸利用率提高;肝脏脂肪代谢加强,体脂肪沉积减少,肌间脂肪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11.
选择人工繁育的健康纯种野母猪和长白猪各一头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胃、胰脏、小肠、大肠、心脏、肺、肝、脾、肾等器官,对其长度、宽度和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野猪胃、胰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的长度及宽度均大于长白猪,其重量也高,说明野猪通过自身寻觅饲料导致其消化器官的容积及重量增加,从而使其耐粗饲能力加强,而现代家猪因长期饲喂全价饲料导致消化器官的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野猪心脏、肺脏、肝脏、脾脏等其他内脏器官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长白猪,说明野猪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均强于长白猪,从而使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DNA引物,对云南西双版纳野猪7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野猪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78个个体在27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出213个等位基因,各座位上等位基因数的范围在4~13之间,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789个等位基因,表明在3个野猪群体中多态性较丰富。(2)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并以其为基础获得了野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H均值0.81,PIC均值0.79;有效等位基因数共155.7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65~10.10之间,平均数为5.77个,等位基因频率在0.0128~0.4808之间,其中位点SW72的102/等位基因频率最高,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丰富。(3)计算了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景洪野猪与勐海野猪遗传距离最近,和勐腊野猪的遗传距离较远,种间内的遗传变异丰富,表明西双版纳野猪群体在核基因水平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野猪的养殖规模日益扩大。为提高野猪种公猪的驯化成功率及使用率,现就野猪种公猪的生活习性、驯化方法、驯化的关键因素、饲养管理要点、配种工作和消毒防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野猪线粒体D-Loop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enbank中野猪的线粒体D-Loop区的基因序列进行了SNP分析及分子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黑龙江野猪线粒体DNA的D-Loop区全长1 145 bp,A+T含量(61.3%)明显高于G+C含量(38.7%);发现了93个多态位点,界定了20种单倍型,野猪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性为0.02553,单倍型多样性为0.99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15.443;黑龙江野猪与意大利和瑞典野猪亲缘关系最近,与马来西亚野猪的亲缘关系最远,推测黑龙江野猪含有欧洲野猪血统。  相似文献   

15.
野鄂杂交一代猪与鄂西黑猪胴体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纯种野猪(♂)×纯种鄂西黑猪(♀)的杂交猪和鄂西黑猪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80 kg屠宰,测量其体重、皮厚、背膘厚度、胴体长、胴体重、眼肌面积、花板油比例等胴体性状,研究比较野猪血缘对肉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影响,同时比较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肌肉中Cu、Fe、Ca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鄂杂交一代猪在屠宰率、眼肌面积、皮厚、瘦肉率方面比鄂西黑猪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背膘厚度、腿臀比例、花板油比例、脂肪率方面比鄂西黑猪低(P<0.05);野鄂杂交猪在胴体长度上比鄂西黑猪要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在pH值、熟肉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都属于正常范围;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高于杜长大猪(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肉中的Ca、Cu、Fe等元素的含量比杜长大低,其中Cu和Ca元素的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Fe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特种野猪的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特种野猪的肉质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含75%野血的特种野猪与家猪的肉质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含75%野血的特种野猪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与家猪肉相比,其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总含量高、肌内脂肪含量少、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7.
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特性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海南特种野猪骨骼肌不同部位肌纤维形态和胴体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直径较小,肌纤维密度较大,肌纤维面积适中;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均与剪切力呈显著(P0.05)正相关;肌纤维等效直径和面积与肌内脂肪呈显著(P0.05)负相关;肌纤维长径与肉色和大理石纹均呈显著(P0.05)正相关。结果揭示了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与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肌纤维细,肌纤维密度高,肌肉表面纹理细腻致密,嫩度好,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18.
王翌  李淼  李永锋  孙元  仇华吉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4):2964-2973
【目的】筛选安全的、具有优良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进一步研发益生制剂,为饲料添加剂等动物相关产品提供资源。【方法】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采集野猪粪便样品13份,编号后置于4℃保温箱迅速运回实验室,利用MRS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测序后在NCBI上使用BLAST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将鉴定后的乳酸菌菌株分别接种于酸性(pH 3.0)和含胆盐(0.3%)的MRS培养基,在不同条件下评价乳酸菌菌株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于室温条件下静置,在不同时间测定其OD600nm,进行自凝集能力评价;过夜培养的菌株分别与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混合后于室温静置,进行共凝集能力检测。在体外,分别进行乳酸菌菌株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测定,评价不同菌株的黏附能力。通过测定乳酸菌菌株对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种致病菌的抑菌环直径,评价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体内外试验评价乳酸菌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外,分别以模式菌株嗜酸乳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将3株乳酸菌菌株和对照菌株在血平板上划线,37℃厌氧孵育18—24 h,观察细菌菌落周围是否形成溶菌环,评价分离菌株的溶血特性。使用文献中已报道的毒力因子引物对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评估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在体内,将过夜培养的乳酸菌连续饲喂7周龄的BALB/c小鼠21 d,分别测定小鼠的初始体重和最终体重,观察计算体重变化情况;饲喂21 d后,解剖获取小鼠的脾脏、肝脏和肾脏计算器官指数,评价分离乳酸菌菌株的体内安全性。【结果】从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3株对酸和胆盐具备一定耐受力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和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3株乳酸菌菌株均表现出较强的自凝集能力和对致病菌的共凝集能力,同时对Caco-2细胞和IPEC-J2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黏附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黏膜乳杆菌对3种致病菌均具备较强的抑菌活性。经体内外安全性评价,3株乳酸菌菌株无溶血性,且均未检测到毒力基因,经其连续饲喂的小鼠行为表现正常、状态良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黏膜乳杆菌饲喂后小鼠增重显著。【结论】从大兴安岭野猪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特别是黏膜乳杆菌)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安全性,具备进一步开发益生菌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Toll-like receptor (TLR) 4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has been involved in resistance/ susceptibility to a number of diseases as revealed by studies in human and other domestic animals.Wild boar surviv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out artificial interference and may be different from domestic pig in innate immune system.Here,the complete coding sequence of TLR4 and TLR4A was cloned in wild boar,and two other alternative splicing variants,TLR4B and TLR4C,were obtained.Compared to the counterpart from domestic pig (GenBank No.AJ628065),there were five SNPs,c.510T>C,c.960A>G,c.962A>G,c.1605T>G and c.1824A>G,in the coding sequence of wild boar TLR4A gene.TLR4 gene was expressed in all the tissues from wild boar studied with the most abundance in spleen tissue,and mRNA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pleen from wild boar than that from Min pig.The allele distribu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polymorphic loci c.962G>A and c.1027C>A (p<0.01) between wild boar and Min pig.The results would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in wild boar.  相似文献   

20.
野猪种群数量恢复既显示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成效,又带来了野猪管理的新问题。如何实现保护生态平衡与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成为野猪管理的一个重要命题。以野猪资源为对象,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通过系统分析野猪种群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系统整体角度考虑野猪资源的优化管理问题。在自然条件方面,以开放生物种群资源生长的Logistic增长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在社会发展方面,考虑产业资本投入的影响;在经济政策方面,以税收或补贴为约束条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建立野猪资源持续利用的动态经济均衡模型,并利用常微分方程、最大值原理等数学方法求解得到最优资源存量水平和最优猎捕量。以浙江省和福建省野猪种群资源为例,对模型中的各约束条件进行拟合,得到浙江省最优种群量为6.62~10.32×104头,最优年猎捕量为1.25~1.44×104头;福建省最优种群量为10.90~20×104头,最优年猎捕量为1.74~2.20×104头,并进一步分析了2个省野猪资源最优存量和最优捕获量受社会贴现率的影响程度和相关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