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油菜的多功能利用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成为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种植收益、稳定油菜种植面积的重要措施之一[1]。其中,双低优质油菜薹因味道鲜美、营养功能显著等特性而逐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也是冬春季节丰富百姓“菜篮子”的重要补充。据统计,黄冈市采摘油菜薹面积保持在0.1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各地城郊地区,菜薹产量保持在3750t左右,产值在750万元左右,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栽品种为市场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专用菜薹品种推广面积较小,种植模式以菜薹—菜籽、菜薹—绿肥和菜薹—青饲料为主。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黄冈农科院)是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近年来,积极开展油菜薹示范和推广工作,使油菜薹的经济效益达到2500~4000元/667m^2,大大提高了油菜种植效益,对推动本地区油菜薹及油菜多功能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开展油菜薹推广方面的主要工作举措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2.
芥蓝菜薹发育与品种,花芽分化和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芥蓝4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探讨了不同品种、花芽分化期和植株生长与菜薹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早、中、晚三个品种在广州地区7-12月播种都能形成菜薹,以10月以前播种的植株生长良好,菜薹产量较高。7-8月播种,植株和菜薹都较发达,菜薹质量不是越早播越好。11月以后播种,生长和菜薹发育都不很理想。 4个品种分期播种的花芽分化和菜薹发育的变化表明,适时的花芽分化,才能使菜薹发育良好,否则对菜薹的发育不利。 植株重量,叶面积大小与菜薹重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67和0.3598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花芽分化后,特别是过早或过迟花芽分化后,菜薹的发育因菜薹形成过程的生长程度而不同。  相似文献   

3.
白菜薹为十字花科芸薹属, 是原产我国的一种地方特色蔬菜.其色泽翠绿、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是长江流域秋冬季节的佳蔬,也是秋冬季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 湖南是白菜薹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一般8~9月播种,9月底至10月中旬定植,11月至翌年2月采收,3月罢园[1]. 目前,秋冬白菜薹主要局限于长株潭平原地区,面积有限, 而高山地区具有相对冷凉的气候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比较适宜菜薹的生长,3~4月仍有优质的菜薹供应上市, 既实现了菜薹延后1~2个月上市,又保证了延后上市的菜薹品质,满足了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露地生产紫菜薹,由于气温低,菜薹生长缓慢,采收间隔期长,产量较低,效益较差。大棚生产紫菜薹生长快,采薹间隔期短,产量高、效益好,深受菜农喜欢。但大棚生产紫菜薹存在薹生叶大、叶柄长而粗等缺点,影响紫菜薹的品质和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曾经试过用矮壮素处理、摘叶等控制薹生叶方法,但效果一直不佳。后来通过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袁伟玲博士推荐,引进该院聂启军老师选育的靓红70,有效解决了大棚紫菜薹产量和品质方面的矛盾。现把靓红70种植方法介绍如下,希望给种植大棚紫菜薹的菜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芥蓝为绿色,但在潮汕地区有一个地方品种——红脚菜薹,其植物茎部为红紫色,菜薹长出后,其颜色也是红紫色。本试验以红脚菜薹和中花菜薹为材料,探讨芥蓝菜薹的颜色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前菜薹主要包括菜心、白菜薹、红菜薹等。生产上菜心主要为直播或移栽,白菜薹也有少部分直播栽培,但红菜薹尚未见直播栽培的报道。湘潭红菜薹已有30多年栽培历史,大多数是采用稻一菜或稻一稻一菜的耕作栽培模式,通过育苗后进行大田移栽,但由于农户栽培面积大,育苗和移栽用工较多,移栽时往往由于劳力紧张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品种混乱,栽培效果较差,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7.
木霉菌有机肥配施化肥对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木霉菌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菜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计4个处理:不施肥(CK),100%木霉菌有机肥(T1),50%化肥+50%木霉菌有机肥(T2),100%化肥(T3),测定了菜薹主薹直径、长度、单薹质量、小区产量以及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硝酸盐、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指标,比较不同处理对菜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菜薹主薹直径和长度,提高了菜薹产量,改善了菜薹的品质;其中,T2处理菜薹产量和品质提升最为明显,菜薹商品性更好,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杨暹  杨运英 《中国蔬菜》2002,1(4):33-34
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是华南地区主要秋冬蔬菜之一.性喜冷凉,较低温度为其生长发育、菜薹形成和获得高产所必需.关于芥蓝生长发育规律,品种与菜薹形成,播种期与菜薹形成以及矿质营养生理等方面已有研究[1~6],而有关温度与芥蓝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芥蓝的花芽分化、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为芥蓝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播种期和密度等栽培措施会影响品种熟期和产量。为了确定狮山菜薹适宜播种期,以红菜薹改良十月红为对照,在武汉地区的3个试验点进行了播种期影响狮山菜薹抽薹始期的试验,各设置4、7、7个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狮山菜薹比改良十月红早熟,是早熟品种;狮山菜薹播期弹性大,育苗移栽时,狮山菜薹在播期8月16日、8月26日和9月10日时播种至始摘薹天数为51~55 d;直播时,在播期8月20日、8月30日、9月9日和9月24日时播种至始摘薹天数31~34 d。9月底及以后播种,会延长播种至始摘薹天数,且降低菜薹产量。  相似文献   

10.
秋香薹二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以甘蓝型菜薹为母本,以早熟白菜薹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菜薹组合.经过几年的田间试验和试种,表现良好,适合在城市郊区及近城镇农区蔬菜基地作秋冬季菜薹栽培.  相似文献   

11.
菜心是一种典型的菜薹类蔬菜,也是华南地区特产和重要的蔬菜。菜薹是菜心的产品器官,其发育状况决定了菜心的产量和品质。近30年来菜心的菜薹发育生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就菜心花芽分化和菜薹发育规律,以及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矿质营养、土壤条件、重金属)对菜薹发育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油蔬两用油菜按照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种植,不仅可收获油菜籽,还可以增收一季油菜薹。油菜薹按照原料挑选→清洗→漂烫→冷却→烘干→封装流程,在前期试验基础上总结出脱水富硒油菜薹加工工艺。该工艺选取新鲜富硒油菜薹为原料,加工过程中添加食盐进行护色,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在保证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前提下,延长了油菜薹储藏期。  相似文献   

13.
菜心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14 个 菜心品 种研究了11 个农 艺性状的 表型相 关、遗传相 关和产 量的通径 分析。结果表 明,农艺 性状间的 遗传相 关一 般 大于 表 型相 关。单 株 菜薹 质量 与 菜薹 粗、叶数、叶 片质 量、叶柄质 量和株 高 等 具 有 显 著 正 相 关, 遗 传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r = 0 .994 、0 .982 、0 .965 、0 .913 和0 .632 ,单 株菜薹 质量与其 它农艺性 状相 关不 显著。 遗传 通径 分析 表明 ,菜薹 粗、叶片质量对 单株菜薹 质量的 直接作 用最 大, 其次 为叶 数。 菜薹 粗、叶片 质量 和 叶数 可作 为 选育 菜 心丰产品种 的选择 性状。  相似文献   

14.
为挖掘与菜薹品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选用具有多态性的84个SSR标记分析了81份菜薹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TASSEL3.0软件中混合线性模型(MLM)对菜薹群体材料的单株质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等6个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84个SSR标记在81份菜薹种质材料中共检测出310个等位位点,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在0.1878~0.9902,平均值为0.6119;81份菜薹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4742~0.8958,平均值为0.6294;在GS值为0.596水平上,81份菜薹种质可聚为4个类群。关联分析显示,10个等位位点与菜薹4个品质性状显著相关(P 0.01),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8.59%~11.50%,其中5个等位位点表现为增效表型效应,其余5个等位位点为减效表型效应。基于等位位点的分析结果,鉴定出典型的载体材料11份,分别携带有4~8个优异等位位点。本研究发掘的与菜薹品质性状相关的优异等位位点及载体材料,可为高品质菜薹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6,(7):36-39
为提高菜薹的营养价值、改善其综合品质,以菜薹‘油绿501’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蔗糖溶液处理对菜薹营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1 g·L~(-1)和0.2 g·L~(-1)的蔗糖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菜薹中可溶性糖含量,0.2 g·L~(-1)和0.4 g·L~(-1)的蔗糖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其总酚、芥子油苷、花青素含量,且二者间促进效果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的蔗糖处理对菜薹单株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在生产中可采用质量浓度为0.2 g·L~(-1)的蔗糖溶液喷施菜薹幼苗,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4份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菜薹种质为试材,检测133对芸薹属SSR引物在菜薹中的PCR扩增效果,以期发现适用于菜薹的SSR标记。结果表明:有50对引物在4份菜薹种质中表现出较好的通用性,其扩增产物多在100~350bp,多态性数目在1~4,共91个多态性位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在"四九-19号菜心"和"3T6"中具有多态性的40对SSR引物,对130份以"四九-19号菜心"和"3T6"为亲本建立的F6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个具有10个遗传群、总长度为641.39cM的菜薹遗传连锁图。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菜薹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乳白色花菜薹广海超级80天和橙花菜薹14A-P2-21为材料,构建P1、P2、F1、F2、BC1和BC1′6世代群体,研究菜薹乳白色花与橙花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规律,并测定和分析了黄花、乳白色花、橙花3种花色花瓣类胡萝卜素、黄酮的组分与含量.结果表明,菜薹黄花对乳白色花和橙花均表现为显性,乳白色花与橙花之间无显隐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红菜薹(又名紫菜薹)、白菜薹是我国的特产蔬菜,对春化低温要求不严,不需低温就能春化起薹,花薹肥嫩,为食用部分。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长江流域秋冬季节的佳蔬。湖南是红菜薹、白菜薹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但历史上湖南菜薹栽培主要局限于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面积有限。  相似文献   

19.
菜心的菜薹有薹茎和薹叶两方面生长,前期以薹叶生长为主,以后则薹茎生长占优势。菜薹的横径和高度同时增长,以高度增长为主。菜薹重量随着菜薹发育不断增加,以采收前增长最快。菜薹的内部结构主要由表皮、具有特别发达的薄壁组织的皮层和维管柱组成。适期采收的菜薹,在发达的维管束内外厚壁组织尚不显著,因而成为肉质柔嫩的食用器官。花芽分化期主要影响菜薹发育的迟早,菜薹发育程度决定于花芽分化后植株的生长程度。植株重量与菜薹重量、叶面积与菜薹重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程度。菜薹形成受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所制约。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从1997年起开始白菜薹育种研究,从1997年下半年起开始收集白菜薹品种资源,1998年进行田间观察、株选、品种间配组,对组合力强、性状突出者进行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再以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配组,从中选出优良的组合,于2002年育成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湘薹一号和湘薹二号。它们与一般的白菜薹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其一,熟性大幅提早,上市期提早到9月(一般在12月)。其二,主侧薹粗细等商品品质基本一致,改变了目前许多市售白菜薹品种主薹肥大,薹叶大而多,而侧薹又很细小的问题。1特征特性湘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