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配合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2009】46号文件精神,"本期视点"刊出《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详细介绍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布局,各产区的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4.
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蔬菜(含西甜瓜,下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不稳定.制定并实施<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下同)将有利于促进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生产布局,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最近,国家农业部根据我国蔬菜水 果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特别面临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制订出了今后2至3年我国蔬菜水果发展总体规划。 水果业:水果生产指导方针是因地制宜调整布局、优化产品结构、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速水果的更新换代。具体措施是:在今后2至3年内,我国水果要提高鲜食果品质量和加工型水果比重。全国水果面积控制在0.087亿公顷左右,适当调整苹果、柑橘、梨的种植面积,严格限制非适宜区酿酒葡萄的发展,逐步淘汰非适宜区和老劣品种水果,集中发展区域性名特优新水果生产。到2002年,苹果、柑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家农业部根据我国蔬菜水果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特别面临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制订出了今后2至3年我国蔬菜水果发展总体规划。水果业:水果生产指导方针是闲地制宜调整布局、优化产品结构、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速水果的更新换代。具体措施是:在今后2至3年内,我国水果要提高鲜食果品质量和加工型水果比重:全国水果面积控制在0.087亿公顷左右,适当调整年果、柑橘、梨的种植面积,严格限制作适宜区酿酒葡萄的发展,逐步淘汰作适宜区和老劣品种水果,集小发展区域性名特优新水果生产。到2002年,苹果、柑桔、梨与其他水果… 相似文献
15.
一、白玉萝卜 品种来源及分布:由汕头市白沙良种场用山东潍县青萝卜作母本,与火车头萝卜杂交育成。1983年后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推广种植,表现良好。种子出口香港,获得好评,近年推广面积不断增大。 特征特性:植株半直立,株高50cm,叶少,羽状裂叶,羽叶间距大,叶缘少锯齿,茸毛疏。肉质根长圆柱形,两端钝圆,根蒂小,侧根细,尾根细柔,表皮平滑,皮肉白色,肉质根3/5露出地面,单个重0.8~1.5kg。中晚熟,冬性较强,平均气温15~20℃时均可栽培。播种至收获90~20天,耐空心老化,采收期25天,… 相似文献
16.
18.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和实施的目的是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生产流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流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抑制市场和价格波动。为此,《规划》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大中城市提高蔬菜供应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划定了产业优势区域,选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县580个;提出了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蔬菜》2012,1(5):1-12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 - 2020 年)》编制和实施的目的是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生产流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流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抑制市场和价格波动。为此,《规划》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大中城市提高蔬菜供应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划定了产业优势区域,选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县580个;提出了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