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交设计法研究花生粗脂肪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石油醚为浸提剂,选择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淋洗时间3个因素,根据L9(34)正交设计表,用FOSS2050型脂肪测定仪对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粗脂肪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淋洗时间对花生粗脂肪含量测定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时间;花生粗脂肪含量测定的最佳提取方案为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80 min、淋洗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几个影响矮种椰子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程度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海南优良矮种椰子‘文椰2号’和‘文椰4号’11月龄的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不同的基因型、凝固剂、激素浓度和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外植体褐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文椰2号’成熟胚为材料,愈伤率最高个体为H1;接种至PhytagelTM-P8169凝固剂的愈伤率最高,为71.43%;接种至Gelrite-G1910凝固剂的褐化率最低,为40.00%;接种至添加110 μmol/L 2,4-D的培养基的愈伤率最高,为63%,褐化率最低,为46.67%;剥取胚芽接种的愈伤率最高,为48.72%,其褐化率与完整胚接种的无显著性差异。以‘文椰4号’成熟胚为材料,愈伤率最高个体为X1;接种至Agar-A8190凝固剂的愈伤率和褐化率最高,分别为46.15%和30.77%;接种至Gelrite-G1910凝固剂的褐化率最低,为16.67%;接种至添加600 μmol/L 2,4-D的培养基愈伤率最高,为40.00%,但与110 μmol/L 2,4-D无显著性差异;接种至110 μmol/L 2,4-D的褐化率最低,为50.00%;纵切接种获得愈伤率最高,为40.00%;完整胚接种褐化率最低,为33.33%。结果表明:基因型、凝固剂、激素浓度和外植体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有显著影响。‘文椰2号’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2,4-D浓度为110 μmol/L,最佳凝固剂为PhytagelTM-P8169,最佳接种方法为剥取胚芽接种。‘文椰4号’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2,4-D浓度为110 μmol/L,最佳凝固剂为Agar-A8190,最佳接种方法为胚纵切接种。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MSPD)-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检测利谷隆、灭草隆、敌草隆和绿麦隆4种苯脲类除草剂的新方法。茶叶样品与C18填料混合碾磨后与中性氧化铝一起装柱,二氯甲烷为淋洗剂,使样品的萃取与净化一步完成。讨论了MSPD法和色谱分析的各种影响因素,最佳实验条件下灭草隆在0.01~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5μg/L;绿麦隆、敌草隆和利谷隆在0.025~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10μg/L。4种除草剂在茶叶样品中的回收率在83.5%~10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1%。该方法简单、快速、干扰少、回收率高,符合茶叶中除草剂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毛叶丁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萃取剂、萃取时间以及萃取温度对叶片中叶绿素萃取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单一萃取剂时,95 %乙醇、80 %丙酮、95 %DMF对叶绿素的萃取效果较佳,叶绿素的含量分别为1.244 0、1.569 2和1.612 9 mg/g;使用混合萃取剂时,80 %丙酮与95 %DMF的比例为1:2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为1.407 2 mg/g;最佳萃取时间为0.5 h;最佳萃取温度为0 ℃。  相似文献   

5.
苎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技术适用于中、低浓度污染土壤的治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苎麻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受和吸收能力,是一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潜力较大的目标植物。综述了苎麻作为修复作物的特点,对镉、铅以及其它重金属的抗性,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对苎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土壤pH测定影响因素探讨及蓝莓种植园土壤pH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的液土比、浸提液种类、土壤颗粒、浸提时间的土壤pH值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探讨和分析影响蓝莓种植园区土壤pH值测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液土比例、浸提液种类对土壤pH测定的影响很大,其中液土比2.5:1的pH值高于液土比1:1,差异极显著;1 mol/L氯化钾浸提液测定的pH值小于去离子水,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土壤颗粒大小、浸提时间不影响土壤pH值的测定。根据上述正交试验结果并综合其他因素,蓝莓种植基地土壤pH测定应采用液土比例2.5:1,浸提液为1 mol/L氯化钾溶液,测定结果显示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猕猴桃园区、三明郊区、宁德景山农场的土壤pH值分别为:4.65、4.64、4.94,符合蓝莓生长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微波辅助萃取测定苎麻果胶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微波辅助萃取测定苎麻果胶含量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所萃取果胶进行了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以草酸铵(5g/L)为萃取剂,苎麻纤维的长度为1.0 cm,液料比为20 mL/g,苎麻浸泡20 min后在450 W微波功率下辐照6 min,连续萃取两次后可达到GB5889—86国标法苎麻中果胶的测定效果。微波辅助萃取不仅大大缩短了果胶的萃取时间,而且其萃取物的红外光谱亦与标准果胶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8.
橡胶初加工废水产生大量富含高有机质,并具有高粘度、酸性和高有机物等特点。因其处理成本较高且经常存在厌氧处理失效导致后端废水处理不达标、甚至有较多废水直接排出而污染了周边土壤,但目前对于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土壤的危害及修复关注度不够。前期从天然橡胶加工厂附近的受污染土壤中分离和驯化出了一种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属的高效降解菌群命名为WR-2。WR-2在橡胶初加工废水降解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在应用上WR-2需要一定的准备期及环境适应期。因此,本研究采用包埋法,以海藻酸钠–木薯渣生物质炭、甘蔗渣、椰糠3种载体材料及1.5%、2%两种材料浓度下进行固定化小球制备实验,同时进行橡胶初加工废水中典型的胶清废水污染土壤的固定化小球模拟修复实验,研究WR-2的包埋固定化基础性能及其生物修复能力。经过6组固定化微球在机械性能和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面比较发现,2%椰糠改良固定化微球不仅具有较优良的机械性能,在模拟修复实验中对污染土壤的有机质(TOC)降解率高达(96.7%),土壤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在14 d全部降解,且使土壤pH从4.42调节至中性,土壤阴阳离子总数降低并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活性。2%椰糠固定化小球极大地改善了土壤微观结构及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因此,海藻酸钠2%椰糠作为WR-2的固定化小球制备方式,对优化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能力具有效果优和即时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玉米田土壤中分离出1株阿特拉津降解菌W24,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类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sp.)。菌株W24能利用阿特拉津作为氮源生长,当底物浓度为100 mg/L时,在适宜温度(20℃~35℃)、pH值为6~9,该菌株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均在40%以上、在最适温度(30℃)、pH值为7条件下培养72 h后,降解率达94.2%;当底物浓度为500 mg/L时,阿特拉津降解率仍达到40.4%。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结果表明,菌株W24在培养35 d时对污染土壤中阿特拉津(50 mg/kg)的降解率为83.5%,菌株W24表现出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香蕉纤维化学脱胶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脱胶处理香蕉纤维,对一煮和二煮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含量为指标对化学脱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一煮工艺中,NaOH浓度、煮炼时间、Na2SO3及Na5P3O10浓度是影响脱胶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为14 g/L、煮炼时间150 min、Na2SO3浓度3%﹑Na5P3O10浓度2.75%,残胶率为9.19%,残余木质素率为7.87%。二煮工艺中确定了NaOH浓度、H2O2浓度、处理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4 g/L、H2O2浓度为8%、处理时间120 min,残胶率达8.85%,残余木质素达4.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