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灌溉对保障粮食增产、稳产及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大地带,即北部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分析,采用农田灌溉节水潜力计算公式,从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出发,定量分析了三大地带的农业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北部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分别以葡萄、枸杞和冷凉蔬菜为主要农业产业,三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加权净灌溉需水定额均很高,可通过合理优化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种植结构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全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解决宁夏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目前,北部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远期理论节水潜力分别为1 1.69亿m3、4.57亿m3和1.87亿m3,全区主要农作物节水潜力大,尤其以北部扬黄灌区节水潜力最大。因此,农业节水应重点考虑北部地区,通过提高农业水利用系数、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多种措施,确保宁夏水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宁夏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南部旱区节水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宁夏中南部灌区的特点及多年来的实践,研究提出灌区节水农业建设应因地制宜采用的关键技术。中部干旱带应加大扬黄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拓展扬水灌区供水范围,大力发展特色补灌农业;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南部山区应加大库井灌区改造力度,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库、坝、池、窖、田水资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现代旱作雨养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1活用水资源,做足水文章 1.1 实施可持续发展,扛好节水旗 全力推进农业节水再上新台阶.以宁夏北部现代节水农业、中部旱作节水农业、南部生态节水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实施北部引黄灌区节水改造、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和南部山区库井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积极推广膜下滴灌和垄膜沟灌等节水新技术,重点按照“多采光、少用水、不占地、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方向,通过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充分发挥该区荒漠化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效林果、种子产业等为依托,强化协调引导,统一规划、统一配备节水器材,建成一批集中连片、大规模、高标准、节水效果好,实用性、前瞻性、示范性强,能代表整体水平的高标准农业节水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实现农业节水和农民增收的双跨越.  相似文献   

4.
宁夏的节水灌溉工作要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立足于服务民生,引黄灌区以节水为中心,加快现代节水型灌区建设。中部干旱带以“调水”为中心,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和旱作高效节水农业的保障体系;南部山区以“开源、增效”为中心,加大库坝配套和水保生态建设力度,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介绍,针对水资源短缺这一现状,北京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都市农业基础建设的田间节水配水工程,采取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农业用水总量由2005年的13.2亿米3降至2010年的11.6亿米3,占全市用水比重由38.3%降至2010年的32.5%,实现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双赢。  相似文献   

6.
农业节水抗旱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8-32
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从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4个方面对当前中国农业节水抗旱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简要论述了农业节水抗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农业节水抗旱技术的实施提出展望,旨在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和资源环境条件制约,宁夏农业区划逐步形成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和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区“一带三区”基本布局。随着农业从传统粗放低效向现代集约高效方向发展,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生态循环健康发展、产业结构协调优化和生产绿色可持续是破解水土资源约束和农业污染等难题,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根据对宁夏农业布局、现状特点的针对性分析,因地制宜提出北部发展提质增效现代农业、中部发展节水高效旱作农业、南部发展水源涵养生态农业和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全链条集群农业的绿色发展思路,为进一步指导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匹配资源、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保证农业生产能够得到长足发展,本文以庐江灌区为例,结合庐江县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的管理现状,总结出细化计量单元、推进计量自动化和信息化、实施“干站合一”水价模式、建立“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实施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新模式等经验做法,并针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完善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方式、推动灌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及技术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西省节水农业现状。针对山西省旱地生态环境状况,提出了适宜山西省发展的六种节水农业技术模式。根据山西省独特的自然、经济条件,将山西省节水农业区域分为西部黄土丘陵沟壑重旱区、北部丘陵边山重旱区、东部低山丘陵易旱区和中南部盆地边山丘陵春旱伏旱区四个区域,并提出了每个区域适宜推广应用的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为指导山西省节水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节水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紧缺是我国农业目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针对我国又正值现代化建设初期,对水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很大比重。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立足现状.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全民节水意识.提高天然水的利用率,有效实施综合节水措施,积极开发各类节水技术。对于成功实施农业节水、实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标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农业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崔桂官  朱芝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75-2476,2478
介绍了农业节水的原理,阐述了农业节水的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农业节水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熙 《中国农资》2014,(20):21-21
<正>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加快推进节水农业的方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随后,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特别强调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政策连续出台预示着我国"水肥一体化"时代即将到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山西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各种节水措施的适用条件,提出了适合山西不同区域的4种农业节水模式,即自流、泵站灌区更新改造农业节水模式,缺水井灌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和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节水农业现状与发展目标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甘肃省节水农业的现状,指出未来节水农业发展的目标是、三化一加快”,其保障措施是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抓紧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区,加快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加快水价改革并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法规体系,加强对节水农业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节水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实施六项节水农业行动,以加快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步伐,并提出了我国近中期节水农业的区域布局重点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甘肃省水资源日益紧缺现状,和近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整体效益不完善问题,结合多年管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实践,现提出农业高效节约用水的几项措施和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全膜沟播沟灌节水栽培技术,是近两年来在实施甘肃省农牧厅“全省灌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中,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与凉州区、临泽县等县(区)的农技人员立足本省特点,在旱作区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的启发下,对传统垄作沟灌、地膜覆盖节水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后,  相似文献   

18.
面对杂木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灌区工程的老化失修,节水农业技术的严重不足,提出了对灌区进行挖潜改造和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对节水灌溉的要求,提出了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而对现有节水工程的改造利用方法;并针对不同作物种植形式,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节水灌溉技术及设施农业多水源联合运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1节水农业的形式和现状 农业节水的前提是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在节水和高产稳产中寻找一种平衡.农业节水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形式:设施节水、农艺节水和生物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