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非鱼原产非洲,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常见的养殖地点为湖泊、河流、池塘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便在水稻田等狭小的水域中,也能够繁殖生长。为了提高罗非鱼的人工繁殖效率,本文将在阐述罗非鱼繁殖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人工繁殖的具体方法,对于其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可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全球淡水鱼养殖产量排名靠前的经济鱼类,通过人工引种进入到我国水域系统,经过几十年发展养殖品种、分布等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从罗非鱼形态特点、生长环境需求、繁殖习性等特点进行了梳理,根据罗非鱼引进时间顺序,对常见种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罗非鱼新的养殖模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罗非鱼的生活史特征对四川省罗非鱼养殖与水生生态系统保护2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名优产品     
淡水鱼类 斑点叉尾■ 斑点叉尾■原产于美国,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曾于 1983-1986年间多次引进,目前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因经过引进后的多年饲养累代养殖和繁殖,此鱼种质退化比较严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又于1997年和1998年从美国引进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和南卡来罗那3个新品系。 这些新品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肉质细嫩,无肌间刺,适合加工,冷冻贮存不易变质等优点,加工产品可广泛出口欧美等国家,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替代鲤鱼养殖的首选品种。 尼罗罗非鱼及吉富品系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鱼类养殖中鱼类的繁殖主要靠人工繁殖进行,本文针对催产素在鱼类繁殖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以下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5月淡水渔事     
5月份水温持续升高,是淡水养殖生产繁忙季节,主要渔事:一是进行鱼苗的人工繁殖;二是加强对养殖品种的饲养管理。1.常温性鱼类人工繁殖开始陆续进入青、草、鲢、鳙鱼等常温性鱼类的人工繁殖时期,其具体繁殖时间应根据亲本性腺发育状况、天气和水温而定。  相似文献   

6.
林伟 《广西农学报》2012,27(1):59-60
罗非鱼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餐桌上的常见鱼类佳肴之一,但淡水养殖的罗非鱼具有泥腥味较重的缺点。本文从罗非鱼泥腥味形成的原因开始探讨,根据田阳县当地的情况,寻求出一条较为合理的罗非鱼去除泥腥味养殖之路。  相似文献   

7.
黄鳝是淡水养殖名贵鱼类之一.进行黄鳝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目的,是在人为因素控制下,利用生理、生态等技术手段,取得养殖生产所需的比自然繁殖更加稳定的质优量多的苗种的好方法.现就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宝石鲈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适应性强和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可在室外池塘单养、混养和水库网箱养殖。它与罗非鱼、淡水白鲳等对温度的要求很相似,属喜温性鱼类,不耐低温,但其肉质、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上述鱼类。目前商品鱼市场售价达每千克80~90元,仍供不应求.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类的4~5倍,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门前,已柯山东、广东和湖北等地突破人工繁殖技术,为该鱼大面积养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染色体组操作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约有70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按照Trewavas[1]分类法,可把罗非鱼分为3个属,即Tilapia属、Sarotherodon属和Oreochromis属。目前,有生产应用价值的主要是Oreochromis属的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以及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2]。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快、产量高和味道鲜美而少刺等优良特征,近年来,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现已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对养殖罗非鱼进行遗传改良,以防其种质退化。当前,国内外除了人工选…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约有700种,主要分布于非洲。按照Trewavas[1]分类法,可把罗非鱼分为3个属,即Tilapia属、Sarotherodon属和Oreochromis属。目前,有生产应用价值的主要是Oreochromis属的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以及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2]。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快、产量高和味道鲜美而少刺等优良特征,近年来,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逐年递增,现已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对养殖罗非鱼进行遗传改良,以防其种质退化。当前,国内外除了人工选…  相似文献   

11.
<正>罗非鱼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养品种之一。但罗非鱼属热带鱼类,耐寒力差,对养殖环境及饲养管理要求比较特殊。我们可通过视频,了解罗非鱼成鱼养殖的注意事宜。(请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相似文献   

12.
(二)罗非鱼的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时,可在春天水温上升到20℃左右时,将越冬亲鱼移到室外繁殖池。繁殖池面积宜用1~2亩,水深1.5米,因罗非鱼有打窝繁殖的习性,所以用于繁殖池的池底应是壤土或沙壤土。 用于繁殖的亲鱼应选择体格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使得全球总体气温趋于升高,带来水温的早升趋势,也促使水产常规鱼类的人工繁殖提前投入生产。如何提高早期鱼类繁殖的受精率,是水产养殖中尤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农技推广工作中发现,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鱼类受精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使得全球总体气温趋于升高,带来水温的早升趋势也促使水产常规鱼类的人工繁殖提前投入生产,如何提高早期鱼类繁殖的受精率,是水产养殖中尤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农技推广工作中发现,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鱼类人繁受精率,提升养殖效益。一、准确掌握亲鱼  相似文献   

15.
催产药物和剂量的选择是实现鱼类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12目116种)催产药物种类、剂量等的使用情况,总结鱼类人工繁殖机理及催产药物使用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并指出新养殖种适宜催产药物、包埋缓释技术和基因调控等是未来催产药物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繁殖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罗非鱼是国际上养殖最为广泛、生长速度快,而且可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热带鱼类之一,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罗非鱼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技术、加工工艺的提升,为罗非鱼养殖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本文对江城县罗非鱼健康养殖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罗非鱼养殖水平。罗非鱼是一种很受消费者喜欢的鱼类,由于对水域条件要求较高,我国可以进行罗非鱼养殖的水域有限,饲料原料短缺,导致罗非鱼价格偏高。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罗非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人工繁殖技术繁殖高白鲑亲鱼286尾(雌雄亲鱼比为1∶1.29),获得总卵数23.71万粒,受精率达到93.26%。采用购置、建设萨维仪、平列槽、孵化温室等设施渔业技术进行苗种培育,孵化率达到83.16%,苗种养殖成活率达到81.29%,培育出高白鲑苗种14.95万尾。探索出一条有效利用大型湖泊浮游动物资源的途径,对改善大中水域鱼类区系组成和经济鱼类种群结构具有借鉴作用,总结出高白鲑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使得全球总体气温趋于升高,带来水温的早升趋势,也促使水产常规鱼类的人工繁殖提前投入生产.如何提高早期鱼类繁殖的受精率,是水产养殖中尤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农技推广工作中发现,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提高鱼类受精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 罗非鱼是占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由于罗非鱼成熟早,繁殖周期短,往往因繁殖过度导致种群过剩,个体小型化,影响了鱼产量,降低了商品质量。为此,我们在1985年利用人工控制性别技术,进行了罗非鱼种间杂交,生产全雄子代并养成商品鱼,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鱼规格。本文主要介绍全雄性苗种生产技术及养殖成商品鱼的试验经过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尼罗河水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的鱼类良种,具有耐低温(下限8℃,上限42℃)、耐低氧,抗病力强,食性杂,肉白厚实,肉质鲜嫩,无肌间刺的优点,受消费者欢迎。但因其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养殖中常出现密度过大,商品规格小的情况。同时因其繁殖速度快,在封闭水域养殖过程中,极易种群失控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寻求控制罗非鱼繁殖过度的方法,是提高其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