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沙荒地糖用型甜高粱"近甜1号"(BJ0601)适应性以及探索其栽培技术,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灌区开展了"近甜1号"甜高粱平地覆膜不同灌水量(4~8次,播前600 t·hm~(-2),生育期1 200 t·hm~(-2)·次~(-1))和施肥量(苗期施尿素150 kg·hm~(-2)作为基肥,生育期设置低、中和高3种施复合肥N-P2O5-K2O处理,即分别为225 kg·hm~(-2)、450 kg·hm~(-2)和675 kg·hm~(-2))耦合试验,并找出最佳的水肥需求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栽培措施(平地/垄沟覆膜)和种植方式(1株·穴~(-1)、2株·穴~(-1)和3株·穴~(-1))对甜高粱生长发育、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量、种子产量和质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甜高粱对沙荒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灌水量为7 800 t·hm~(-2)(播前600 t·hm~(-2),生育期7 200 t·hm~(-2))、施肥量为600 kg·hm~(-2)(苗期施尿素150 kg·hm~(-2),生育期施复合肥450 kg·hm~(-2))是甜高粱平地覆膜获得高产的最佳水肥耦合条件,可使其地上生物产量鲜重和干重达80. 7 t·hm~(-2)和28. 2 t·hm~(-2),茎秆可溶性糖含量达30%以上,籽粒产量达2 053 kg·hm~(-2),本区域甜高粱全生育期的灌溉极限阈值为4 800 t·hm~(-2),高/低水肥均不利于甜高粱生物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提高。在最佳水肥耦合条件下,合理的耕作措施和种植方式更有利于甜高粱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量和种子产量的提高;且与平地覆膜种植方式相比,垄沟作种植效果更为明显。以最佳水肥耦合条件为标准,甜高粱平地覆膜高产栽培收获茎秆、种子、茎秆和种子双收应分别采取的株距×行距为:23 cm×40 cm的2株·穴~(-1)、1株·穴~(-1)和1株·穴~(-1)栽培模式;垄沟覆膜高产栽培应采取株距×垄宽×垄高为:23 cm×30 cm×25 cm的2株·穴~(-1)、1株·穴~(-1)和1株·穴~(-1)栽培模式。平地覆膜和垄沟覆膜的栽培技术模式能够在荒漠绿洲灌区沙荒地推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适宜机插株行距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比较不同行距插秧机的作业效果,以及机插秧不同株行距组合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江苏靖江、张家港和黄海农场3地进行了连续2 a田间定位试验。每个试验点设置行株距分别为:30 cm×11 cm、25 cm×14 cm、25 cm×11 cm 3种株行距组合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水稻漏插率方面,2012年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高,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低,2013年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仍最高,25 cm×14 cm(行距×株距)处理最低。窄行距大株距有利于降低水稻漏插率,但在伤秧率、倒秧率方面和每穴平均株数方面,3个品种的不同处理之间均无统一规律;分蘖稳定后各试验点茎蘖数均为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高,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最低,大株行距有利于促进水稻分蘖;产量方面各处理每公顷有效穗数30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最终各处理实际产量表现为25 cm×11 cm(行距×株距)处理较好,故插秧机行株距为25 cm×11 cm较适合于江苏省水稻机械化种植。该研究可为江苏省水稻插秧机机具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长顺县摆所镇有烧沼气的习惯,在全镇八千多户中占一半以上,为充分利用沼液,通过几年试验,总结得到沼液种旱育秧的优点:(1)省工、省肥、省水,成本低,根据本次调查,每667m2旱秧比水秧省工7~8个;省化肥20~25 kg;省水35~40 m3、成本低30%~40%,并且可杜绝烂秧;(2)水稻抗病比较强;(3)产量高于其他种植方式,谷粒饱满,是一种环保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农机配套的农艺技术,对于促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寻求适宜于机械操作的马铃薯栽培措施,该文于2013—2016年连续4 a在不同降雨年型下设置不同颜色地膜(白膜和黑膜)、马铃薯穴播块数(1块和2块)、种植密度(72 720、51 945、40 395株/hm~2)处理,进行裂区试验,研究膜色穴块数和密度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旱作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整薯或穴播2块以及缩小株距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均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对产量影响大小是覆膜播种块数株距。其中,在黑膜覆盖条件下平均产量较白膜覆盖增产8.1%,且黑膜在不同年份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丰水年平水年歉水年。穴播2块较穴播1块增产12.9%;穴播块数在不同年份对产量的影响大小是歉水年丰水年平水年,歉水年份整薯播种增产效果大;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年份顺序是平水年丰水年歉水年,株距减小,产量增加。同时,不同降水年型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歉水年平水年丰水年),农机农艺融合及集成栽培显著提高了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旨在探讨灌溉方式与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这对指导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稻24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干湿交替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W2)和浅水灌溉(W3)3种灌溉处理及行株距为30 cm×10 cm(D1)、30 cm×12 cm(D2)和30 cm×14 cm(D3)3种密度水平,分析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和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灌溉方式下,对干物质积累、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整体作用效果表现为W2W3W1,其中W2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实际产量较W3和W1处理增幅分别为5.05%和27.89%;W2处理有效的控制了无效分蘖,明显提高成穗率,降低植株高度和倒3、4节间长度,但叶片生长速度慢于W3处理。各密度水平下,对抽穗后生物产量、茎鞘干物质运转以及最终籽粒产量的作用效果均以D2处理最佳;而D3处理的叶片生长快于D2和D1处理,并伴有增叶出现。灌溉方式与密度交互作用下,各水密处理对寒地水稻叶龄值、茎蘖数、成穗率、抽穗期粒叶比、干物质积累量、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转运和光合物质生产、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以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W2D1)效果最佳,与其它处理相比,实现了5.0~8.5%产量增幅,该处理组合的增产途径是粒叶比高,叶面积指数高,光合物质积累多,形成高质量群体;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强,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合理,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高结实率和高千粒重,最终籽粒产量高。综合分析表明,轻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与行株距30 cm×10 cm密度组合模式合模式更适合在目前寒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番茄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分,可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并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和番茄产量的相互关系,为评价设施土壤肥力变化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温室内进行了5年,供试作物为番茄,栽培垄上覆盖薄膜,打孔移栽番茄幼苗,膜下滴灌。定位试验三个氮肥处理为施N75、300、525kg/hm^2,记为N1、N2和N3;三个灌水量为25、35和45kPa灌水下限(灌水始点土壤水吸力),记为W1、W2和W3,共9个肥水处理组合。在试验第五年番茄生长期(2016年4—8月)调查了番茄产量及其构成,在休闲期(2016年9月)测定0—10、10—20和20—30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9个处理中,土壤全氮、有机碳和除酸解氨基糖氮外的有机氮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10、10—20和20—30cm土层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三个土层中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的66.0%、64.6%和55.2%,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土壤酸解总氮中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为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氮。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及单果重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水氮交互效应也达显著水平(P<0.05)。休闲期土壤酸解铵态氮与番茄产量间显著负相关(P<0.05)。番茄产量W1N2(25kPa+N300kg/hm^2)、W2N1(35kPa+N75kg/hm^2)和W1N1(25kPa+75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灌水和施氮量及其交互效应对各土层土壤全氮、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同施氮量下,0—30cm土层酸解铵态氮和0—20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均在土壤水吸力维持在35~6kPa范围内达最高值,此土壤水分含量下的0—20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在施N75kg/hm^2时达到最大值。从节水减氮和番茄产量的角度考虑,控制土壤水吸力不低于35kPa、每季随水施N75kg/hm^2为供试番茄生产条件下最佳的水、氮组合量。  相似文献   

7.
《土壤通报》2020,(2):325-331
通过田间灌溉试验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滴灌灌水定额和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对土壤性状与棉花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一种适宜新疆北疆棉田棉花栽培的滴灌灌水模式。滴灌灌溉田间试验以棉花品种"ND203"为供试作物,采用当前新疆普遍应用的2种典型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一膜两管六行和一膜三管六行)和3种滴灌灌水定额(常规灌水量,节水15%和节水30%灌水量)进行。结果表明:在滴灌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与一膜两管六行相比,一膜三管六行滴灌毛管布置方式淋洗棉花行间0~40 cm土层土壤盐分效果最优,棉花产量增加4%~11%;在滴灌带毛管布置模式相同条件下,灌水定额越大,棉花行间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越大、容重越小、持水能力越强,棉花单株成铃数越多。因此,可以认为一膜三管六行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与节水15%灌水定额(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434 m3hm-2)相组合,棉花产量达到最高(6078 kg hm-2),是北疆棉田棉花栽培节水灌溉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基施钾肥有效提高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产量和油分品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氯化钾和硫酸钾价格差异较大,在碱性土壤上比较氯化钾和硫酸钾及其施用时期对向日葵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向日葵科学经济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4—2016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典型种植区进行了3年的钾肥品种和施用时期田间定位试验。供试钾肥为硫酸钾和氯化钾,施用量为K2O 120 kg/hm2。施用方式设100%基施 (100%B)、50%基施 + 50%现蕾期追施 (50%B + 50%T) 和25%基施 + 50%现蕾期追施 + 25%花期追施 (25%B + 50%T + 25%T) 三个处理,以不施钾肥为对照。向日葵收获后,调查了产量、产量性状及钾素吸收量,钾肥利用率,分析了向日葵籽实中粗脂肪、粗蛋白和主要脂肪酸的含量。 【结果】 向日葵施用钾肥显著增产。施硫酸钾增产10.4%,施氯化钾增产10.6%。钾肥的农学效率平均为3.08 kg/kg。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均显著增加籽实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分别增加2.17%和2.74%,粗蛋白分别增加1.95%和2.45%,硫酸钾和氯化钾以及三种施用方式间均无显著差异。施用钾肥对向日葵的盘径、盘粒重、千粒重影响显著,其中对盘粒重和千粒重影响较大。施用钾肥后向日葵的吸钾量和吸钾效率显著增加,3年连续施用钾肥的利用率平均为47.7%,但各施钾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钾肥增加了向日葵籽实粗脂肪含量,主要是增加了向日葵籽实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2.20%,钾肥不同品种和不同施用方式对其影响不显著。 【结论】 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中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籽实产量,提高籽实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氯化钾和硫酸钾效果相当,全部钾肥一次基施的效果与基施加一次追施或两次追施的效果没有差异。综合考虑钾肥价格和劳动力投入,河套地区向日葵种植推荐选用氯化钾全部基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阴山北麓旱作区不同栽培方式下钾肥施用量对食用向日葵钾肥效应、产量性状、钾素吸收利用、油分品质和土壤–植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为向日葵上钾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4—2016年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以食用向日葵 (3638C) 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裂区设计,主因素为3种栽培方式:平作雨养种植 (R)、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 (RC) 和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 (I)。副因素为4个施钾水平:0、48、84和120 kg/hm2,表示为K0、K48、K84和K120。研究水钾互作对食用向日葵籽粒产量、产量性状、钾素吸收、钾肥利用效率、油分品质及土壤钾素平衡等的影响。  【结果】  栽培方式是影响向日葵籽实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出仁率、钾素吸收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3个栽培处理表现为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 (I) > 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 (RC) > 平作雨养种植 (R)。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 (I) 条件下,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出仁率和钾素吸收量也增加,推荐施钾量 (K2O) 为120 kg/hm2时,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出仁率和钾素吸收量最高;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 (RC) 条件下,推荐施钾量 (K2O) 为84 kg/hm2时,产量最高;平作雨养 (R) 条件下各施钾处理之间的产量、花盘直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钾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栽培方式对籽实含油率影响较小,水分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亚油酸含量的增加。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向日葵籽实的含油率也相应增加,主要是增加了亚油酸的含量。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 (I) 条件下,推荐施钾 (K2O) 量为120 kg/hm2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 (RC) 条件下,推荐施钾 (K2O) 量为84 kg/hm2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平作雨养 (R) 条件下,推荐施钾 (K2O) 量为48 kg/hm2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  【结论】  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区,全覆膜垄膜沟植滴灌 (I)、全覆膜垄膜沟植集雨 (RC) 和平作雨养种植 (R) 的推荐施钾 (K2O) 量分别以120、84、48 kg/hm2为宜,此时,土壤–植物系统的钾素基本平衡。增施钾肥可增加向日葵籽实的含油率,主要是增加了籽实的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秸秆覆盖对崩积体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60 mm/h雨强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度(0、25%、50%、75%、100%)和坡度(25°,30°和35°)组合崩积体坡面的侵蚀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条件下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在49~913 s;同一坡度条件下,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延长;同一覆盖度条件下,初始产流时间35°25°30°;坡面产流时间与秸秆覆盖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2)崩积体坡面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在降雨初期,坡面径流率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缓;第二,坡面径流量的起伏变化幅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第三,同一覆盖度条件下,30°坡面的径流率大于25°和35°坡面。(3)崩积体坡面产沙量存在临界覆盖度,值为50%。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了解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无机氮动态和水稻生长状况,为再生稻稻田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按冬前是否翻耕和插秧前旋耕情况设置 4种耕作方式:翻耕 1次旋耕 1次(T1)、翻耕 1次旋耕 2次(T2)、不翻耕旋耕 2次(T3)和不翻耕旋耕 3次(T4),观察 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和水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水稻主要生育期,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无机氮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水稻产量均呈现 T2>T1>T4>T3的趋势,翻耕与旋耕结合的效果明显好于旋耕。因此,翻耕 1次旋耕 2次(T2)可提高土壤无机氮供应,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有利干物质积累和提高水稻产量,是值得推荐采用的适宜早稻 -再生稻生产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徐寅良  徐永 《核农学报》1988,2(4):219-225
研究了35_(S-)甲胺磷农药在稻-萍-鱼模拟共生体系中的残留及其消失动态,结果表明:每亩每次喷洒50g50%甲胺磷乳油(1000倍稀释液),早稻2次,晚稻3次。最后1次喷药时间分别在早稻收割前35天,晚稻收割前30天。甲胺磷在早、晚稻糙米中的残留量都在0.05ppm以下;在尼罗罗非鱼体内检出0.5ppm左右的甲胺磷;晚稻收获时,在水、土和萍中都未检测到甲胺磷。低于FAO/WHO推荐值: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078ppm,鱼体中的MRL2.3ppm。 ~(35)S-甲胺磷在模拟共生体系中按指数回归消失,它在萍、水、鱼和稻草上的半衰期分别为1.25、2.8、6.2和2.2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研究磷钾肥减施及追施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钾肥减施对小麦拔节期总茎数和分蘖数影响显著,生育期灌3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和灌4水(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的P_(底+拔)K(磷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最高,且可以提高花后干物质的积累能力,增加籽粒中来自开花后干物质的比例,成熟期籽粒分配量最高。与传统栽培模式及微喷灌常量施肥相比,生育期灌水3次(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灌水量1 500 m3/hm2,磷钾肥减施30%且磷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与常量施肥高产处理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因子中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变化,千粒重有增加趋势,品质指标较当地传统栽培模式有所提高。因此,在山西省干旱缺水条件下,利用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育期灌水3次(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灌水量1 500 m3/hm2,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钾肥减30%全部底施、磷肥减30%且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可以实现节水节肥稳产提质。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一种根寄生草本植物,对向日葵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减少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的寄生,降低土壤中向日葵列当种子库,本试验以新疆地区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京糯一号’和‘新玉57号’为研究材料,通过穴盘试验研究在不同时期(出苗后10 d和15 d)施加两种不同浓度赤霉素(10~(-4 )mol·L~(-1)和10~(-5 )mol·L~(-1))对上述两个品种玉米生长发育和分泌列当萌发刺激物质的影响;24 d后收集并提取玉米根系分泌物,用其进行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试验,从而筛选出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盆栽试验。通过盆栽试验,在玉米种植后的不同时期(20 d和40 d)喷施10~(-4 )mol·L~(-1)赤霉素以探究玉米与赤霉素共同防除向日葵列当种子的效果,收获时(105 d后)采集玉米地上部、根和根际土样品,用其甲醇浸提液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次年在种植过玉米的盆中种植后茬作物向日葵,收获时测定向日葵的农艺指标并统计向日葵列当的出土数。结果表明:穴盘试验中施加赤霉素对玉米的株高有显著增高作用,对玉米根系分泌萌发刺激物质没有抑制作用,即在玉米生长时期可以施加10~(-4 )mol·L~(-1)和10~(-5 )mol·L~(-1)赤霉素。此外,‘新玉57号’根系分泌物的100倍稀释液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京糯一号’,因此选取‘新玉57号’作为盆栽试验的玉米品种。盆栽试验中不同时期施加10~(-4 )mol·L~(-1)赤霉素,玉米株高同样显著高于对照,增长率分别为22.5%、19.1%。次年种植后茬作物向日葵,在第20 d向玉米施加赤霉素处理的盆中种植的向日葵的花盘直径比对照(种植玉米时不施加赤霉素)显著增加57.1%。与对照相比,在种植玉米后的20 d和40 d施加赤霉素的处理种植向日葵,向日葵列当的出土数分别是1.3个·盆~(-1)、1.8个·盆~(-1),分别降低76.4%和67.3%。因此,可以在玉米种植的后20 d和40 d施加10~(-4 )mol·L~(-1)赤霉素,与玉米共同诱导向日葵列当种子"自杀发芽",以减少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植株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沙棘苗期叶水势与气孔导度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沙棘苗期叶水势和气孔导度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响应规律,本研究通过盆栽控水试验,以1年生沙棘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种土壤田间含水量:75%~80%(W_1,充分供水)、55%~60%(W_2,轻度水分胁迫)、35%~40%(W_3,中度水分胁迫)、25%~30%(W_4,重度水分胁迫),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于6:00-18:00每隔2 h测量叶水势、气孔导度(Gs)、气象因子和叶温。结果表明,各处理日平均叶水势差异显著(P0.05):W_1(-1.77 MPa)W_2(-1.90 MPa)W_3(-2.11 MPa)W_4(-2.34 MPa)。沙棘日平均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平均叶水势与气孔导度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沙棘苗期的抗旱机理,为西北荒漠地区沙棘造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本试验在旱棚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灌水方式:微喷灌P(灌水定额:38 mm/次)和畦灌Q(灌水定额:75 mm/次),3种灌水次数:1次(W1)、2次(W2)和3次(W3),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实时监测整个夏玉米生长季多土层(0~20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2种灌水模式下,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总灌水量增加),夏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相同灌水次数下,微喷灌处理的产量均低于畦灌。与QW1相比,PW2灌水量相同、灌水次数较多,产量提高5.0%;与QW2相比,PW3灌水量减少24%、灌水次数增加,产量提高14.3%。与QW1和QW2相比,PW3植株具有较高的穗位叶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且增加了粒重和产量。进一步分析微喷灌(PW2)和畦灌(QW2)的耗水特性发现,与QW2相比,PW2叶面积指数、穗位叶蒸腾速率、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灌水后日蒸散量及对0~1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均降低,而深层尤其是100 cm以下土壤水分的利用比例增加,进而PW2全生育期总蒸散量降低10.8%,WUE提高10.3%。综上所述,在华北地区夏玉米足墒播种前提下,采用微喷灌控水方式,灌水定额38 mm、灌水2~3次,可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提高WUE。本研究对华北缺水地区压采地下水,实现节本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耕作及种植方式对土壤入渗参数和畦灌水流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耕作和种植方式对土壤入渗参数及畦灌水流运动的影响规律,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深松+旋耕+等行距、深松+旋耕+三密一稀、旋耕+等行距、旋耕+三密一稀旋耕+三密一稀),每个处理中设3种不同畦田规格(畦长30、35、40 m,畦宽均为2 m),越冬和拔节期分别进行灌水,实测了入渗量、水深、水流推进时间等,基于采用Kostiakov入渗公式计算的土壤入渗参数和WinSRFR4.1软件优化法求解的入渗参数,研究不同处理下入渗参数变异对畦灌水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田间试验实测值和基于WinSRFR4.1软件优化模拟值间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相对误差最大值分别为1.24%和1.57%,表明采用2种方法确定不同耕作和种植方式下土壤参数均可行;2)耕作和种植方式的不同会对土壤入渗参数产生较大影响,前者影响更大。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水时入渗系数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0.34和0.22,入渗指数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0.14和0.13。2次灌水期间相同处理入渗参数也发生了时间变异性,处理深松+旋耕+等行距和深松+旋耕+三密一稀的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均发生中等变异性,处理旋耕+等行距和旋耕+三密一稀发生弱变异性。4)在土壤入渗参数的变异性影响下,2次灌水过程中,不同处理水流运动时间均发生了变异性。5)基于土壤入渗参数变异性,确定了2次灌水不同耕作及种植方式冬小麦畦灌条件下土壤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研究结果可为畦灌系统设计和管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分层施肥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冬小麦产量、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黄淮海地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当地冬小麦灌溉制度采用水肥2因素裂区试验,水分为主区,施肥方式为副区,设置3个灌溉处理:春季不灌水(W_0)、春季拔节期灌水(W_1)、春季拔节期灌水+开花期灌水(W_2),灌水量90 mm/次;2种施肥方式处理:常规施肥处理(F_1)和分层施肥处理(F_2),分析了不同灌水与施肥模式下冬小麦产量、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结果表明:与F_1相比,F_2处理4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冬小麦拔节期—开花期耗水强度和农田耗水量显著增加,其中以W_2F_2处理农田耗水量最高。分层施肥处理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常规施肥提升14.2%~3.0%,其中以W_1F_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3种灌水条件下,分层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显者增加了冬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产量增加19.8%~6.4%,其中W_(2 )F_2产量最高。因此,建议在水分充足地区,采取小麦春季灌溉拔节水和开花水结合底肥分层施用的管理方式;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采取小麦春季灌溉拔节水结合底肥分层施用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H型立体栽培架是目前在生产中应用较广的一种草莓立体栽培装置。针对草莓立体栽培过程中产生的遮光和植株生长不良等问题,该研究提出将两层和三层的H型栽培架进行不同组合,通过在日光温室中设置两层+两层(T1)、两层+三层交替(T2)、三层+三层(T3)的H型栽培架的3种布置组合方式,比较不同组合处理下草莓的光照环境、生长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T1上、下层草莓的光照条件最佳,T2次之,T3最差;试验期内,T1上层的草莓达到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的时间比T2增加了40.0%,并且T1上、下层草莓达到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的时间分别比T2中两层栽培架的上、下层增加了9.3%和21.3%;T1处理草莓的生长状况最佳。T1的单元产量最高,为50.8 kg,分别比T2与T3的单元产量提高了2.8%和33.7%。因此,日光温室内H型栽培架以两层与两层相邻的布置方式较适合用于草莓的立体栽培,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该文旨在比较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土壤、泥炭、泥炭/珍珠岩(1/2)、珍珠岩和营养液循环系统)中生长的樱桃番茄在夏季受热应激时的反应。试验于2002年7、8、9月进行,番茄分别移植到3个温室中,温度设置为:25/20℃,35/25℃,>35/>25℃,分别在番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测试分析了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和气体交互作用:温室内温度与湿度(R2:0.894~0.972)、温度与CO2浓度(R2:0.668~0.786)之间呈线性关系。测定了番茄的生长率,表明茎伸展与栽培基质密切相关。用叶水势来反映受热应激下番茄的水分状况,表明方差分析显示无论是黎明前还是正午,栽培基质和热应激对叶水势的变化有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可正确确定热胁迫影响的生育时期,并为选择夏季番茄生产的适宜栽培基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