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猪回直肠吻合术中两种瘘管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头猪施行瓣前端端-回直肠吻合术,用于消化试验。探讨手术中的方法问题,着重比较术中两种不同形式瘘管的安装方法、术后反应和使用效果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肝、门、肠系膜静脉和颈动脉血管瘘管手术是研究肝脏和PDV组织代谢的重要手段。笔者于2000年~2010年期间,先后在50多只试验羊上安装了慢性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颈动脉多血管瘘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手术安装方法。本文就该方法及个人的一些体会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等多血管瘘管安装技术是研究营养物质在门静脉排流组(PDV组织)及肝脏中转化和利用的关键技术,对研究机体代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一套经过多年操作实践研究应用的悬吊式腹腔镜三孔法手术安装山羊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瘘管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5):153-154
正1术前准备1.1动物准备手术动物在术前禁食16~24 h,禁水不超过12 h。左右肷部常规剃毛,剃毛范围视术野面积而定,剔除术部周围被毛略微扩大,并将术部及其周围彻底清洗干净。手术动物奶牛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腰旁神经传导麻醉,六柱栏站立保定;奶山羊采用静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9):122-124
猪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等多位点血管瘘管和动脉瘘管结合,可以定量地研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组织和肝脏内被利用和转化的情况,是研究消化道组织首过代谢和肝脏营养调节中枢作用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多血管瘘的手术安装难度较大,其在国内猪营养研究中应用较少,限制了相关营养问题的研究。作者在多年实操基础上,整理出了一套常规开腹手术安装猪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瘘管的手术安装方法,以为研究猪消化道组织和肝脏营养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传统翅静脉采血目前已不能满足定点多次取样的需要,为简便产蛋鸡采血方法,本试验选用伊莎蛋鸡8只,在其颈静脉处安装长期性血管瘘管。结果表明:8只鸡中,导管至少可维持畅通2周;每次采血1人即可,用两膝夹住鸡,两手可自由操作,2 ̄3min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8.
牛消化道多位点瘘管的手术装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器官的造瘘技术为反刍动物营养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笔者于 1996年至 2 0 0 3年共对 18头试验牛进行了同体消化道多位点瘘管手术。除 4头试验用牛术后淘汰外 ,其余 14头均满足科研需要。为了推广实验用牛的瘘管安装技术 ,为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提供方法 ,本文对牛消化道多位点瘘管的手术安装方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9.
猪回肠人工瘘管的替代方法—回肠与直肠吻合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进行猪消化和营养代谢等方面的研究,经常需在不同肠段采取小肠内食糜。传统的采样方法是在小肠相应部位安置人工瘘管。由于该段肠管管径较细,对人工瘘管的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永久性瘘管的手术装置技术为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于2000年至2006年期间,共对60多只试验羊进行了同体消化道多位点永久性瘘管的手术装置。随着不断探索和改进,瘘管的手术装置技术不断提高,方法已经较为完善。本文介绍了对羊消化道多位点瘘管的手术安装方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1.
桥型瘘管的安装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86年法国生理学家Colin安装瘤胃瘘管以来,消化道瘘管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30年已成为反刍动物营养科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其安装方法有了不断改善,而且瘘管的原料、形状、构造和采样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关键在于其中可供动物利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而以总氨基酸评定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存在很大的缺陷,容易造成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不平衡。Kuiken和Lym an(1948)提出粪消化率后,出现了许多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其中,回—直肠吻合术具有全收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山羊瘤胃瘘管安装方法的改进及安装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定山羊瘤胃对各种饲料的降解率,需要安装瘤胃瘘管.有许多因素影响瘤胃瘘管安装的成败,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山羊的死亡.笔者经过6例的实验,并不断改进、完善,开始的3例因多种原因死亡,后面的3例终于获得成功,并长期存活.现将有关安装方法的改进及技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2种安装多位点血管瘘手术方法对山羊机体免疫应激的影响。选取8只体重相近、年龄约1岁的健康麻城黑山羊公羊,按体重相近的原则分成2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法与传统开腹法手术安装山羊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及肝静脉血管瘘管。测定术前、术后第1、3、5天试验羊血清免疫应激指标。结果表明:术后第1天,腹腔镜组白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极显著低于开腹组(P0.01),Ig G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和开腹的TNF-α、Ig A和Ig M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对山羊机体应激更小,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5.
家畜多位点DNA指纹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DNA指纹的概念、遗传特性、分子基础和DNA指纹的制备技术。概述了家畜DNA指纹的研究概况和成果,研讨了DNA指纹在家畜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前景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在诊断牛的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下痢和皱胃变位消化系统疾病或肾脏疾患时,作为掌握疾病的状态、疾病的诊断以及予后判定的资料,了解患牛血液PH值及酸碱平衡的状态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了解血液酸碱平衡的指标有酸碱度  相似文献   

17.
正1直肠脱(1)病因。多种原因可导致家畜肛门括约肌弛缓,腹内压增高,慢性便秘、下痢及剧烈努责。(2)诊断要点。脱肛时在肛门后面出现暗红色半球状突出物,初期常能自行缩回。如经常反复出现,则黏膜发炎、水肿、干裂,水肿液流出并形成褐色纤维素薄膜附在表面。脱出的黏膜易受损伤,发生感染和坏死。直肠脱时脱出的肠管被肛门括约肌嵌压常发生水肿,暴露的直肠黏膜被尾毛、粪便和垫草污染,表面干燥,呈暗红色或紫黑色,常出现裂口、出血或溃烂。严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并且能获得大量猪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采集新生健康长白猪脐带,取其脐静脉血管,灌注0.1%的Ⅰ型胶原酶,于37℃水浴消化10 min后收集内皮细胞,培养于含2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中,长满单层后用胰酶消化传代培养。并对培养的细胞形态学、相关抗原和其他特征以及对病毒的易感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可获得大量内皮细胞,细胞培养后的形态学观察显示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呈典型的铺路石状排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细胞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均呈阳性,内皮细胞比率可高达100%。传3代后的生长曲线显示细胞传代后延迟期小于1 d,对数生长期约3 d,第5 d进入平台期,第7 d开始脱落死亡。病毒感染试验表明所获得的内皮细胞对猪瘟病毒高度易感,病毒生长与常用的PK-15没有区别。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简便有效,为大量制备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分离自北京地区腹泻犬、健康犬粪便的粪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2种犬粪便来源优势分子型粪肠球菌重要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收集犬粪便,并分离得到腹泻犬粪便源粪肠球菌45株,健康犬粪便源粪肠球菌3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并利用PCR方法检测优势分子型粪肠球菌5种不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腹泻犬源和健康犬源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腹泻犬源分离株对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集中于8.9%~17.8%,对万古霉素不耐药;健康犬源分离株对青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8%和14.3%,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不耐药。45株腹泻犬源粪肠球菌共发现15种序列型(ST),优势ST为ST116、ST16、ST179,32株健康犬源粪肠球菌发现18种ST,优势ST为ST16和ST27,2种来源优势ST粪肠球菌agg、gelE、cylB、esp、efaAs毒力基因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北京地区腹泻犬、健康犬肠道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需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控和管理;腹泻犬、健康犬肠道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差异不显著,都具有向人传播致病性粪肠球菌的风险,兽医临床医护人员和宠物犬饲养人应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20.
“超多回育”取得进展的时侯,与之相适应的桑树栽培技术成了一大研究课题,其最大的问题是针对10回以上的超多回育,需要怎样的桑叶供给状况.现在普通桑园的收获,基本上沿用年间3—4回饲育时期所确定的技术,实行超多回育以后,不仅要修正原来的技术,而且要以收获方法为中心确立如何适应超多回育的技术体系.养蚕过程中的采桑作业,算得上是重体力劳动,随着饲育回数的增加,以采桑作业为主体的桑园作业量也随之增大,劳动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