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明确梯田稻鱼共作环境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现状及其生态风险,于2017年5月采取红河县哈尼梯田所在区域不同海拔的水样和土样,并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定量进行OCPs的组成、来源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共有12种OCPs被检出,残留总量范围为60.43~4 335.35 ng·L-1,平均值为650.35 ng·L-1;底泥环境中检测到11种OCPs,残留总量范围为6.68~26.36μg·kg-1,平均值为12.29 μg·kg-1。哈尼梯田环境中氯化脂环类OCPs高于氯苯类,主要分布于底泥环境中。从各海拔位点得到的检测结果来看,OCPs的残留并没有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来源分析表明,该地区除历史性残留的OCPs外,存在新的OCPs输入。风险评价最终结果发现,水源汇合处、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区水样中异艾氏剂的残留对水体鱼类存在较大风险;底泥中OCPs的残留风险要高于水中,部分采样位点六六六类、滴滴涕类、硫丹Ⅱ、氯丹和异狄氏剂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而七氯在各个位点的残留均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总结得出梯田稻鱼共作环境中,底泥中的OCPs残留较水体需要更多的监控,而OCPs残留中的氯化脂环类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抗生素的使用对水库生态的影响,于 2022年 10月选取桂林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青狮潭水库作为研究区域,利用固相萃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青狮潭水库沉积物中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三大类17种抗生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 个采样点总浓度为 3.79~11.10 ng·L-1,共检出 7 种磺胺类、4 种四环素类、3 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平均浓度为0.084~1.26 ng·L-1,其中检出浓度最高的抗生素为氧氟沙星(OFL),浓度为5.21 ng·L-1,氧氟沙星是检出率最高的抗生素,检出率为90%。对青狮潭水库沉积物抗生素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研究表明:青狮潭水库沉积物三大类17种抗生素风险商值RQ<1,表现出低风险;但不同采样点最大风险指标均指向氧氟沙星,需要注意氧氟沙星的排放问题。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青狮潭水库沉积物抗生素对人体健康无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产养殖池塘底泥中抗生素残留对氮赋存形态及氮转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选取养殖环境中常见的恩诺沙星(ENR)为目标污染物,设置0、1.0、2.0、5.0 mg/kg 4 个梯度开展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底泥中NH+4-N和NO-3-N含量随试验开展呈下降趋势,添加ENR后,底泥中NO-2-N含量增加 7.55%~15.30%;底泥氮转化相关基因中,anammox相对丰度最高,占比60.0%~78.4%。厌氧氨氧化是底泥中氮转化的主要途径,底泥中NH+4-N含量与anammox丰度呈极度负相关;底泥中低含量ENR(1.0 mg/kg)会促进nxrA基因的生长或繁殖,但含量超过2.0 mg/kg时对反硝化基因nirK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药地下水暴露模型China-PEARL已开始在我国农药地下水风险评估中应用。本文利用China-PEARL潍坊市场景数据,为PRZM-GW构建了潍坊市场景。在潍坊市场景下,利用2个模型计算了56种农药在5种作物上共计145种施用方式下的预测环境浓度(PEC)值,利用商值法(RQ)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有8种农药共13种施用方式在潍坊市场景下存在不可接受的地下水风险。其中,2个模型均显示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农药是多菌灵和氟磺胺草醚。2个模型PEC值比较结果显示,PRZM-GW的农药风险评估趋势与China-PEARL一致性高,从而验证了China-PEARL的可信性。模型PEC值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分配系数(Koc)对2个模型输出影响最大,可将Koc>400L·kg-1作为判断某种农药预测浓度<0.1μg·L-1经验性指标。2个模型的PEC值和土壤好氧半衰期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当土壤好氧半衰期>10d时,模型的PEC值随土壤好氧半衰期的增大而迅速增高。水解半衰期为PRZM-GW模型输入项,决定了PRZM-GW模型模拟的农药浓度随年变化趋势。水中溶解度是China-PEARL的输入项,但对模型PEC值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沉积物是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源和汇,为探究东洞庭湖最新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采集东洞庭湖湿地保护核心区、城陵矶港口区、航道区、城镇居民区、旅游区、农场和芦苇场7个功能区6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As等10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及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其污染程度和人体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As、Cd、Cr、Co、Cu、Mn、Ni、Pb、Sr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3、6.49、70.39、19.66、27.91、933.26、42.36、41.48、93.83 mg·kg-1和164.91 mg·kg-1。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处于偏重度污染程度等级(Igeo=3.39),其余均为轻度污染(0<Igeo<1);富集因子法评价结果表明,Cd为中度富集(EF=2.78),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度富集(EF<1);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d的风险程度为极高风险(Eir=662.13),其余重金属均为低风险(Eir<10);从不同功能区来看,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排序为:湿地保护核心区>芦苇场>航道区>旅游区>农场>城镇居民区>城陵矶港口区,表明重金属更易于在植物根际土壤中沉积与滞留。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对成人的非致癌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HI<1),而As、Cd、Pb对儿童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在沿东洞庭湖东岸的航道区超过了可接受水平。综合来看,与已报道的国内其他浅水湖泊相比,东洞庭湖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处于较高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凤眼莲(Eichhirnia crasslpes)-水体-底泥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pH 值为6.0、7.5、9.0 和10.5 条件下,各系统内各组分(凤眼莲、水体、底泥)中总磷(TP)含量变化和释放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底泥TP的释放受pH值影响很大,即碱性条件下释放量最大,近中性的释放量最小;随pH 值由低到高,种养凤眼莲各处理底泥TP 的释放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7.40、6.73、7.33mg·kg-1和1.13 mg·kg-1。水体TP 变化是底泥释放和凤眼莲吸收作用平衡后的外观表现,并不单独决定于某一因素,如pH 值在6.0~9.0 范围内,种养凤眼莲处理水质净化优于空白对照,其降低范围在0.03~0.27 mg·L-1之间;pH 值为10.5 时,种养凤眼莲处理水质净化劣于空白对照。在凤眼莲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其吸收吸附是系统可移动TP的主要去向,占系统可移动磷的73.12%~79.06%,但极端碱性条件下,凤眼莲死亡后腐烂产生的TP也是系统可移动TP 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土壤金属污染给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风险,多个国家制定了土壤生态风险基准以保护土壤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但很少研究关注金属内在理化性质与其相关基准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实验室制定的10种金属元素的土壤生态受体毒性基准(SERTC)为例,在依据软硬酸碱理论对金属离子进行分组的基础上,探索了土壤金属生态毒性基准值与其内在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分组下多个金属离子结构参数与土壤生态毒性基准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AR/AW、Z/r、lg(-βn)、Z/AR2和ΔE0等离子键参数与硬金属离子的毒性基准值具有显著相关性(0.35 < R2 < 0.960,P<0.1),Xm2rσp等共价键参数与软金属离子基准值显著相关,说明离子键和共价键对硬离子和软离子毒性大小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建立了离子结构参数与土壤生态毒性基准的定量离子特征-活度关系(QICAR)模型,该模型可为其他未知生态毒性金属基准值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害元素污染具有严重的环境危害和风险。本研究以生态脆弱区——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和赣县南部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表层土壤样品230个并测定Hg、As、Cu、Ni、Pb、Cr、Cd、Zn 8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基于最小/最大自相关因子分析(MAF)和序贯高斯模拟(SGS)构建多元地统计模拟模型,分析土壤有害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改进的人体健康风险指数模型评估了儿童和成人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程度。结果表明:除Ni、Zn外,土壤中其余6种元素含量均超过江西省土壤背景值,但所有元素的平均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土壤风险筛选值。8种有害元素基本呈岛状分布格局,As、Cr这2种元素的高值区基本上分布在铁山垄镇、王母渡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除了As的儿童非致癌风险指数(HI)大于规定的阈值1外,儿童和成人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总致癌风险指数(TCR)均介于10-6~10-4之间,说明土壤有害元素污染导致的两类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9.
草海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GC-MS测定草海水体15个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析其组成和来源特征,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PAHs总量的变化范围为13.40~694.93 ng·L-1,平均值为334.73 ng·L-1,高于太湖、巢湖、鄱阳湖等国控重点湖泊;草海水体中PAHs组成以2、3环为主,占PAHs总体含量的68.59%;空间分布表现为湖心区浓度最低,受附近居民影响较大的近岸区南侧浓度最高.源解析结果显示草海水体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煤和木材、柴薪等生物质的燃烧,主要通过生活污水排放进入草海.通过风险商值的方法对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PAHs在12个采样点呈现低风险水平,2个中等风险,1个高风险,其中5、6环PAHs的平均风险商值占总体的64.87%.  相似文献   

10.
以作物[粳稻(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 Kato)、籼稻(Oryza sativa L.subsp.sativa)、小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和空心菜(Ipomoea aquatic Forsk)]-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共作为例,探索不同类型作物与鱼共作对养殖水体N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利用静态箱和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测量水稻/蔬菜-黄颡鱼共作系统N2O排放通量和上覆水与土壤孔隙水N2O浓度。不同作物-鱼共作对养殖水体N2O排放均有显著消减作用。与单养鱼处理相比,籼稻-鱼共作、粳稻-鱼共作、空心菜-鱼共作和小白菜-鱼共作处理N2O排放量分别减少82.1%、69.2%、67.9%和60.3%。稻-鱼共作可以同时减少上覆水和土壤孔隙水中N2O浓度,但菜-鱼共作仅减少上覆水中N2O浓度。稻-鱼共作显著降低养殖水体TN、NH4+-N、NO3--N和底泥NH4+-N、DON浓度,菜-鱼共作仅显著降低养殖水体NO3--N浓度。作物-鱼共作处理显著增加养殖前期底泥中nirK和nosZ基因丰度,对nirS基因丰度没有显著影响。作物-鱼共作处理对鱼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获得额外的作物产品,显著提高了系统氮素养分利用率。与单养鱼相比,水稻和蔬菜与鱼共作均能显著减少N2O排放,提高养殖系统氮素利用率。籼稻-鱼共作的减排效应要优于其他3种共作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集草海流域周边成熟期整株农作物及土壤样品,分析测试其中DDTs和HCHs的含量,对比研究了土壤和作物中DDTs和HCHs污染水平及其在作物中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检出率均为100%,残留范围分别为0.06~16.66μg·kg-1和0.08~39.77μg·kg-1,土壤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均小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三种农作物中DDTs、HCHs及Σ(DDTs,HCHs)残留量差异显著,HCHs含量最高的是玉米,DDTs和Σ(DDTs,HCHs)最高的是马铃薯;三种农作物中HCHs和DDTs残留的风险系数均为1.1,属于低度风险,农作物中DDTs、HCHs及Σ(DDTs,HCHs)的安全指数IFSC均小于1,DDTs和HCHs残留量对三种农作物安全影响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2.
凤丹与洛阳红根际微生物及其与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涂布平板法测定牡丹品种凤丹与洛阳红根际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研究牡丹根际微生物及其与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凤丹根皮中丹皮酚含量(24.688 g/kg)高于洛阳红(13.024 g/kg);凤丹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明显低于洛阳红;丹皮酚含量与根际真菌、细菌数量呈负相关。凤丹和洛阳红根际真菌、细菌与放线菌总量均大于非根际;凤丹根际真菌、细菌数量均小于洛阳红,而放线菌数量大于洛阳红。  相似文献   

13.
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是一种以PCR为基础的染色体步移,主要用于分离已知基因的侧翼序列,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等特点.文章从TAIL-PCR的原理、优势及局限性、反应体系优化等方面对TAIL-PC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在畜牧兽医中主要用于已知基因侧翼克隆和转基因动物模型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确定.但由于基因组DNA的庞大和复杂性,使得从基因组中克隆获得目的基因仍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如特异性引物错配和随机引物结合位点不确定,易造成非特异性产物的产生;模板GC含量异常或存在高度重复序列时,即使使用多种简并引物也难以获得阳性产物.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TAIL-PCR进行灵活调整.当模板较复杂时,可借鉴连接介导PCR原理,给引物加上接头,提高扩增反应的特异性;当模板较简单或序列较清晰时,可根据模板特点(如高GC含量)或已知模板序列设计引物、调整反应条件,增加操作的简便性;还可参考Suppression-PCR原理,选择引物和反应条件,获得较长的扩增片段.此外,TAIL-PCR可与多种技术联合使用,促使其在畜牧兽医中获得更广泛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我国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的分析,结合科研院所在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环节、学术氛围、研究平台以及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加强科研院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为提高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92-193
微博以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等特点,迅速成为大家交流的首选方式,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微博这种交流平台的话,对学校、家长与社会都会起到前所未有的效果。但是,微博的良性发展需要辅导员积极、有意识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潘红星  刘杰  涂朝勇  李容  朱东阳  刘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86-3387,3402
2009年11月~2010年4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雏鳳山及周边环境冬春两季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实体4 073只次,其中冬季2 003只次,春季2 070只次。结果表明,白颊在调查区均有分布,乔灌林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河道,其遇见率为37.167只次/(h.km),河道遇见率为12.615只次/(h.km),其他区域遇见率约为12.667~17.308只次/(h.km);春季数量略高于冬季,与生存和繁殖相关资源条件(食物、水分、隐蔽条件)较优越的生境其分布数量明显较多,干扰较大的公路沿线绿化林地有相当大的数量。最后,对此次调查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及其数量分布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城市及近郊开展鸟类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而端粒酶具有修复延伸端粒的功能,端粒和端粒酶对于维持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关于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汇总,特别突出端粒、端粒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和开展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方茸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26-5327,5330
1999与2000年安徽省汛期出现了2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模态。1999年雨带位于长江流域,安徽出现南涝北旱,而2000年雨带位于淮河流域,安徽出现北涝南旱。通过环流对比分析认为1999年南涝北旱主要是6~7月鄂海阻塞高压的形成和维持及8月大陆异常的高压所致;2000年副高较1999年长期显著偏弱偏东、脊线位置偏北是形成雨带偏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是由于副高的影响机制不同而导致雨带位置的偏差。统计分析表明,副高对拉尼娜的响应滞后6~18个月最为显著,2000年副高的变化是对拉尼娜的响应,而1999年副高的变化可能是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另外,通过对南亚高压的季节性转换与夏季东亚阻塞高压的关系分析认为,南亚高压季节性转换早,夏季东亚易形成阻塞,江淮梅雨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对广西武鸣、扶绥、桂平、武宣、象州等地的荔枝、龙眼果园寒冻害情况进行调查,以探讨广西荔枝、龙眼的冻害类型、受害程度及相关分级标准,为广西荔枝、龙眼寒冻害预警及防治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所调查荔枝、龙眼果园受害率从5.00%~100.00%不等,主要表现为叶片、枝条、顶芽及花穗等不同程度坏死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其中末次梢平均受害率为83.15%;根据叶片、末次梢、顶芽等受害表观症状,认定广西荔枝、龙眼寒冻害等级多在0~2级之间,而个别地区的冻害等级则介于0~5级之间;低温霜冻是造成广西荔枝、龙眼寒冻害的主要原因,但果园地形、地势、风向、管理水平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河流反硝化过程及其在河流氮循环与氮去除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全球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酸化、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河流作为重要的氮汇,其氮循环对整个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水体氮污染的改善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控制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助于理解反硝化过程中控制反硝化产物组成的影响因子,以利于增加反硝化最终产物氮气的释放,减少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释放,从而加强对河流氮输送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管理,就河流反硝化的如下关键问题进行了综述:第一,河流反硝化作用的发生地点、时间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河流反硝化对河流氮负荷变化的响应机制;第三,河流系统的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反硝化的影响,换言之,河流反硝化与河流水力学滞留时间及河流氮负荷的关系;第四,从生态系统尺度上讲,与陆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相比,河流系统单位面积的反硝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河流系统总的反硝化通量所占比例;第五,河流反硝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