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然旅游资源成景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单体的大普查,将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然旅游资源概括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分析了不同旅游景观类型的成因与演化过程,并且概括了旅游资源的特点,旨在为全县旅游规划与发展提供依据,以期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长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87-13189
从化市是广东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作为从化市的主要水体景观黎塘河的开发与利用势必会提升从化市旅游资源的整体水平。分析了从化市黎塘河水体景观资源的现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黎塘河水体景观资源开发与利用的4项原则,即尊重城市整体规划的原则、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注重特色的原则,并从水面资源、水深资源和岸线资源3个方面探讨了该景观开发与利用的方案,最后对该景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对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诸葛村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法与不足,为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动植物资源及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分析了生态旅游资源及其景观质量评价,通过与华侨城开发模式的比较,提出南召宝天曼的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5.
许春如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20-122
在分析五虎山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资源、动物景观资源、地貌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和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围绕森林公园建设的可行性、旅游开发的条件、森林公园的现状、特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认为五虎山森林公园建设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并对森林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分别阐述了各功能区建设的规划思路,为其它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景观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景观资源的意义,分析了湿地景观资源现状及其在景观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景观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对策,以期为湿地景观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与SBE法的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选取可见度、连续度、清晰度、舒适度等10个评价因子,对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14个景点进行景观视觉资源评;同时,采用SBE法对以上14处景点进行评价,最后将GIS与SBE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结果表明,景点S10的景观视觉资源最好,景点S2的景观视觉资源最差。以此验证基于GIS和SBE的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资源评价模型,希望能为森林公园景观视觉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吴丽华  廖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41-3242,3248
景观资源的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传统的森林景观美学价值评价,仅研究人对森林景观的视觉感知,忽视人的听觉感知。实际上,缺少任何感知,其美学意境都不完整。该研究针对森林"声景观"被严重忽视的情况,以三爪仑国家级示范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声景观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将声景资源分成水声景、雨声景、鸟语声景、叶声景、虫鸣声景和风声景6个大类,并界定森林公园各类声景观的定义、内涵和规律,为更全面地开发、利用和管理森林景观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名山资源型特色小镇具备独特的生态性、文化性和地域性,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存在“资源-景观”转换表现水平参差的问题。为提高该类小镇的名山性景观表现水平,以三个典型小镇为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景观特征,对比探讨三者的景观建设水平和资源转换路径。研究认为,该类小镇景观要在自然景观建设上以保护为前提,以梳理为手段,对与小镇密切相关的名山自然资源进行微介入式改建利用;在人工景观建设上以原真为基础,以创新为亮点,构建连续性表现名山人文资源发展与演变的景观环境;在活动景观建设上以自然条件或文化条件为出发点,培育具有山域特色的观赏、体验活动。同时,要以景观特征强化和景观不足弥补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小镇景观。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园资源丰富,茶文化历史悠久。近些年,茶园景观的规划建设发展迅速,并取得良好的生态景观与社会经济效能。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阐述茶园景观的相关概念,并从茶园景观概述、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茶园景观营建与管理3方面综述茶园景观的研究进展,对茶园景观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双重背景下,乡村景观资源的数字化集成、管理、表达与应用是实现我国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针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源异构、难以集成的问题,以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为主题,应用3S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并围绕多尺度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融合与存储、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可视化3个平台的核心模块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叙述。通过构建分布式“空间-属性一体化”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国土-区域-地方-村域多尺度多源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集成、分类、评价与展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太湖风景区西山片区传统村落景观资源.【方法】选取明月湾、东村、东西蔡与植里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两方面共13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结合GIS空间数据与AHP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分析.【结果】明月湾古村综合评分3.89,整体景观资源情况最佳;植里3.85,东村3.79,东西蔡最低3.22.【结论】明月湾古村的整体景观资源情况最佳,保护方法和策略值得学习和借鉴;植里古村与东村古村次之,东西蔡古村自然资源禀赋与人文资源保护情况均欠佳.  相似文献   

13.
天津滨海地区具有丰富的盐生植物资源,对其所构成的盐生植被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资源的保护,而且有利于滨海盐碱地改良与植被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滨海自然盐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归纳了滨海盐生植物多样性组成,分析了典型盐生植被景观的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本区盐生植物约22科,40余种;典型盐生植被景观有盐生荒漠景观、盐生沼泽景观、盐生灌丛景观和盐生草甸景观;最后提出保护与保留典型盐生植被景观、开展盐生植被演替过程的研究以及丰富木本耐盐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冠豸山风景区植被的类型和特点,结合地带性植被保护与恢复演替、景观多样性与发展地方景观特色、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以风景区植被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冠豸山风景区植被景观优化提出了5项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国家边海风景道崇左市大新段为着眼点,对路域景观要素从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植被景观、聚落景观、历史古迹、古今建筑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分类整理,分析总结研究路段的景观特色和价值;结合调查及分析的结果,将研究路段的景观划分为矿脉河谷峰丛景观段、边关峡谷瀑布景观段、诗画田园峰林景观段、黑水蔗乡平原景观段四个区段,为大新段的风景道景观规划与景观资源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西太平森林公园林景资源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是森林旅游开发的依据,是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在深入调查陕西省太平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森林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对太平森林公园从景观资源、森林资源、康复休疗3方面进行评价分析,为森林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也进一步完善了森林景观资源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龙凤山公园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其构成及分布状况;对森林景观类型进行分析归类;对公园自然景观特色、人文景观特色和借景景观资源进行深入阐述分析,为公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提供详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景观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农业景观资源的吸引力评价体系目前尚未得以完善。利用旅游照片内容进行农业景观吸引力分析,可以对农业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做出有效补充。本文借鉴内容分析法的原理,对网上收集的旅游者所拍摄的农业景点照片进行统计分析。由3名专家根据照片所反映的农业景观主体内容,对照片所属的的农业景观资源类型进行判断,并计算反映各类农业景观资源的照片数量占照片总数量的百分比。结果显示,反映农业自然资源、经济科教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的照片数量占照片总数量的44.28%、34.11%和21.61%,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排序。从旅游行为和旅游心理等角度探讨各类农业景观资源之间存在吸引力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旅游者出游目的以及旅游者生活环境与农业景观环境的差异度,并进而对农业旅游地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基于乡村景观资源定量分析基础上的乡村景观规划方法,从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与乡村自然景观构成入手,将乡村文化景观作为设计实践的主体,提出乡村景观的景观元与承载元构成的二元结构。在回顾文化景观粒子论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设计实践过程中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为抽样数据的现实情况,提出在4D视角下,将文化景观粒子纳入由网格-体单元构成度量模型,获取乡村景观资源量的估算统计数据。基于乡村景观发展的回归现象,分析了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景观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评估与预测方法。由乡村景观的二元结构出发,将生态网络理论引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基于共生体系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罗阿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208-210
分析了沙县大佑山省级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经济、景观生态和旅游资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方案,即根据生态管理的科学规律设计生态化景观结构,合理布局景观生态功能区,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