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玉林 《乡村科技》2020,(7):119-121
毕节试验区成立30多年以来,经过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变迁,其生态治理政策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改善,但在生态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为此,本文梳理和回顾试验区生态治理政策的变迁,以探析今后毕节试验区生态治理政策的发展趋势,为其他贫困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家园建设模式、结对帮扶模式、新农村建设模式、一村一品建设模式、自然保护区治理模式等方面总结了毕节试验区创先争优生态模式,以期为该试验区生态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毕节试验区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而判断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利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8年毕节试验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600 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53 2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847 4 hm2,生态足迹强度指数为3.452 9,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06 3和0.6947,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社会发展指数为2.096 9和0.523 2,万元GDP生态足迹为4.514 2 hm2.说明,毕节试验区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生态耗竭、不可持续状态,生态多样性低,生态经济发展能力较差,经济发展属于高能源消费型.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等级,毕节试验区属不可持续发展等级.在分析不可持续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毕节试验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需要,分析表明:毕节试验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投资与管理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国家投入不足,配套资金难落实;按基建程序管理与不按基建标准投资的矛盾;国家投资计划下达晚,影响当年计划实施和工程质量;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实施项目存在措施重叠现象;生态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地方环境保护投入能力弱,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投资需求大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编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规划,集聚资源加快推进;增加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投入,提高单位面积投入标准;切实化解地方配套资金难问题;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管理体系;加强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政策、法治保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意义,依据科学发展观对生态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如何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7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波  罗艳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132-137
为了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毕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畜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带布局与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22-223
生态保护与利益补偿是维护生态环境良好运行的重要方法,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调节各方利益关系。河北省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生态补偿的方法,在治理水源涵养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现存的生态补偿机制还比较落后,权责的划分、补偿标准和考核标准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的今天,河北省应顺应国家各项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多个维度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生态移民,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选取环境治理相关指标数据,并借助SPSS软件对毕节试验区的生态移民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毕节试验区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该地的生态修复状况持续上升,生态发展状况和综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波动较大,但发展实现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移民的多重目标实现率较低,整体发展态势欠佳。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矿业迅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讨论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现实需求、现实意义和国内近年来生态补偿实践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讨了生态补偿的实施标准和补偿方式及途径,并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具体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选择毕节试验区东部、中部、西部3县市9乡镇,对坡耕地耕作制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主要有油包、芋包、麦包、麦烟、烟苕、包苕、包肥等连作、套作两熟制,油包豆、麦包豆、芋包豆等连作套作三熟制;中部主要有芋包、麦包、麦烟、包荞、芋荞、包豆等套作间作两熟制,芋包豆、麦包豆套作三熟制;西部主要有芋包、包豆间作和麦包、麦烟套作两熟制,包谷、洋芋、荞麦单作一熟制.(2)坡耕地复种指数127.82%-176.92%,平均不到150%.(3)坡耕地耕作制度划分为东部温暖气候连作、套作两熟三熟区,中部温和气候套作两熟三熟区,西部温凉气候单作一熟套作两熟区.(4)提出了坡耕地耕制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毕节试验区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州毕节试验区1987~2007年的粮食产量为基础,在建立单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回归建立了毕节试验区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毕节试验区2010~2015年的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以期为毕节试验区"十二五"的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对我市的主要优势、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提出了毕节试验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高效利用资源为目标,创新一批农业产业化发展集成技术,大力实施六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确保实现三个推进,达到四个提高,形成一批适宜不同类型特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一批良性运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例,阐述了禁牧舍饲项目和生态恢复禁牧区项目中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剖析了我国现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存在缺乏长效机制、政策制定不尽合理以及补偿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①科学合理制定补偿办法;②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态补偿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毕节试验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玉贤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47-248,251
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为核心,结合减灾防灾与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对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毕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收集和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试验区生态建设对植被恢复、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了农户对生态建设的认知与响应。研究表明,生态建设显著促进了毕节试验区的植被恢复,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初步实现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农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脆弱,随着经济开发强度进一步增强,有可能使本已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导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削弱。分析了西部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缺陷,提出完善西部地区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三江源地区教育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林恭华  李元庆  赵之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78-10881
在分析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的含义进行了界定,结合三江源地区生态及人文环境特点,提出了教育生态补偿的概念,并对补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186-18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并提出精准扶贫道路,可见国家对贫困问题给与高度重视,并下决心消除贫困。同时也体现出在今天贫困问题依然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依然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毕节试验区作为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之一,贫困现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毕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毕节试验区的社会、经济、人文和生存环境发展方面来建立反贫困治理的绩效评估指标,进一步分析近十年毕节试验区反贫困治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陈坤浩  袁伟  蔡波  周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12-4514
采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毕节试验区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群落外貌以中小型叶面积单叶、落叶草质、革质、非全缘的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垂直结构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并有一定层间植物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