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铃薯4垄玉米2 行宽幅套种 该模式适用于粮区,马铃薯栽培春、秋二季,玉米栽培春、夏二季,一年四作四收,达到薯粮双丰收. 具体做法是:2.8米宽为一幅,春马铃薯按株行距25厘米×60厘米播种4行,每亩栽3800株.春玉米按行株距40厘米×15厘米条播2行,每亩种3170株. 春马铃薯收后在中央垄沟上条播2行夏玉米. 春玉米收后于夏玉米大行间播秋马铃薯4行.这一模式要求水肥条件充分,春薯要早种早收,玉米最好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保证生长一致. 尽量做到栽培过程上、下茬紧密衔接,管理措施一环扣一环,才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玉米、甘薯三种三收,一般可亩产马铃薯2 000公斤、玉米400公斤、甘薯4 000公斤。1 马铃薯选用早大黄品种。元月上旬切20 ~ 25克的块,用波尔多液杀菌。温室大棚内催芽,温度20 ℃~ 25 ℃。2月中、下旬播种,株行距67厘米×20厘米,每亩5 000株,起垄覆膜,播深10 ~ 12厘米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岳普湖县推广实施"两菜一粮"栽培模式。"两菜一粮"模式:早春覆膜种植马铃薯,畦间间作春玉米,或麦田间作大蒜及菠菜等,再种植大白菜、萝卜或恰玛古,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提高单位效益,实现全县蔬菜产业效益、规模双丰收。株行配置:马铃薯起垄种植,垄距1米,1垄2行,株距30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4444株。玉米隔行在沟底中心种植,行距2米,株距2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333株。  相似文献   

4.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一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据我们多点调查和验收资料汇总.这种模式一般每667m^2可收获春马铃薯700~800kg,春玉米鲜穗1200~1300kg,除去生产成本.春马铃薯的收入可达800-900元.春玉米的收入也可达到1050~1150元。  相似文献   

5.
探索春马铃薯间作春玉米高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种植春马铃薯、春玉米的面积逐渐扩大.2001年种植春马铃薯22400亩,种植春玉米73666亩.为充分利用种植空间,把春马铃薯、春玉米间作,在种植规格和茬口安排上稍作改进后,种植效益有较大提高.马铃薯亩产1650kg、玉米亩产达626kg,比纯作春玉米亩增效益640元,比纯作马铃薯每亩增收626kg玉米.  相似文献   

6.
玫瑰的栽培     
1栽种期玫瑰抗逆性强。易成活,全年均可栽培,但以秋栽和春栽为好。2栽种密度玫瑰苗有嫁接苗、分蘖苗、扦插苗之分。现介绍嫁接苗的几种栽培模式:①窄行栽培:行株距1米×0.70米,亩栽1000株;②宽行栽培:行株距2.20米×0.70米,每亩栽500株左右:③宽、窄行栽培;宽行2.20米,窄行1米,株距0.70米,亩栽650-700株。如采用扦插苗,则密度要加大。3整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耕层较深、排水好的沙质壤土,先深耕曝晒,然后按计划密度开挖定植沟(穴),沟(穴)深30厘米,宽(直径)50厘米,在沟(穴)中填入腐熟有机肥及适量磷,钾肥,盖薄土备用。4栽植起苗时在根部四周用铁锹连  相似文献   

7.
一、棉花、马铃薯套作此技术亩产皮棉100公斤、马铃薯100公斤,亩产值2600元左右。1.具体要求净畦面宽3.3米,种4行棉花、2行西瓜、3行马铃薯,西瓜株距40~43厘米,每亩800株左右;棉花株距23~27厘米,每亩2800株左右;马铃薯株距17厘米,每亩3300株。沟宽33厘米,离沟  相似文献   

8.
1.马铃薯、玉米、蔬菜间套作.该模式可以实现一年四种四收或五种五收.种植带宽1.6米.3月初覆盖地膜种植2行马铃薯.行距65厘米、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4100株.4月底5月初,在马铃薯行间种植1行玉米,株距20厘米.  相似文献   

9.
为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进行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比原来仅种植春烤烟增加了一造秋玉米,每667m^2增加玉米产量325.6kg、增加产值505.82元,烟草、玉米每667m^2产值达2113.5元,农民每年每667m^2地收入1400-1500元,创新了新的粮经轮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双季玉米栽培模式、双季稻栽培模式、春玉米-晚稻栽培模式和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四种栽培模式对一亩田一年的粮食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四种栽培模式每亩田的粮食产量以双季玉米栽培模式为最高(每667m2产量1086.7kg),其次为春玉米—晚稻栽培模式(每667m2产量1063.9kg)、双季稻栽培模式(每667m2产量965.1kg)和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每667m2产量943.0kg)。经济效益以春玉米—晚稻栽培模式为最高(每667m2纯收入350.9元),其次为双季稻栽培模式(每667m2纯收入280.4元)、双季玉米栽培模式(每667m2纯收入265.4元)和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每667m2纯收入147.5元)。  相似文献   

11.
<正>大蒜、玉米一年两熟套作栽培,一般每亩产蒜薹750公斤、蒜头850公斤、玉米700公斤,每亩总产值3770元。栽培模式是:9月中下旬在宽3.6米的畦中种植18行大蒜,行距18.5厘米或25厘米(玉米套种行为25厘米),株距8厘米,每亩4万株。第二年5月上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收获蒜头。4月下旬5月初在蒜行内等行套种5行玉米,行距8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3300株。9月上旬收获。  相似文献   

12.
一、双6尺—“麦//玉//玉//苕//豆//豆//菜”模式 12尺(1尺=33.3cm,下同)开厢。小麦厢宽6尺,种小麦10行,规格6寸(1寸=3.33cm,下同)×3寸,亩植1.67万窝。预留行宽6尺,种胡豆2行,蔬菜4行。小麦收后栽红苕。大春季,预留行种4行春玉米,株距4寸,亩植5000株。在宽行春玉米窝侧种2行冬大豆。在红苕垄侧种夏玉米,亩植1000~2000株。  相似文献   

13.
8月份春玉米收获后,下茬可种植萝卜、大白菜、大头菜,也可适当栽培秋马铃薯,实现堵淡增收。秋马铃薯一般亩产量1000~1200公斤,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一、特征特性 1.承单22号.幼苗深绿色.拱土能力强.株高170厘米至190厘米之间。穗位60厘米左右。上部叶片宽大。果穗锥形,穗长13.5厘米左右,穗粗4厘米.穗行数14行至16行.百粒重30克左右.出籽率85.9%。半马齿型,籽粒黄色鲜亮。鲜食嫩甜可口.抗旱性强,适宜密植.一般水肥地每亩留苗4500株至5000株.牧区栽培.亩留苗密度可达10000株,秸秆产量高.是粮饲兼用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一穴多株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由裕民县吉也克乡2011年春季从河北引进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株行距40厘米×90厘米模式栽培,1穴3~4株,667米2株数6500株左右,通过加大行距,改善田间小气候,充分发挥玉米生产过程中通风采光效果,使其边行优势更加显著,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邮编:110034。电话:024-62416807)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玉33号”.前不久通过了国家审定。该品种在西北春玉米产区.从栽培出苗至成熟需134天。其株型半紧凑.株高303厘米.穗位高142厘米.成株叶片21~23片。果穗锥形.穗长21.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4.6克。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894.8公斤。  相似文献   

17.
滕州是"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65万亩,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形成了多种栽培模式,其中春季地膜栽培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面积10万亩左右,每亩纯收益6 100元。分析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分别介绍了春季地膜栽培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一、栽培模式畦宽2米,等行距种植4行春甘蓝,甘蓝行间套种3行春玉米,畦间种植2行夏玉米,秋季每畦种植4行大白菜或秋芹菜,株行距15厘米见方。二、茬口安排第1茬春甘蓝11月25日~12月初冷床播种育苗,12月25日~翌年1月初小弓棚分苗,2月底定植大田,4月下旬~月上旬收获。第2茬春玉米2月底在甘蓝定植时播种,6月上旬~7月收获鲜食玉米,玉米秸秆可做青贮饲料。第3茬夏玉米5月底~6月上旬在畦两边各播行,9月上、中旬收获。第4茬秋菜一般种植大白菜或秋芹菜,  相似文献   

19.
1玉米—天鹰椒间作1.1茬口安排。辣椒于4月上中旬育苗,6月中旬定植,9月下旬~10月上旬拉秧。1.2间作形式。2行玉米,4行辣椒。玉米大行距2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2700株;玉米行内种植4行辣椒,亩留苗4000双株。1.3防治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的防治重在防治蚜虫,随后用0.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13,(6):26
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选育而成,为大花单瓣、分蘖强的朱顶红品种,适宜全省花木产区种植。每亩产种球4600枚。花色玫瑰色,有白色条纹,大花单瓣,冠径19厘米,平均株高32厘米,花期4~5月。花葶中空,顶端着花2~6朵,花色淡雅。1.栽培方法3月种植,5~6月开花,种球露地越冬日平均温度低于5℃要用地膜覆盖;大棚栽培11月种植,4~5月开花。成球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籽球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按大、小分级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