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中国年生产与应用的杂交水稻种子高达20万t,占世界市场的95%以上,但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发展迟缓,出口国家与地区狭窄,种子出口量少,贸易额低,创汇能力不足。分析了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发挥我国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生产与技术优势,开拓杂交水稻国际市场,推动与扩大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帮助解决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的粮食短缺问题,提高巴基斯坦的稻谷产量和米质,湖南省农科院筛选了10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分别参加上述3国2001和2002年的全国水稻区试,其中GNY50和GNY53表现突出,GNY50通过了孟加拉旱季品种审定,GNY50和GNY53同时通过了印度尼西亚旱季品种审定和巴基斯坦品种审定。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在上述3国的栽培技术要点及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述了中国水稻和杂交水稻育种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提高制种产量所采取的不同技术策略。分析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构成的四大支柱,并针对制种产量构成特点,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策略与配套的化控调节技术路线。通过制种"五改",结合化控调节技术,夺取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的突破,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实现三系杂交稻大面积制种单产300 kg/667 m2、最高制种单产451.46 kg/667 m2的突破。介绍了现代杂交水稻规模化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东帝汶发展杂交水稻实现粮食自给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东帝汶水稻生产的现状和利弊因素,总结了中国杂交水稻组合在东帝汶的品比试验和示范种植结果,对东帝汶发展杂交水稻、实现粮食自给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主要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5.
赴越访问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赴越访问考察报告AreportonthevisittoVietNam李继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了了解越南的杂交水稻发展情况,加强杂交种子出口和与越方合作生产杂交种子,经湖南省科委和湖南省外事办公室批准,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组织的杂交水稻技术赴...  相似文献   

6.
中国通过近50 a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先后形成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一批具有生态优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制种规模与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尚存在制种组织管理模式欠规范、基地建设速度较慢、新技术推广迟缓,制种技术实施不及时、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确保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政企协调配合共同建设具有高标准农田与先进设施设备的专业化制种基地;严格实施种业企业基地准入制,完善制种经纪人资质管理;加强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加快推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进一步规范制种风险保险。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杂交水稻经历了由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阐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克超级杂交稻第3期育种目标、实施“种3产4”丰产工程和拓展杂交水稻国际化开发等新时期杂交水稻研发的重大目标,提出了以分子育种技术的运用、C4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杂交水稻产业化开发为突破口,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研究与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昕  李海林  罗斌  徐庆国 《作物研究》2009,23(5):306-309,313
总结回顾了中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指出了今后我国杂交水稻和水稻分子育种工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5,(5):1-4
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随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迅速发展,杂交水稻生产受到巨大冲击,种植面积减少,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分析认为,阻碍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杂交水稻原有的产量优势、种子价格优势和育秧技术优势正在消失或不复存在,杂交水稻的某些主要性状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种田大户需求变化对杂交水稻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通过培育超高异交结实率的不育系,筛选最佳制种基地和时段进行全程机械化制种,大幅度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和质量,把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降低50%;二是政府部门、种子企业和科技人员要各司其职,在推进作物生产方式转型的同时,着力解决杂交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断创新,高产优质杂交粳稻在新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概述了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杂交粳稻在育种及生产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杂交粳稻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以来,我国水稻审定品种数量快速增加,结构类型逐步优化;杂交稻制种面积波动明显,制种结构不断优化;种子市场价格稳步上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面积推广品种数量和面积双减,品种优质率明显提升;水稻种子出口贸易量窄幅波动,贸易金额稳步增长。但同时,我国水稻种业发展也面临育种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种子生产水平有待提高、杂交稻种子出口有待扩大等问题与挑战。从未来发展看,生物育种等新技术将加速发展,突破性新品种将加快推广应用,种子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杂交稻国际战略将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比里亚水稻生产、稻米供需状况及中国杂交水稻、在利比里亚的示范表现,提出了利比里亚发展杂交水稻、实现粮食自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琴 《中国稻米》2021,27(4):104-106
介绍了全球杂交水稻种植概况,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和成功经验,展望了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一是经营模式从种子贸易向育繁推海外本土化发展,二是增长方式从内生性发展向“内生+外延”发展转变,三是业务内核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分析了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杂交稻的"超感虫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高度感虫的中国杂交稻推广带来水稻害虫生态地位发生的变化.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上升为杂交稻上最突出的极易爆发成灾的重要害虫.20世纪70年代以前,白背飞虱只是水稻上的次要害虫,但80年代以来其种群大大增加.由于它从中国南部杂交稻种植区大范围迁飞,白背飞虱也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粳稻上的重要害虫.由于种植具有抗褐飞虱基因Bph1的杂交稻组合,褐飞虱种群曾得到暂时的控制.然而,抗虫性的杂交稻在中国中部和南部稻飞虱迁飞区推广以后,褐飞虱生物型发生了改变,对抗虫品种产生了适应性.1990年以后,以前表现抗虫的杂交稻变得高感褐飞虱.缺乏抗虫性主基因不是中国杂交稻对稻飞虱超感性的充分理由,杂交稻旺盛生长的杂种优势可能是稻飞虱生殖力提高的部分原因.中国杂交稻对稻飞虱的超感虫性是从不育系遗传而来的.因此,杂交稻抗虫性的提高有赖于不育系的改良.利用持久抗性和多抗性的IR品种如IR64作为恢复系是改善中国杂交稻的超感虫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杂交稻上二化螟和三化螟为害也有所增加.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是一种更有利的食料植物且耐虫性更强.进行水稻产量损失的估计,尤其是水稻本身对螟虫为害的补偿能力,以及螟虫和杂交稻之间的生态学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评价杂交稻对螟虫田间抗性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亮点及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稻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三系杂交、两系杂交及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概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四大亮点,同时分析了面临的四个难点,并阐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培养高级育种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援乍邦戈尔水稻分组示范基地,进行了7个中国水稻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试验筛选出的杂交水稻粤优938、II优58和常规水稻CR86品种组合适应乍得栽培,与当地品种相比有明显增产优势表现。  相似文献   

17.
制种程序复杂、种子成本偏高是制约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混播机械化制种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和阐述了一种利用雌性不育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方稻区的中稻生产是中国水稻生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回顾了中国南方稻区超级杂交中稻亲本选育、组合配制、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上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