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鸽六鞭原虫病是由火鸡六鞭原虫寄生在鸽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鸽传染性卡他性肠炎。该病在临床上以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症状,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除了鸽子以外,火鸡六鞭原虫也可感染火鸡、雉、鹌鹑、鹧鸪、孔雀等禽类。2013年5月,福州市仓山区一信鸽养殖场所饲养的200多羽信鸽出现了排水样稀粪症状的腹泻,病死率很高,经检查确诊为鸽六鞭原虫病,现将该病的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信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结构的鞭毛虫,呈梨形或椭圆形,长6~10!m,有4根鞭毛;主要侵害消化道上段,寄生于鸽的口腔、咽、食管、嗉囊,寄生部位出现黄色假膜。病鸽食欲差,精神不振,消瘦,生长发育缓慢。鸽毛滴虫病在鸽群中普遍存在,成鸽多为无明显症状的带虫者。受感染乳鸽症状明显,常可引起大批死亡。1发病情况某信鸽场养殖信鸽3500只,30~40日龄。2005年6月从全国各地鸽友手中收购,集中饲养,6月中旬一栋鸽舍鸽群中出现食欲差,口中有黄色假膜,有的口角也有菜花样黄色假膜,呼吸困难,排黄白绿色稀便,有个…  相似文献   

3.
信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它是一种单细胞结构的鞭毛虫,呈梨形或椭圆形,长6~10微米,有四根鞭毛;它主要侵害消化道上段,寄生于鸽的口腔、咽、食管、嗉囊,寄生部位出现黄色假膜。病鸽食欲差,精神不振,消瘦,生长发育缓慢。鸽毛滴虫病是世界性的、在鸽群中普遍存在,成年鸽多为“带虫者”无明显症状,已感染乳鸽,症状较明显,常可引起大批死亡。  (一)发病情况某信鸽场养殖信鸽3500只,30~40日龄。2003年3月从全国各地鸽友手中收购,集中饲养,3月中旬一栋鸽群中出现食欲差,口中有黄色假膜,有的口角也有菜花样黄色假膜,呼吸困难,排黄白…  相似文献   

4.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疾病。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结构的鞭毛虫,呈梨形或椭圆形,长6~10微米,有4根鞭毛。它主要侵害消化道上段,寄生于信鸽的口腔、咽、食管嗉囊,寄生部位出现黄色假膜。病鸽食欲差,精神不振,消瘦生长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5.
信鸽毛滴虫病又称口腔溃疡,是一种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传染性原虫病。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的鞭毛虫,其呈梨形或椭圆形,有4根鞭毛,主要侵害鸽的消化道上段,寄生于鸽的口腔、咽、食管、嗉囊。  相似文献   

6.
原虫病是由原生动物寄生于动物而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常寄生于动物的体腔、体液、组织和细胞内,可以致病或不致病,对肉鸽危害比较严重的主要有球虫病、毛滴虫病、六鞭原虫病和疟原虫病等。1鸽球虫病1.1主要特点鸽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一种疾病,鸽很易感染,尤其对幼鸽危害严重。其传播的主要途径为消化道感染,死亡率较高,可达15%以上。幼鸽发病时的特征性症状是,排褐色糊状稀粪,间或排血便,贫血症状明显。此外,表现为精神不振,采食下降,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日趋消瘦,很易死亡。病程在5~20天不等…  相似文献   

7.
信鸽毛滴虫病是一种传染性原虫病。毛滴虫主要寄生在信鸽上消化道,通常在温热潮湿的天气易发。因常发生于鸽的上消化道,尤其是咽喉部,患部形成易脱落、坚果大小、干酪样的黄白色沉着物和溃疡,  相似文献   

8.
毛滴虫病是由禽毛滴虫寄生于鸽、火鸡和鸡的上消化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原虫病.本病主要侵袭鸽,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坏死,严重者呼吸困难、衰竭死亡,给养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肉鸽发生毛滴虫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现将笔者对我区某鸽场组织滴虫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原与症状信鸽血液原虫病是由孢子纲、疟原虫科中鸽血变原虫入侵鸽红细胞内而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由于信鸽受染红细胞破裂,血变原虫裂殖子和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释入血流,引起信鸽全身不适反应。该病大多迁延数日可自行痊愈,少数幼鸽多次反复发作。病鸽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血红蛋白被转  相似文献   

11.
信鸽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又称为鹅口疮,各种年龄的鸽均可发病,但以雏鸽多发.其特征是上消化道黏膜坏死,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黄连青黛散配合西药治疗信鸽的念珠菌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长春市某信鸽饲养户饲养200只信鸽,其中雏鸽60只,青年鸽100只,成年鸽40只.2011年7月初,鸽群开始发病,先是在青年鸽群中鸽的喙角出现乳白色或黄白色的斑点,后逐渐呈干酪样的白膜,病鸽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2d后部分病鸽怕冷嗜睡,身体蜷缩,羽毛粗乱,陆续出现死亡.随后在成年鸽和雏鸽群中也相继发病.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抗菌药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1周内死亡21只.故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2.
肉鸽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青  王晶钰 《中国家禽》2004,26(24):45-45
组织滴虫病也叫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性原虫病。多发于火鸡和雏鸡,肉鸽发生组织滴虫病在陕西省还未见报道。随着养鸽业的发展,对于该病的防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鸽变形血原虫病是由鸽变形血原虫(Haemoproteus columbae)引起的一种血液原生史病。此原虫主要侵害家鸽和野鸽,也可感染火鸡、水禽、隼、猫头鹰和燕雀类。。生活史鸽变形血原虫的终末宿主主要是鸽,中间宿主是鸽虱蝇和嵘科双翅目昆虫,它以两种方式进行增殖:一种是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14.
<正> 隐孢属原虫为艾美尔亚目(Eimeriorina),隐孢科(Cryptosporidiidae),寄生在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类的消化道或呼吸道的上皮细胞的绒毛中,营原虫寄生生活。隐孢属原虫感染后,一般在临床上不显症状。但寄生在消化道时,对小牛、幼羊、人、恒河猴和火鸡,可见下痢。寄生在鸡和火鸡的呼吸道时,有呼吸器症状。  相似文献   

15.
鸽球虫是世界广泛分布的肠道单细胞寄生虫,几乎所有的信鸽都可被感染成为带虫者。不过只有少数的信鸽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鸽球虫主要寄生于信鸽的小肠上皮细胞内,主要症状为出血性下痢,典型症状是粪便  相似文献   

16.
某鸽场饲养信鸽100多羽,发现有几只幼鸽精神沉郁,少食,嗉囊充气,口腔有黄色、 干酪样附着物。用灭滴净治疗无效。 1 临床症状 病鸽生长发育不良,皮肤干燥而粗糙,触摸嗉囊肿大松弛,压之有气体及带酸味内容物 排出,打开口腔肉眼可见黄色干酪样假膜,喉头和腭裂有黄色结痂样附着物。 成年鸽症状较轻,有的自然康复。 2 病理剖检 对死亡鸽经剖检病变以嗉囊最明显,粘膜表面覆一层浅灰色物,嗉囊增厚,食道下段有 散在假膜斑块,腺胃肿胀,肌胃角膜难剥离,小肠呈卡他性炎,其他脏器未见异常变化。 3 诊断 取口腔、嗉囊、腺胃、小肠粘膜的病变部直接涂片、压片,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在口 腔、嗉囊组织的涂片中发现有革兰氏阳性菌丝。腺胃、肠内容物和口腔附着物等做触片镜 检,未见梨形、不断伸缩翻转的毛滴虫。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及 药物治疗结果,初步诊断为鸽念珠菌病(鹅口疮)。 4 防治 4.1 选用碘制剂消毒剂消毒鸽舍、地面及用具。 4.2 对发病鸽用棉试子蘸取稀释的碘酒或碘制剂消毒剂擦口腔及咽喉部附近的粘膜,轻轻 抹去病灶上的干酪样物。  相似文献   

17.
鸽毛滴虫病是由毛滴虫属的禽毛滴虫(Trichomonas gallinae)寄生于鸽消化道上段,引起口、咽、喉等器官黏膜出现溃疡黄色干酪样物质的一种原虫病,常见于温热带地区。脐部感染时,皮下形成肿块,  相似文献   

18.
信鸽新城疫病是由鸽副粘病毒型(又称鸽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给养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999年4月,昆明市某信鸽养殖场发生了一起以神经症状和排黄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信鸽新城疫。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昆明市某信鸽场有信鸽400余只,1999年4月,该群信鸽逐渐出现了排黄绿色或淡绿色稀粪等症状,在疾病的后期,还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神经症状。用多种抗生素,磺胺类药、氟哌酸和痢特灵等,均无明显效果。2 临床症状 病鸽食欲减少,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呈进行…  相似文献   

19.
群养火鸡暴发盲肠肝炎的快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鸡传染性盲肠肝炎又称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主要侵害火鸡盲肠和肝脏引起火鸡较高感染率、高死亡率的急性原虫病.以火鸡排土黄色或蛋黄色粪便、肝脏有多个内凹边凸的似圆形坏死灶、盲肠呈干酪样肠芯为主要特征.准确诊断,及早正确地用药可快速治愈病鸡.  相似文献   

20.
正组织滴虫病又名黑头病、盲肠肝炎、传染性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致病力强的毒株寄生于宿主盲肠、肝脏而引发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该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有纽扣状坏死灶。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鸡和雏火鸡,成鸡虽然也能感染,但病情轻微或多为隐性感染经过。1病原与流行病学组织滴虫是一种单细胞多形性虫体,寄生于盲肠腔内时,多为不规则形,有一根鞭毛,能做钟摆运动。寄生于组织细胞内时,呈近似圆形,无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