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田和繁殖田中发生极其普遍 ,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 ,近几年我场与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联合研究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现总结如下。1 发病规律1.1 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繁种特有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源以厚垣孢子越冬。越冬途径有两个 ,一是在种子内外潜伏 ;二是在土壤中越冬。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 ,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 ,主要以担孢子萌发侵染稻粒造成危害 ,萌发适温为2 6~ 32℃之间。担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也很高 ,相对湿度为 6 5%时不能萌发。随着…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有读者咨询玉米瘤黑粉病是不是种传病害?用药处理种子后仍有发病,这是什么原因?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土壤传播、局部侵染的病害,一般造成玉米减产20%~30%,严重时能导致绝收。该病病菌以冬孢子在田间土壤中、病残株上以及混在粪肥中越冬,成为来年主要初侵染源。越冬冬孢子在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二者经风雨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上,萌发并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经伤口侵入。菌丝在组织中生长发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艾 《种子世界》2005,(2):45-45
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的厚垣孢子在土壤种子上越冬,种子带病菌是侵染源之一,但以土壤表面菌源为主。当第2年水稻开花期,病菌萌发产生小孢子并随水、随风飘散,侵入水稻花器,病菌菌丝在谷粒颖花内蔓延,使米粒不成形,种子成熟后,部分病粒颖花随雨开裂,病菌粘到附近健粒上或落人土壤中越冬。此病在开花到乳熟期最易感病,  相似文献   

4.
1.1温水浸种用两份开水,一份冷水,温度在55℃左右,浸泡玉米种子8~12h,摊晒后播种,这种方法能加速种子吸水过程,还能杀死附着种子表面的黑粉病菌孢子。  相似文献   

5.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灰包",在新疆分布极广,是玉米制种田的主要病害之一.植株如果早期被侵染可引起果穗不实或植株死亡,大量爆发时可减产10%~40%.所以,对该病害不能不重视. 1 发生机理 1.1 病原:玉米瘤黑粉病菌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黑粉菌属.其冬孢子在26~34℃的最适温度下几个小时就可以萌发,再经过15~20 h就能长出具有4个细胞的担子,在担子顶端侧生4个担子孢子,担子孢子可以反复产生大量的次生担孢子,担子孢子或次生担孢子可以萌发产生侵染丝.  相似文献   

6.
芦雪红 《中国种业》2009,(12):71-72
对陇东玉米进行产量调查时发现部分玉米制种田和生产田玉米黑粉病危害相当严重.分析原因由于玉米间、混、复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地逐渐增多推广品种个别对黑粉病抗性较差,加之生长季前期(4、5、6月)高温干旱,后期(8、9月)阴雨连绵时间长。给病菌孢子生长创造了有利时机。重病地块发病率50%以上.一般地块发病3%~20%之间,发病趋势全膜覆盖地重于半膜覆盖地,阳山重于阴山,  相似文献   

7.
张定琪  马从云 《种子》1991,(4):44-45
稻粒黑粉病是发生在稻粒上的一种病害,常见谷壳中充满黑色粉末,直接影响稻谷的质量,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制种面积的扩大,在杂交稻制种中粒黑粉病占一定的比例,严重影响制种的产量与质量。制种的经济效益也受影响。为此,不少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稻粒黑粉病发生的机制和药  相似文献   

8.
侯格平 《种子科技》2006,24(1):51-52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病菌为病原的真菌性病害,分布极广。玉米早期被害后植株矮小,影响生长,重者形成空秆。雌雄穗被害后结实减少或全部变成黑粉,对产量影响很大。近几年来,由于亲本自交系来源广泛而复杂,生态型多样,黑粉病发生普遍。结合近年来防治经验,总结制种玉米黑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制种参考。  相似文献   

9.
克黑净防治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效果江西省上高县种子公司陈国梁铜鼓县良种公司吴德成,付仲礼,揭经伦稻粒黑粉病已成为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的主要病害,有效地防治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1993年我们引进浙农大研制生产的克黑净,...  相似文献   

10.
张丽玲 《中国种业》2011,(Z2):78-78
近年,我国部分玉米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生黑粉病,有的地区发病面积达数十万亩,如内蒙古的土右旗沿山区多种玉米品种发生黑粉病,发病面积达6667hm2左右,发病株率5%~15%,严重地块达到25%~45%,预计每667m2减产100~250kg,直接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灰包病、黑穗病,由玉米黑粉病菌浸染所致,是我国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分布较广,危害程度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播玉米区较夏播玉米区危害严重。该病除直接危害玉米果穗外,其他部位受害也会因病菌对养分的剥夺而导致果穗变小或空秆。  相似文献   

11.
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四川省涪陵地区种子公司冉红毅稻粒黑粉病是水稻制种的一大病害,严重影响了制种的稳产高产。在此结合我区情况谈谈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1清除病粒,减少病源。制种田采取水旱轮作。浸种前用10%的盐水选种,可淘汰90%以上病粒。然后用8...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防治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大文 《种子》1995,(1):55-56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20%三唑酮乳油3种处理对杂交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防治药效试验,通过结果分析比较表明,3种处理以20%三唑酮乳没防治效果最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次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不明显。从而为生产上防治杂交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杂交制种因稻粒黑粉病菌的侵染引起发病。一般病粒率达15%-20%,严重的达40%以上,严重地降低了杂交一代的产量和质量。1 发病原因1·1 许多研究表明: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在室外旱地和水田中能存活1年以上,室内保存3年后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以北疆地区制种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对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为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宿松县近4a来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与气温及降水量的关系表明(见表1),黑粉病的发生轻重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一年中不同抽穗扬花时段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即不育系抽穗扬花时期日平均气温在26℃以上,雨日天数少,降水量小,发病就轻;日平均气温23℃以下,雨日天数多,降水量大,发病愈重。  相似文献   

16.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不仅造成大幅度的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及其商品品质。铜仁地区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20多年历程是贵州省的主要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稻粒黑粉病的重发病区。多年的田间调查资料显示,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都在9.61%以上,严重的高达50%以上。平均每年因稻粒黑粉病损失的制种产量在2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这一病害,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黑粉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研究,初步搞清了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特点,并总结提出了其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通过2006-2007年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防效十分明显,治理区发病率控制5%以下。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或灰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由于近年来玉米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再加上农民对这两种病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8.
通过4a来对培矮64S制种实践,结合试验和田间调查,针对该不育系稻粒黑粉病的发病因子,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生产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基本上控制了稻粒黑粉病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从扬花到成熟期常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容易引发黑粉病和穗上发芽。芽谷率高的种子发芽率低,而且浸种催芽过程中易发酸发臭,影响整个种子的发芽。采用比重式精选机精选种子损耗率大,而且效果也不大理想。为此,我们尝试用盐水漂选技术。室内实...  相似文献   

20.
云杉球果锈病菌属长循环型锈菌。春孢子、性孢子寄生在云杉球果鳞片上;夏孢子,冬孢子寄生在李属的野樱桃叶上,以冬孢子和锈孢子分别在各自寄主上越冬。春孢子在10-25℃均能萌发,20℃萌发率最高;在相对湿度10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80%时停止萌发。春孢子萌发对营养具有选择性,在0.3%琼脂膜、PDA+野樱桃汁、野樱桃汁+葡萄糖+0.3%琼脂营养膜上均能萌发。为此,将四川西部云杉球果病菌鉴定为杉李盖痂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