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北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河北杨快速繁殖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适宜河北杨外植体建立和丛芽增殖的培养基为 2 / 3MS或 1/ 2MS+BA 0 .3~ 0 .5mg/L +NAA 0 .0 5mg/L ,在此培养基上芽增殖倍率为 5 4 1,可建立良好的快速繁殖体系。适宜芽生根的培养基为 1/ 2MS+IBA 0~ 0 .2mg/L ,生根率在 90 %左右。生根组培苗用“一步法”移栽 ,移栽成活率在 90 %以上。研究建立的技术可用于工厂化生产河北杨苗木。  相似文献   

2.
三倍体毛白杨是我国近年来培育出的一个毛白杨优良新品种,为提高其嫁接成活率,对嫁接育苗的关键技术如砧木品种、嫁接方法、嫁接时间等进行了筛选试验。试验表明,砧木品种以泰青杨为最好,嫁接时间应在8月5日至20日之间,嫁接方法采用带木质芽接、“T”字形芽接、方块形芽接均可。  相似文献   

3.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线莲植株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与继代增殖的较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mg/L+KT1.0mg/L,MS+6-BA1.0mg/L+NAA0.5mg/L;生根培养基以MS+IBA0.5mg/L+活性炭0.5g/L+香蕉泥20g/L为宜。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盆栽玫瑰海棠的叶片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用0.1%HgC l2对叶片表面灭菌10 m in的死亡率和感染率较低,接种于3/4 M S 6-BA 2.5 m g/L NAA 1.0 m g/L 琼脂7.8 g/L 蔗糖25g/L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新生芽,在3/4 M S 6-BA 1.0 m g/L NAA 0.2 m g/L 琼脂7.8 g/L 蔗糖25 g/L的培养基上,增殖系数可达6~8;在1/2M S KT 2.0 m g/L NAA 0.3 m g/L 琼脂7.8 g/L 蔗糖25 g/L的培养基上培养25 d左右,可形成6~9条粗壮的根和2.0~3.0 cm高的完整植株,试管小苗带培养基移栽到泥炭 泥沙 锯屑(1∶1∶1)的基质上,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适宜钻石玫瑰离体芽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0.50 mg/L NAA0.10~0.20 mg/L;适宜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1.00 mg/L NAA0.10~0.20 mg/L;适宜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0.10 mg/L,其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xP.bolleana)xP.tomentosa)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抗病相关PtDRG02基因的一个启动子区(包括其下游5’端非编码区序列),命名为Ptp01。以β-葡萄糖苷酸酶(舢)基因为报告基因,构建了PtDRG02基因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Ptp01/gus。以根癌农杆菌EHA105及LBA4404感受态细胞为受体,转化植物表达载体Ptp01/gus进行瞬时表达,并对启动子进行了功能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能够驱动gus报告基因在毛白杨叶片组织中表达,但表达强度弱于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  相似文献   

8.
菊芋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菊芋幼嫩枝条腋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进行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采用75%乙醇表面消毒20 s和0.1%HgCl2 6 min的处理方式较好;初代培养基为MS培养基,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1 mg/L较好;壮苗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08 mg/L最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生根率达92%.  相似文献   

9.
霍山石斛快繁技术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霍山石斛腋茅的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添加6-BA 2~5mg/L、NAA0.5~1.5mg/L、SU 20~30g、CH 0~0.5g/L,且随着增殖继代次数的增加,增殖倍数有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报道了苦丁茶组培中获取无菌材料的方法及组培增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取材季节和灭菌手段可以较易建立苦丁茶的初级培养。试验表明,用市售白砂糖和自来水配制的MS培养基并添加细胞分裂素6-BA1.0~4.0mg·L-1,即可让苦丁茶快速增殖,而生长素NAA对苦丁茶组培增殖没有促进效应。为加快繁殖速度并获取更多的可生根苗,较低的光照强度(l000lx左右)和较低的培养基硬度(0.2%琼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花梨木快速繁殖无菌苗,本试验以花梨木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愈伤组织形成、腋芽萌发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0.5 mg/LGA3最适合种子萌发;3.0 mg/L的BA与0.5mg/L的IAA的培养基为最佳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添加凋落物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氮、磷矿化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在30℃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的条件下研究杨树人工林的枯叶或枯枝、枯地被植物、杨树根系以及混合凋落物的添加对土壤氮和磷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培养42 d后,不同处理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呈现枯叶+土>枯地被植物+土>混合凋落物+土>根+土>枯枝+土>对照的趋势;(2)不同处理间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差异比较小;(3)各种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占总无机氮的78%以上;(4)在培养初期,除添加枯枝处理外,添加其他凋落物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和总无机氮含量明显下降,后期逐渐升高;(5)土壤无机氮、磷含量及其矿化速率与土壤和凋落物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给半夏组织培养和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半夏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措施以及不同浓度激素对诱导外植体一次性成苗的影响。结果显示,以75%乙醇消毒30 s,再用0.1%HgCl溶液消毒6 min的灭菌效果最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8 g/L+6-BA 1.0 mg/L+NAA 0.2 mg/L。  相似文献   

15.
黑莓压顶繁殖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确定了黑莓压顶繁殖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通过观测不同树龄繁殖母株新生枝条在不同压顶时期压顶芽生根及地下部幼苗生长发育的过程,了解和认识了黑莓压顶繁殖生长过程的基本特性,即:不同树龄母株对黑莓新生枝的自然生产量影响不大,而对生长量的影响较大,3年树龄母株比2年树龄母株更适合压顶繁殖;不同压顶时期对黑莓生根形成期、新生根及地下部幼苗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而对地下部幼苗形成期则影响不大,7月份压顶繁殖比8月份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筛选了两种能快速诱导甘草疯长型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5和MS7,用微波法提取甘草愈伤组织和野生甘草根中总黄酮。测定结果显示:三年生野生型胀果甘草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6.02%,培养3~4周的胀果甘草愈伤组织中总黄酮的含量约为1.1%。结果表明:组织培养生产黄酮在生产效率、工厂化生产、避免季节限制、保护野生甘草资源及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本研究可为从甘草中提取总黄酮提供一条可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外源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与滞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不同连作代数杨树人工林土壤样品,采用外源添加酚酸的方法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动态和滞留规律,探讨了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1)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可大致分为两个过程,即快速吸附阶段和慢吸附阶段,对羟基苯甲酸的快速吸附阶段大约在16h内完成,而苯甲酸约需24h。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率为58.78%,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为37.07%。(2)杨树人工林土壤对两种酚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量为2483.19μg/g,苯甲酸为1377.51μg/g,对羟基苯甲酸的吸附能力强于苯甲酸。(3)Langmuir动力学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是描述两种酚酸在土壤中吸附过程的最优模型。(4)酚酸滞留量检测结果表明,酚酸添加15d后,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4.3%~5.2%,而苯甲酸的残留率仅为1.3%~1.7%。两种酚酸在土壤中的滞留动态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对羟基苯甲酸的消除半衰期平均为4.24d,苯甲酸消除半衰期平均为2.61d,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滞留期长于苯甲酸。(5)两种酚酸的吸附与滞留行为与土壤有机质、金属离子、土壤质地等性质关系密切,微生物数量也是决定酚酸在土壤中滞留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三树种P-V曲线水分参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P-V技术研究了野外条件下海红、山杏和沙枣三个树种的水分参数(ψs^sat,ψs^tlp,ROWCtlp,RWCtlp和AWC)及其季节变化规律。探讨了树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树木各水分参数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气候条件,尤其是水分条件相关,并与树木长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而形成的物候节律有关。嫩枝生长阶段是树木抗旱性最弱的时期,随着干旱锻炼过程的进行及小枝木质化程度的提高,树木的抗旱性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