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明确不同来源菊芋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间的差异,为菊芋专用新品种的选育及菊芋功能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以菊芋种质资源圃中来自法国的14份、丹麦的11份和我国的4份菊芋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块茎的干物质及主要品质性状(可溶性糖、果聚糖、蛋白质、粗纤维、黄酮、淀粉含量),并进行了品质性状与颜色及干物质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不同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不同来源菊芋资源的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最大的为黄酮含量。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可知,前4个主成分(果聚糖、可溶性糖、蛋白质、黄酮)代表了菊芋品质多样性的86.073 1%的信息。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干物质与黄酮、果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颜色呈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聚糖含量与颜色也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粗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9份菊芋种质资源可划分为3个类群,并且3个类群种质含量最高的均为可溶性糖,其次为果聚糖。结合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果聚糖、可溶性糖含量是决定菊芋品质性状的两个主要因子。【结论】明确了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间营养成分的差异,并筛选出了特异的菊芋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以加工型大葱天光一本大葱和鲜食大葱章丘大梧桐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葱假茎紧实度差异及与形态指标、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光一本大葱和章丘大梧桐葱假茎紧实度和孔隙度分别为0.754、0.680 g/cm~3和2.96%、13.59%,二者差异显著,而二者肉质鳞片密度分别为0.794、0.787 g/cm~3,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2种基因型大葱假茎紧实度与假茎质量、假茎直径以及干物质率、肉质鳞茎密度、可溶性糖含量、总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假茎孔隙度、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国产加工型大葱改良或选择方向从结构上应注重减少假茎孔隙度,增加假茎直径和质量,从品质上应增加干物质率、肉质鳞茎密度和糖含量,同时兼顾氮代谢产物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薏苡种质的主要营养组分特征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薏苡品质评价是其加工和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建立合理的薏苡品质评价方法,发掘和筛选薏苡优异资源,为薏苡的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86份不同产地的薏苡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薏苡籽粒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主要营养组分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转化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薏苡的主要营养品质特征。【结果】86份薏苡种质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14种营养组分的变异系数在5.01%-116.90%;8种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为0.33%-2.47%,亮氨酸含量最高,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糯性种质35份,占所有种质的40.70%;34份种质的脂肪含量≥8%,8份种质的蛋白质含量≥20%,昌黎薏米、昌黎黑川谷的总氨基酸含量高。相关性分析发现,总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支链淀粉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与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和丝氨酸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必需氨基酸之间多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将14个营养品质指标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蛋白质、总氨基酸和5种氨基酸组分为第一主成分决定因子,蛋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组分为决定第二主成分的决定因子,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脂肪组分为第三主成分决定因子,总淀粉组分为第四主要决定因子。4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8.333%、16.571%、16.011%和6.146%,累积贡献率为87.061%,并根据各因子隶属函数值、权重的确定,以计算出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反映供试材料营养品质综合评价排名。主成分分析将关系复杂的营养成分指标简化为少数彼此独立综合因子,能够比较客观地对薏苡品质进行评价。【结论】薏苡营养组分变异类型丰富,必需氨基酸组分齐全,并存在糯性、高蛋白和高脂肪的种质变异类型,筛选出综合品质评价得分较高的10份种质:昌黎薏米、昌黎黑川谷、义县农家种、台湾花壳、贵州薏苡、安国五谷、辽宁本地薏苡、承德薏苡、盘县五谷和花甲六谷。  相似文献   

4.
以170份甜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可溶性糖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及蔗糖含量)和籽粒柔嫩度(果皮硬度、果皮脆性、果肉硬度及果肉紧实度),同时对这7个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食味品质性状指标均为正态分布。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果皮硬度和果肉硬度之间为极强相关,果皮硬度和果皮脆性之间为强相关,蔗糖含量和果肉紧实度之间为中度相关,均为极显著正相关。果皮硬度和果肉紧实度之间为中度相关,蔗糖含量与果皮脆性、果肉硬度和果肉紧实度之间为弱相关,均为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特性和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差异,测定了31份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采用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比较了茶多糖SOD活力。结果表明,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主要生化成分存在较强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平均变异系数为21.84%,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08,平均改良潜力为50.92%;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糖含量和酚氨比均呈正态分布;茶多酚含量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包含了5个生化指标81.08%的信息,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是5个生化性状的特征指标,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前5位的茶树种质为‘白牡丹’‘红海棠’‘向天梅’‘半天妖’和‘香石角’,可作为武夷山茶区优质乌龙茶品种选育和推广栽培的良好材料;基于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将31份茶树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13份种质茶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第Ⅱ类群8份种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第Ⅲ类群10份种质酚氨比...  相似文献   

6.
以4份诺丽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果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和pH等12个数量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就其品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诺丽种质的果实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丰富多样性。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4份材料的12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76%~41.61%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数量性状综合成为3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综合排序表明,yitc-N1、yitc-N2、yitc-N3、yitc-N4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00、-1.85、1.08和1.76,说明yitc-N4果实品质综合表现优良,其次是yitc-N3。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各地收集的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成熟脱粒后用近红外仪测定其蛋白质、淀粉、脂肪、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4个品质性状中,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0.22%,变异系数达23.39%;平均淀粉含量为70.49%,变异系数达3.86%;平均脂肪含量为5.91%,变异系数达15.06%;平均氨基酸含量为11.05%,变异系数达10.22%,说明所分析的102份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品质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其次是脂肪、氨基酸含量较丰富,淀粉含量的变化较小。对4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按类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共筛选出37个品质较优的地方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6.3%。在所研究的102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中,地方种质资源的脂肪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地方种质花里虎的脂肪含量达7.94%。地方资源品质性状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地方种质资源蕴含特定的优异品质遗传基因,可为下一步优异品质基因的挖掘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91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等多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种质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变幅为44.54%~61.17%;油酸含量变幅为29.75%~85.79%;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1.78%,最高为31.24%;总氨基酸含量平均为19.28%。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18个品质性状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蛋白质因子、不饱和脂肪酸因子、脯氨酸组氨酸负因子、苏氨酸负因子及粗脂肪因子,这5个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7.648%,可用于花生品质的综合评价。该结果可为新品种选育中的亲本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可为发掘特异材料或特异基因、开展相关的遗传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异位保存的57份野苹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6个数值型性状和27个果实描述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变异系数、分布频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6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63%~60.32%,平均值为31.84%,16个数值型性状中以果实纵径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描述型性状分布频率表明,野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外观评价优于果实内质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果实总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成分的总计贡献率达80.785%,其中第1主成分与叶片性状和果实总黄酮含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果实特性有关,第3主成分与果形因子有关,第4主成分与果梗性状有关,第5主成分与果实品质有关,第6主成分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有关,第7主成分与花的性状和果实品质有关;16个性状以聚类的分析方法,将供试材料聚为3类,其中Ⅰ、Ⅲ类群可以作为优良的选育品种,培育出优质及耐贮藏的苹果,第Ⅱ类群可以提供宝贵材料作为选育高黄酮含量的野...  相似文献   

10.
茄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茄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多元分析法,分析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结果表明,在对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中,花青素相对含量与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P含量与花青素相对含量和果色呈显著正相关;果形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2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简化为6个因子,分别是营养因子、熟性因子、形状因子、生长因子、单果质量因子、果肉色因子,其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0.654%。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累积的影响,以韭菜品种雪晶208为试材,测定其在土壤栽培、营养液栽培和基质栽培下农艺性状和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下韭菜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次关系,筛选出不同商品性状需求下韭菜的适宜栽培方式.结果表明:(1)在3种栽培方式下,营养液栽培更容易促...  相似文献   

12.
大葱品种间主要品质性状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大葱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个品质性状在不同材料间的差异性以及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这7个性状在不同材料间存在很大差异。遗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除与游离氨基酸外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外的4个性状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香辛油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出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岭南地区不同产区荔枝的营养品质特性及差异性,以海口、茂名、湛江、广州、惠州、汕尾6个荔枝主产区的8个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果重、可食率、Vc、还原糖、蔗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8项品质指标,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产区间荔枝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荔枝品种在单项品质指标上各有优劣,紫娘喜和糯米糍荔枝单果重和可食率分别最高,妃子笑荔枝Vc和还原糖含量最高,桂味荔枝蔗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不同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8项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妃子笑荔枝。不同产地相同品种的荔枝品质指标也存在差异。海口、湛江、茂名3个产区妃子笑荔枝单果重、Vc、还原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但海口妃子笑荔枝可食率、糖酸比均显著高于湛江妃子笑;广州桂味荔枝的可食率、Vc和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茂名桂味;在广州、惠州、汕尾3个产区糯米糍荔枝中,单果重、Vc、蔗糖含量最高的为惠州糯米糍。通过聚类分析将3个产区的荔枝分为了3类,每类所包括的荔枝均为相同的荔枝品种。研究结果将为荔枝鲜食品种的筛选及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夏黑葡萄果粒品质,并对其挥发物进行SPME-GC-MS分析。[方法]在长势良好的葡萄植株上采摘3~5个成熟果穗,测定粒重、出汁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酸度,另对其挥发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夏黑葡萄果粒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固性物及糖含量分别为0.47 mg/g、1.99μg/g、15.83%和15.33%,酸度为0.43%,糖酸比为36∶1,各项指标均优于维多利亚品种。GC-MS分析出夏黑葡萄挥发性物质有16种,其中含量较高的酸酯类物质可能是夏黑葡萄气味特征的主要构成成分。[结论]该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夏黑葡萄推广种植效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鲜食甜糯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培育的甜糯玉米为材料,在适宜鲜食期测定了籽粒中的可溶性总糖、粗蛋白、氨基酸、VE、VB1、VB2、Vc、钙、镁、铁、锰、铜、锌、硒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①粗蛋白与可溶性总糖、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蛋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②VB1、VB2、Vc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③钙、锰、铜与可溶性总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锌与粗蛋白呈显著正相关。④镁对可溶性总糖、粗蛋白、维生素VB1含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值。  相似文献   

17.
对11份辣椒品种(系)的生物学性状、商品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并对辣椒果实的单果重、果长、果肉厚和果形指数4个果实形态性状与6个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品质性状差异显著,同时淘汰70#、30#和12#品种;干物质、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辣椒素与果实形态性状呈负相关,而可溶性糖、辣椒红色素与果实形态性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紫肉甘薯主要块根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的变异,选用18个紫肉甘薯品系,在盐城和徐州2个试点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下紫甘薯块根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因型(G)、环境(E)和基因型×环境(G×E)互作对紫肉甘薯块根花青苷、干率、淀粉、蛋白质、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花青苷含量的E效应大于G和G×E互作效应,其他品质性状则表现为G×E互作效应较大.蛋白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徐州试点较高,租淀粉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在盐城试点较高.盐城和徐州两试点各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一致,均为:花青苷>还原糖>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其中花青苷含量变异系数徐州较高,其他性状变异系数盐城试点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糖分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花青苷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干率和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青苷含量和其他品质性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猪粪型有机肥对萝卜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可溶性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型有机肥能促进萝卜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可溶性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运输,提高萝卜产量,增加萝卜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萝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比较不同氮素水平下,甘草株高、根干质量、药用成分以及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含量,为甘草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增长量随之增大;甘草多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随之降低。供氮量为56 mg/L时,产量和氮肥的利用率最高,植株合成甘草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总量最大,有利于甘草后期的产量提高及药用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