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上槐 《畜禽业》2005,(10):16-17
随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养猪散养模式逐年减少,适度规模生猪生产模式逐年增多,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呈两者并举的发展态势。笔者在分析闽东适度规模生猪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要以扶持与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引导适度规模养猪生产的发展,保障生猪供给。着力实施良种保护、开发及品牌战略,加强闽台畜产品项目对接,通过多渠道构筑企业发展平台,以促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规模养猪环境污染与综合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兵  王熙 《畜禽业》2005,(8):61-62
我市是养猪大市,常年生猪饲养量100万头左右,出栏600多万头,居全省各市首位,其中规模养猪约占整个饲养量的60%以上,由于规模养猪的发展,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了生猪生产的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我市生猪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和良  金俭  林兆京 《畜禽业》2004,(10):64-65
养猪生产在南平市畜牧业生产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猪的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南平市畜牧业的发展和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南平市规模养猪年出栏生猪占全市的25.5%。可以说规模养猪是南平市养猪业的发展主流。现将南平市规模化养猪业的现状和发展思路浅析如下。1南  相似文献   

4.
随着重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规模养猪快速发展,因生产发展带来的盲目使用兽药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兽药残留的发生。兽药残留作为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不仅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病源微生物耐药性增强,影响养殖业发展,而且可以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为此,规模养猪场业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西昌市生猪养殖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素英 《畜禽业》2012,(11):44-45
<正>近年来,生猪生产经常出现大波动,时而出现高峰期,时而出现低谷期,养殖场(户)和市场专家都难以预测生猪市场动态,低谷期的明显表现是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生猪饲养成本高,散养农户养猪亏损严重,纷纷宰杀母猪,不养猪。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开展多种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抵御市场的风险。通过调查,深切感受到,做大做强我市生猪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从而提升我市整体养猪水平,提高生猪养殖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养猪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规模化养猪是在猪场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获取最大的利润,规模化养猪的本质是工作化生猪生产,这就要求经营者不仅要具备养猪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现代管理知识,进行科学管理。1养猪行业的特点养猪业是一个完全市场竞争的行业,有大量养猪场,规模不等,小到  相似文献   

7.
黄学康 《畜禽业》2011,(3):22-24
在现行规模养猪生产中,由于部分规模猪场生产经营者缺乏全面的科学养猪知识,往往违背生猪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了的环境条件和正常的生理要求,片面追求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由此而引起应激常导致生产力降低、繁殖力下降、产品质量变差、免疫力减弱,使养猪生产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预测可能出现的应激因素及其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对改善饲养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和减少应激对养猪生产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4)
介绍了目前我国养猪生产中常见的几种生产工艺,阐述了"两点式"生产工艺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应用的优势,提出适度规模的"两点式"更有利于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养猪与环保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炯光 《畜禽业》2006,(19):45-46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养猪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生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开始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为此我们对湘潭市发展养猪与环保问题进行了调研。1养猪对环境的影响这次我们对湘潭市较边远山区、中郊丘陵区、近郊平原区3个类型的年人均出栏生猪10头以上、5~10头、5头以下等3种不同养猪规模的18个村的猪粪利用方式与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表1)。生猪的排泄物是养猪生产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一般1头育肥猪从出生到出栏,排粪量约850~1100kg,排尿量约1200~1300kg。生猪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微生物、药物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四川农村养猪生产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四川是一个养猪大省,养猪业历来在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四川养猪生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据统计,四川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面达43.6%,尽管专业化、集约化养猪在不断发展,但农村以散养方式养猪仍然还占据主流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年初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养猪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为促进生猪平稳发展,近期中央将安排多达50多个亿的资金扶持养猪业。其中包括继续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  相似文献   

12.
张清才 《畜禽业》2009,(11):54-55
发展规模养猪是我国现阶段养猪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猪场建设是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基石。猪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规模养殖的成败、效益的高低。舒适的猪场,能够使优良的品种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状,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若猪场的选址不科学、布局、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是无法为现代猪提供所需的环境,更无法发挥其生长潜能和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嘉善县地处沪杭线与杭申公路中段.改革开放以后.养猪行业从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率先步入市场经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生猪品种结构与养殖方式在不断变化与创新.九十年代规模养猪兴起.推动了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新世纪后。养猪业从风云变幻中稳步前进。养猪是我县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田茂源 《畜禽业》2005,(12):42-43
近几年,随着养殖优惠政策的扶持和科技的推广及饲料市场的繁荣,农村养猪热潮高涨,发展了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小区,产生了一大批养猪专业户,带动了广大农村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养猪业已发展成为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要产业。但是,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而影响生猪生产的诸多问题已越来越突出,甚至严重地制约了当前农村养猪业的稳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生猪生产,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保障农民养殖收入。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对养殖业投入的支撑,规模养猪快速发展,因此而来的生猪疫病防控已成为影响规模养猪增产、增收、增效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和探讨规模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规模猪场防疫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规模养猪发展,提高规模养猪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养猪大国,怎样让养猪生产快又好的发展,其中控制寄生虫对生猪的感染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之一,并且还能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预防人畜寄生虫病的交叉感染。动物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给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死亡。调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养猪生产由农户散养向集约化养猪时间不长,养猪者缺乏必要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及资金,使其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对寄生虫病的预防、治疗认识及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生猪重复交叉感染,影响了养猪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何珍荣 《畜禽业》2010,(5):43-44
<正>近年来,由于生猪市场看好以及养殖观念的转变,养猪业已逐步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的养猪生产向着专业化养猪发展。但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防疫观念差,加之规模扩大而忽视了环境污染。所以,猪病流行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新近发生的传染病,危害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05,(12):31
《畜禽业 南方养猪》以我国南方生猪生产省养猪业集约化、工厂化养猪场与相关行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适度规模养猪农户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促进南方养猪业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报道国内外养猪科学新进展、新成果,推广生产新技术,宣传国家有关新政策,探讨我国南方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新途径,交流各地新经验,反映发展中的新问题与解决新对策,传递科研、生产、市场新信息。  相似文献   

19.
唐家 《畜禽业》2013,(5):61-62
<正>一般将年出栏肥猪49头以下的称为散户养猪;年出栏肥猪50~499头的称为专业户养猪;年出栏肥猪500头以上的称为规模场养猪。又将年出栏商品肉猪500~3000头的称为小型规模猪场;年出栏商品肉猪3001~9999头的称为中型规模猪场;年出栏商品肉猪10000头以上的称为大型规模猪场。生猪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方向。笔者就影响丘区生猪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胡勇  李兴洪 《畜禽业》2012,(9):43-44
<正>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我国存栏的生猪数量占世界1/2强。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方式的不断变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成为发展的方向,但随之而来的是生猪养猪污染的巨大压力不断显现。规模猪场污染治理正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