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1988-2018年气象资料和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对河北省苹果种植适宜区气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热量、水分、光照等气象条件对苹果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各个苹果主要种植县的气象条件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州2001-2012年共12a小麦赤霉病发生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影响湖州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因子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考虑前期气象条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用本地气象台发布的未来10d天气预报结论,结合前期天气实况,对未来10d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等级进行预报。预报模型紧密联系预报产品特点和预报服务实际,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笔者利用2003—2007年南通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和南通市农业局的冬小麦试验资料,分析了南通市近四年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气象条件,采用综合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南通市气象变化特点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通地区这四年的气象条件较有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州2001-2012年共12a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影响湖州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气象因子气温、降水、风速、湿度、日照等,考虑前期气象条件和虫源数,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用本地气象台发布的未来10d天气预报结论,结合前期天气实况和当前虫源数,对未来10d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气象条件等级进行预报。预报模型紧密联系预报产品特点和预报服务实际,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娄底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 ~2010年早稻空秕率、发育期气象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幼穗开始分化到乳熟期内光、温、水等气象条件与空壳、秕粒、空秕率(空壳+秕粒)逐时段进行了相关分析,从中寻找影响早稻空秕率的气象因子,然后采用Excel软件建立了早稻空秕率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并探讨了早稻空秕率防御措施.结果表明,气象条件是影响早稻空秕率的重要环境因子;幼穗发育期,温度与空秕率呈正相关,降水与空秕率呈负相关;抽穗开花期、灌浆期,温度与空秕率呈负相关,降水与空秕率呈正相关;由各发育期相关显著的因子建立的早稻空秕率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回代模拟效果比较显著,对2011、2012、2013年早稻空秕率的试测效果也可以.在分析气象条件对早稻空秕率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加强预测,提高防御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的主动性,变临时应对为主动防御.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1~(-2)010年气象资料和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对咸阳马栏红苹果种植适宜区气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在分析总结主要气候特征、不利气候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御气象灾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涪陵区关键气候因子变化对柑橘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涪陵2005~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种植面积、产量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柑橘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涪陵区近11 a的柑橘面积、总产量呈增加趋势,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近11 a与产量显著性相关的气象因子,分析得出12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9月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8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11月降水量与之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涪陵20052015年的气象资料和柑橘种植面积、产量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柑橘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涪陵区近11 a的柑橘面积、总产量呈增加趋势,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近11 a与产量显著性相关的气象因子,分析得出12月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9月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8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11月降水量与之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合肥市国家观测站2017年度气象资料,分析合肥市2017年度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基本农业气象条件,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农业的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和连阴雨.通过对夏收和秋收作物的农业气象生长条件判断,2017年合肥农业气象条件总体上弊略大于利.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东营市国家气象观测站2006年6月~2008年6月2 a的酸雨pH值测量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东营市酸雨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酸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天气实况、天气过程影响、天气形势等角度针对2018年3月14—15日出现在瓜州县的一次大风扬沙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冷锋、蒙古气旋是此次大风扬沙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大风沙尘天气的形成与冷空气活动有关,其影响区域和影响程度与冷空气强弱和移动路径有直接关系;大风沙尘前后气压场、风场等地面气象要素均有明显的变化特征;风速的急速增大为起沙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
河北南部空气污染气象扩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北南部城市邯郸气象站2013~2015年连续3年的气象数据并结合数值模拟对该市空气污染气象扩散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年最多风向为南风,频率为19.39%,在全年各季节中,春季、夏季以南风最多;秋季、冬季以北风最多,风条件因季节不同扩散条件有所不同;该市区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气压1 009 h Pa,年平均相对湿度61%。年平均降水量501 mm,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6~9月,这段时间降水对空气污染物的稀释、清除较为有利;冬季降水量小,平均相对湿度较大,为雾霾多发季节,不利于空气污染的稀释扩散;春季干燥多风,对空气污染物的水平扩散较为有利。从2013~2015年探空资料分析表明,春季(3~5月)垂直气象扩散条件为全年最好,夏、秋、冬季垂直扩散能力相对较差;逆温厚度1月最大,垂直扩散条件最为不利,6月最小,垂直扩散条件为全年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07国道两侧环境空气中NO2浓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得出NO2浓度分布与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与车流量呈负相关关系,绿化带对NO2有吸收、隔挡作用,而且在一定风速段内其吸收净化作用随风速的加大而有所降低。在没有绿化带的地段,NO2浓度分布随风速加大而降低;有了绿化带的吸收、隔挡作用,当风速变化在0~2.5m/s时,绿化带内区域NO2浓度分布随风速加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市春季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保部门互联网公布的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3-5月)空气质量指数,及气象部门同步观测的有关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呼和浩特市春季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15.
韩帅 《北京农业》2011,(3):175-176
通过对内蒙古西北地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年平均风速的考证,应用气象基本观测资料,发现此地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利用风力发电将是未来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和商业发展前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3~2014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指数和气象要素因子,分析了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分布特征以及气象要素因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天气占全年的4%;近10年(2005~2014年)武汉市PM10、SO2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首要污染物以细颗粒物为主。武汉市空气质量变化与气温、低云量、平均风速、降水量等气象因子相关性最好,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选用与空气质量指数相关性较好的气象因子制作逐日空气质量指数多元回归预测方程,可结合气象预报产品及时制作空气质量预报。  相似文献   

17.
董艳  周世新  孙冰  王丽  张大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55-15156
利用1957~2006年盘锦湿地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的监测资料及农业气象、生态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对盘锦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盘锦湿地气候因子呈现出气温上升、降水日数减少、日照时数减少、平均风速减小和平均相对湿度减小等变化特征。而与气候密切相关的盘锦湿地生态环境也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响应,具体表现为植物生长期改变、病虫害增加、动植物物候期改变、海平面上升等。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植物生态生理模型(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数理模型)的过程中,气温、太阳辐射、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日变化及瞬时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根据常规台站的日常观测资料,建立了气温、太阳辐射、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日变化的数理模型。并应用实测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1)描述气温日变化的正弦-指数模型通常其模拟结果不甚理想,但通过引用最高温度的时间延迟参数及惯性系数,可增加模拟结果的准确性。(2)根据日平均风速资料,应用两条正弦曲线模型可模拟的日变化及瞬时值,并可根据具体地点,确定日最小风速及两条正弦曲线的起至时间。(3)根据测量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值以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值等,可准确地模拟太阳辐射的日变化;(2)根据日平均风速资料,应用两条正弦曲线模型可模拟的日变化及瞬时值,并可根据具体地点,确定日最小风速及两条正弦曲线的起至时间.(3)根据测量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值以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值等,可准确地模拟太阳辐射的日变化;(4)根据露点温度和气温常规资料可准确模拟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如果区域参数已知或被正常估计,上述方法可得到较为理想的气象要素日变化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大雾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动力热力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贺玲  李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87-990,100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河北省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槽脊浅薄,低空风速小,空气湿度大,冷空气活动不明显,是大雾日偏多年的气候背景特征;大雾发生过程中高空、地面的气象环流形势均较弱,地面维持较长时间的低风速、高湿度、温度变化平稳,大气层结稳定;冷锋带来的偏北大风是大雾消散的动力因子;中低空存在的下沉气流与近地层逆温的出现有利于大雾的维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德平  齐颖  甘露林  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34-8036
利用近3年长春市环境监测资料与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春市主要污染物PM10的季节演变特征,并对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能见度、平均风速和气压6个气象要素的统计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PM10年均浓度没有明显起伏,均在0.097~0.100mg/m^3;PM10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采暖期最高,春季沙尘期次之,夏季降雨期最低;3年中PM10污染以II级为主,占87.7%;PM10污染较重的当天,往往会伴随出现雾、烟幕、大风、沙尘等天气现象;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能见度和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