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字     
正湖北省林下经济规模连续3年增幅超15%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厅获悉,近年来,湖北省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连续3年规模和产值增长幅度均超过15%。2017年,全省林下经济面积达1200万亩,产值达243亿元,带动林农增收23.7亿元。目前,省林业厅已出台相关方案,争取通过2年至3年努力,支持相关县市实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占可经营林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林下经济产值年增长率实现20%以上,建成年产值500万元(或经营面积10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以上。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9日至10日,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在南宁召开。这足以说明,近几年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广西是全国第一个制定林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省区。在这个规划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未来5年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目标。首先,林下经济产业综合效益将大幅度提高。到2015年,全区新增林下经济面积242.35万公顷(5000万亩),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即平均每亩年产值1000元。  相似文献   

3.
调查报告显示,历经10年的发展,德宏州兜唇石斛人工栽培面积达199 hm2,投产197.7 hm2,鲜条年产量1 666.1 t,年产值达8330.5万元,平均产值42.15万元/hm2;有72家石斛种植加工企业,44家石斛协会和专业发展合作社,辐射带动821户种植发展兜唇石斛,吸收了1 000余人的富余劳动力就业;种植均为集约化种植模式;产品主要为石斛鲜品,经连续2年质量安全监测,鲜品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报告还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野生资源保护,种质混杂,规模化、标准化,集资渠道,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钊 《云南林业》2014,(6):26-27
2013年,普洱市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66.3亿元,累计发展林下药材、蔬菜种植11.2万亩,林下养殖动物353.5万头(只),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224个,41户企业参与林下种植,林下经济涉及农户18余万户,从业人员30万余人,林下经济已初步发展成为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5.
覃波 《广西林业》2010,(7):22-23
<正>岑溪市积极采取统筹规划、政策扶持、龙企带动的办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发展林下经济20多万亩,遍及14个镇244个村,品类涉及食用菌、禽畜、蔬菜、药材等,年产值达16.5亿元,实现了农民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石家庄市相继实施了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环城绿化、环省会经济林等重点绿化工程,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8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6%。为有效保护造林成果,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石家庄市建立了以林木资源保护为主,林下种养业协同发展、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林下经济体系,显著提高了林业综合效益。一、石家庄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石家庄市林下经济种养面积达17.7万亩,年产值5.5亿元;林下景观利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省淳安县以集体林制度改革为契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和空间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游憩等立体经营的林下生态经济,向山林要效益,有力推动了林业的强劲增长。目前,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63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57.3亿元,带动农户5万多户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峰 《中国林业》2012,(20):33-33
山东省新泰市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有林地而积109.8万亩,林木覆盖率37.6%。近年来,围绕巩固和发展林改成果,新泰市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鼓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地综合经济效益快速增长,林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曾强。截至目前,该市林下种植而积达到8.5万亩,林下养殖面积达到2.1万亩,森林旅游开发而积12.3万亩,带动劳动力就业7000余人,年收入达到2.3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充分利用现有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逐步将林下经济培育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金矿"。据统计,作为镇江城市山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润州区现有林地4万亩,2013年底全区林下经济发展面积已达到1500余亩,产值达到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孙勇 《国土绿化》2007,(6):28-28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花木协会成立8年以来,发展会员220户,带动花木从业人员1.2万余人,花木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经营品种在650个以上,年产值近2亿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曾发布《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达到了兴林富民的目的。引导林农科学利用林下土地,延伸林下产业链。通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用轮种、套种、间种等传统技术,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林地的永续利用和森林多功能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余仁和 《中国林业》2014,(14):24-25
全县生产专业合作社57个,18家林下经济发展企业,2013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达2.3亿多元,带动了1万多户就业或致富。这是湖南省汉寿县关于林下经济的一组数字。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已达6000万亩,主要产品年产量达700万吨,全年实现产值700亿元。其中林下种植创益是最高的,占到了2/3以上,但仍存在着发展机制差、规模小、布局分散、技术薄弱、种植种类选择不当、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通讯员李艳)北京市大兴区统筹协调推进林果产业全面发展,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据了解,经济林年均提供干鲜果品8万吨,年产值4亿元;花卉种植面积4100亩,销售额10453万元,出口额90万美元;林下经济年产值2000余万元;森林旅游休闲人数和收入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普洱市发展林下经济,通过林下种植、养殖、森林景观旅游等复合型经营方式,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提升林地综合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林与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普洱市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30.13万hm2,通过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禽、林畜、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采集等模式,2014年实现林下综合产值75.3亿元,占全市林业产值的44.3%,已成为普洱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林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分析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市场流通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湖南林业》2013,(7):48
近年来,湘西州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的优势,加快推进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全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中药材成为林下种植的主体。各县市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特色格局。泸溪县以晓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陵阳光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林下套种马比木、迷迭香666.7公顷,带动农户1000多户;龙山县以龙山现代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在林下栽培金银花1333.3公顷,年产值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樟树市紧扣江西省中医药强省战略和“中国药都”振兴工程的部署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机制,通过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驱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77万亩,其中森林药材11.6万亩,拥有万亩基地1个、千亩基地44个、百亩基地178个、种苗基地6个,种植面积居江西省各县市首位,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百亿元,受益农户2.86万户,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  相似文献   

18.
花卉产业在我国种植业领域中是一个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产业,同样是以1/15hm2地计算,种水稻1年的收益约为1500元,种蔬菜的收益约为4000元,种果树的收益可达6000元,而种花卉的收益则至少在10000元以上.据广州陈村镇农办的资料显示,种植鲜切花、绿化苗木的每hm2年产值为22.5万元至30万元,生产盆景、兰花、观叶植物的每hm2年产值高达90万元至150万元.以上还只是国内的情况,目前国外的一些花卉强国,花卉的单位面积产值达到中国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遂川县紧紧抓住林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全力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将花卉苗木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推进,实现了兴林富民,促进了林农增收。目前,全县现有花卉苗木基地17个,基地经营面积2000亩,花木种苗种植大户60个(户),苗木种类100多个,珍贵花木种苗1500多万株,年产值35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淅川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共完成退耕地还林面积4933.33hm2.其中营造生态林4781.33hm2。商品林152hm2。2010年用材树杨树活立木蓄积量已达到12,45万种,年销售收入可达8000万元;经济林年产各类干鲜果1740万kg.销售收入6960万元。取得了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由于退耕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