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集稻麦收获开沟埋草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式作业机械,该机采用联合作业方式,一次作业可完成联合收获、开沟、埋草等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传动合理、工作可靠、开沟作业质量稳定,梯形沟上、下口宽分别约为220mm和160mm,平均深度为193mm,满足农艺埋草、排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设计了一种集稻麦收获开沟埋草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式作业机械,该机采用联合作业方式,一次作业可完成联合收获、开沟、埋草等作业.田闻试验表明,该机传动合理、工作可靠、开沟作业质量稳定,梯形沟上、下口宽分别约为220 mm和160 mm,平均深度为193 mm,满足农艺埋草、排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最近,南京农业大学和宇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研制了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  相似文献   

4.
新型开沟填草一体机实现作物的收割、排草导草和开沟填草等工序,从分土导流板装置、清沟铲、开沟刀组件等关键装置方面做了优化设计,使得开沟填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棉花苗期中耕追肥作业多使用双翼通用铲与靴式施肥开沟器配合的配置,该配置形式在作业中存在如下缺点:1.开沟器通过性能差,易缠草,缠膜,壅土埋苗.2.在连茬棉田作业还易将埋于土壤表层的棉秆拉出,引起拉苗、伤苗.3.施肥开沟器距苗带远(20cm以上),开沟深度浅(5cm左右),肥料易在导肥管中堵塞,追肥作业质量差.4.中耕追肥作业班次效率低.为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棉田中耕追肥作业质量和效率,我们将中耕追肥采用双翼通用铲与单圆盘式施肥开沟器配合的配置.开沟器用直径400mm的球面圆盘改制,圆盘中心镶嵌205轴承两套,与开沟器轴相接.开沟器轴与开沟器柄用固定卡联接,可调整开沟器与苗带的距离.开沟器柄用直径22mm的圆钢制成,用横梁固定卡与横梁联接,可调整圆盘转  相似文献   

6.
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种类较多,但性能与实际生产要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出适应作物单一、通过性能差、破茬能力弱、对地表破坏率较大、调节困难、使用可靠性及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为推广保护性耕作,实施有效免耕播种,以研究开沟器适应性为主题,在不同地表田间对北方地区使用的免耕播种机开沟器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研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实施免耕播种作业时,开沟器必须有较强的破茬和清草能力,需配备切草与清草装置。单纯依靠增加机具的重量来加强开沟器的入土能力,其适应性较差。通过实验可知,采用动力型平面条旋开沟器性能可靠,实现了在土壤硬度较高、含水率较低、土壤板结严重、秸秆覆盖条件下进行免耕开沟作业,其适应性可靠,可以满足免耕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该机由天津市静海县兴盛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适用于果园开沟施肥、葡萄埋藤越冬或园林圃育苗、移栽,城镇用于铺设管线、电缆等。该机的最大特点是区别于常规链式开沟机受制于配套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而拥  相似文献   

8.
开沟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小型作业机具.针对现有开沟机具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开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根据开沟装置的结构特点,对其关键工作部件进行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以改进开沟机的性能,提高作业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1K-17链式开沟机由天津市静海县兴盛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是经过改进后推出的新产品。该机与12.5kW以上小四轮拖拉机配装使用,广泛适用于果园开沟施肥,种植山药、药材等深根作物,又可用于葡萄埋藤越冬和园林苗圃育苗、移栽,城镇铺设管线、电缆等。  相似文献   

10.
适宜稻板田油菜免耕移栽的开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俊  吴崇友  袁文胜  汤庆 《农机化研究》2015,(12):156-159,171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黏重土壤条件下免耕移栽机机具配重小、开沟松土阻力大及开沟器易缠草等问题,设计了波纹圆盘开沟器。开沟器采用波纹圆盘设计,通过螺栓调节开沟深度,有效解决了入土难问题。运用Pro/E构建了波纹圆盘开沟器的三维模型,通过力学性能分析了影响开沟器开沟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开展了基于ANSYS/LS-DYNA的开沟器切削土壤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开沟模型三向应力和应变云图,并计算出开沟器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开沟沟深为70~80mm、沟宽为62mm,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1.
仿生式开沟机设计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机器开挖土壤沟渠的效率,仿照人工开沟方式设计了一种仿生式开沟机。介绍了仿生式开沟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开沟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基本运动参数的求法,为开沟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中分析了现有植棉模式及配套播种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膜覆盖沟型温室植棉模式和播种机。介绍了这种模式的特点和播种机的结构、工作效果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真空预压工程中水平位移理论研究和现场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引入了应力释放沟。结合实际工程中设置应力释放沟情况下加固区外水平位移和附加沉降的测试,认为水平位移影响范围在加固区外27.5m以内,附加沉降的影响范围至少在加固区外27.5m。通过一般加固区外,打设水泥搅拌桩以及设置应力释放沟三种边界情况下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设置应力释放沟可以大大减少加固区外的水平位移和附加沉降,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从而减小了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播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的农作物小区试验开沟器主要包括开沟和划行装置,并对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该机具可较传统人工开沟提高功效4~6倍,并克服了已有进口机具试验开沟播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3年10余种作物应用效果良好,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低,且灵活轻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壤水分的播深调整技术,需要对播种沟土壤水分进行测量,以便根据落种点处的土壤水分信息进行播种调节,改变播种策略。本文设计了一种可见光近红外(Visible and near-infrared,VIS NIR)式土壤水分传感器。使用高分辨率光谱仪采集不同水分梯度的土壤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进行建模分析,并结合多种数据降维方法进行变量筛选,得出不同土壤含水率的敏感波段分别在410、540、780、970 nm附近;通过对这4种波长进行组合建模分析,选择得出预测最优的VIS和NIR波长组合为410 nm和970 nm。采用这两种波长设计传感器,并进行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当传感器与被测土壤表面距离d较近时(0~3 mm),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最好;当d为0~3 mm、土壤质量含水率处于0.69%~28.45%时,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决定系数R2达到0.81,均方根误差(RMSE)为2.90%;当土壤质量含水率处于0.69%~22%时,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R 2提高至0.93,此时均方根误差降低为1.72%。通过析因试验得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温度与光照强度对传感器正常工作没有明显影响。土槽试验表明,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R2为0.82,RMSE为1.23%,满足玉米等作物播种环节土壤水分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沟渠土方量计算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准确快速地计算沟渠土方量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了利用平均断面法结合办公处理软件EXCEL计算沟渠土方量,并以2006年国家投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具体案例进行了计算,为土地整理中沟渠土方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油菜直播机开沟犁体曲面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小油菜直播机开畦沟系统牵引阻力并分析机组不同作业速度对牵引阻力影响的规律,开展了开畦沟犁体曲面参数与作业速度的试验研究。建立了EDEM离散元土壤仿真模型,以犁体牵引阻力为试验指标分别开展以铧刃起土角、导曲线开度、直元线起始角、直元线最大角及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的试验;构建了犁体曲面优化模型,并开展了犁体曲面的3D打印及试制加工。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牵引阻力随铧刃起土角增大而减小,分别随导曲线开度、直元线起始角、直元线最大角增大而增大,随作业速度的增大而急剧增大,作业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牵引阻力及功耗分别为前者的1.98倍及3.97倍;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当犁体在一定工作参数条件下,铧刃起土角为15°,导曲线开度为190 mm,直元线起始角为35°,直元线最大角为40°时,犁体牵引阻力最小为241.11 N,比优化前减少11.26%。为考察优化犁体实际田间作业效果,对犁体进行3D打印及试制加工并与原有犁体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犁体作业的畦沟沟底大块土垡少,残留土壤质量减少62.87%,沟底干净,T型沟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沟式栽培的全封闭温室降温方法与作物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温相对恒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在全封闭温室内采用沟式栽培法,根据蒸腾量进行补充灌溉,营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条件,研究不同沟深栽培条件下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差异及其对小白菜蒸腾速率、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0.7 m和0.9 m深度处理的温度较温室内对照CKi有明显的降低,最大温差大于20℃;光照强度随着沟深的增加而减弱,但0.9 m深度处理的光照强度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空气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在25%~75%之间,适宜植株生长;水分生产率的大小在各处理中表现为0.9 m0.7 m0.5 m0.25 mCKiCKo。高温季节0.7 m和0.9 m的深度更适宜小白菜的生长。沟式栽培法可解决全封闭温室的高温、高湿问题,同时可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