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本文对泰国杧果反季节生产现况进行了介绍,包括泰国杧果反季节生产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反季节生产常用的品种,反季节生产的主要技术流程以及主要的病虫害等,旨在为我国杧果反季节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适宜百色右江河谷地区种植的杧果良种,引进了热农1号杧、新世纪杧、吉尔杧和红玉杧4个杧果品种并进行试种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热农1号杧、新世纪杧、吉尔杧和红玉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以上,平均单株产量在25kg以上,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在17327kg/ha和9.5万元/ha以上。这些品种在百色右江河谷地区综合表现较好,在杧果品种改造中可选择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杧果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色香味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杧果果肉含糖14%~16%.可溶性固形物15%~24%.并且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矿质元素。果肉具有怡人的芳香.味酸甜.深受人们喜爱。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杧果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7月9-11日,云南省永德县举办了第九届柱果节,不仅来了北京、重庆、四川、昆明、楚雄等不产柱果地区的嘉宾,而且来了德宏、保山、缅甸、老挝、越南等盛产柱果地区的国内外客商。本届柱果节是历届以来宾客商家最多、规模最大、交易最旺、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永德柱果产业发展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杧果流胶病是杧果上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杧果流胶病的防控,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杧果流胶病3种主要病原可可毛色二孢、七叶树壳梭孢和小新壳梭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最强的是多菌灵,对3种病原的EC50值均低于0.1 μg.ml-1,EC90值均低于1.4 μg.ml-1;其次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烯唑醇和丙环唑,对3种病原的EC50值均低于1 μg.ml-1,EC90值均低于74 μg.ml-1;最差的是嘧菌酯和醚菌酯,两者对可可毛色二孢和七叶树壳梭孢的EC50和EC90值均较高,分别在80~640 μg.ml-1和25000~750000 μg.ml-1之间,而对小新壳梭孢的EC50值均低于3 μg.ml-1,但EC90值较高,分别为635.0832 μg.ml-1和747796.1651 μg.ml-1。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烯唑醇和丙环唑均可有效抑制杧果流胶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印度杧果产区气候适宜,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印度北方邦、马哈拉什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杧果产量将获丰收。据业界专家预测,2009年印度杧果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今年有望迎来杧果产量大增,杧果主产区将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张兴旺)云南省永德县杧果基地,现杧果面积达2867hm2,年产量4万多t,年收入5000多万元,2000户果农,户均杧果收入  相似文献   

8.
9.
由于销售商采用有害化学物质人工催熟杧果,给印度价值7000万美元的杧果销售带来一定影响。销售商采用的有害化学物质是碳化钙。添加剂健康专家称,这种碳化钙用作催熟剂,无论是从长远来看还是短期来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分析表明,碳化钙中能寻到砷和磷的踪迹,同时,碳化钙溶于水后将产生乙炔,影响人体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0.
消息北方初雪已落,普通杧果早已过季,然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四季都有杧果吃”已经实现,百色自主选育的四季蜜杧11月成熟,来年3月都能结果,填补了杧果市场“空档期”。据统计,目前百色杧果种植面积共8.87万hm2余,预计2021年产量超过90万t,总产值达45亿元,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2021年“百色杧果”获批建设国家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了“全国杧果看广西,广西杧果在百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桃流胶病是桃树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本文测定了9类16种杀菌剂对桃流胶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最强的杀菌剂是丙环唑,其次是多菌灵和咪鲜胺,对病菌B. dothidea LHKB-331的EC50值分别为0.0416 礸?mL-1、0.1131 礸?mL-1和0.1548 礸?mL-1;对病菌B. obtusa GA-422的EC50值分别为0.0187 礸?mL-1、0.0362 礸?mL-1和0.0717 礸?mL-1。在保护性杀菌剂中,代森锰锌要优于福美双。而三唑类中的三唑酮和新型杀菌剂嘧菌酯对2种病菌的抑菌作用都较差,对LHKB-331的EC50值分别为5.6247 礸?mL-1和6.7968 礸?mL-1,对GA-422的EC50值分别为11.3153 礸?mL-1和96.9203 礸?mL-1。  相似文献   

12.
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室内离体接种鉴定法,以抗病品种台农1号芒作为对照,对桂热芒3号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及转绿期叶片进行炭疽病和角斑病的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桂热芒3号四个发育时期炭疽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7.78、25.33、31.33、28.00,抗性评价结果均为抗病。细菌性黑斑病的病情指数依次为30.56、22.92、27.38、19.45,幼果期抗病评价结果为中抗,其余3个时期评价结果为抗病。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桂热芒3号幼果期和膨大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桂热3号芒与对照台农1号芒的转绿期叶片炭疽病病情指数达显著差异水平。桂热芒3号是一个对炭疽病为抗病、对细菌性黑斑病为中抗的晚熟芒果品种。  相似文献   

13.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的重要病害,为了探明芒果果皮蜡质结构在其抗炭疽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胶孢炭疽菌孢子悬浮液无伤接种的方法对20个芒果品种脱蜡处理前后的抗病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皮蜡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蓝丁胶粘黏脱蜡可破坏芒果表皮蜡质结构,使其片层状蜡层减少,蜡质裂痕增多。脱蜡处理后,部分芒果发病率升高,热农1号、椰香和红象牙等10个芒果品种果实脱蜡处理后其对炭疽病抗性显著下降。说明脱蜡可导致果实发病速度加快、抗病性降低,证实蜡质结构在部分芒果品种果实抗炭疽病菌侵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物理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海南芒果园普遍存在着土壤有效硼含量缺乏的现象,对芒果园及时适量补施硼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施用不同水平硼肥对芒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芒果种植中硼肥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三亚进行定点试验,以红金龙芒果品种为试材,采用三水平的硼肥用量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用量硼肥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初步探索最适宜的硼肥用量。【结果】不同水平的硼肥用量对芒果产量、果实品质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对芒果外观品质的提升不明显。芒果产量最高能提高35.71%,固酸比最多能提高70.09%,维生素C最多能提高7.3%。且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硼含量。【结论】初步探索发现,中水平的硼肥用量对产量提升效果最显著,高水平的硼肥用量对芒果品质提升最显著。因此,在芒果园的施肥中,应加入适量的硼肥,能显著提高芒果的产量及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15个芒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芒果品种嫩叶的色彩值、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红绿属性a值分别与b值、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8、0.649、0.675;b值与花青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水平,r为-0.761;叶绿素含量与b值、花青素含量均不相关。聚类分析表明,15份不同芒果品种可分为五类,第一类包括留香、粤西一号、台农一号、黄象牙、蜜芒、五公祠、吕宋、白象牙;第二类包括金穗、桂香;第三类有四季、秋芒;第四类有爱文、金煌;第五类有红玉。此结果为依据芒果嫩叶颜色进行品种分类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6.
PEPC家族蛋白在植物光合碳同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多种非光合生物学功能,目前杧果中尚未报道。本研究对杧果MiPEPC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组织(包括成熟叶片、成熟树皮、种子、根、花、果肉和果皮)和两个品种(高糖品种‘台农1号’和低糖品种‘热农1号’)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4个杧果MiPEPC基因家族成员,其理化特征较为相似,且所有MiPEPCs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存在与细胞质中。基因组定位发现杧果MiPEPCs分布于4条不同的染色体。联合拟南芥,水稻,菠萝的PEPCs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可分为2个亚组,MiPEPCs分布在第I(PTPC)和II亚族(BTPC)。杧果植物型MiPEPCs和细菌型MiPEPCs分离时间早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分离时间,两者蛋白序列差异大,但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MiPEPCs含有数量较多的光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转录组表达分析结合qPCR实验验证发现,MiPEPCs在不同杧果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偏好性,可能参与杧果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包含光合和非光合过程),并初步推测MiPEPC1、MiPEPC3可能与杧果果实成熟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MiPEPC家族在杧果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恶劣的天气条件不利于杧果的开花、座果,影响整体产量。为减少恶劣天气对杧果开花坐果的不利影响,探索了剪花、摘花及两者组合调节杧果花期的技术,研究其对杧果二次开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即剪花处理(T1)、摘花处理(T2)和剪花与摘花组合处理(T3),以保留原花序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均能形成二次花序,延迟花期,提高产量。其中T3处理形成3批花序,枝条二次成花率最高,达59.99%~65.85%,三年平均62.87%,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株产量达46.21kg~48.44kg,三年平均47.53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品质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剪花与摘花组合能更有效的应对杧果花期恶劣天气,形成稳定的产量和品质,可作为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不同品种芒果成花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为芒果花芽分化调控提供依据。以南多美和椰香芒两个芒果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物候期、抽梢率和成花率,选取休眠期(S1)、休眠打破期(S2)、分化前期(S3)、花序分化期(S4)、花序第一分支分化期(S5)5个发育时期的顶芽,进行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测定。南多美和椰香芒在成花的各个时期,果糖、麦芽糖含量持续积累,其含量均以南多美含量高于椰香芒。两品种葡萄糖变化趋势不同,南多美呈先升后降,而椰香芒为不断升高的变化趋势。蔗糖在花芽分化早期消耗,后期大量积累。两品种的淀粉含量在成花过程中趋于稳定,可溶性蛋白不断积累。碳水化合物与可溶性蛋白的比值在成花早期增加,后期降低。成花率以南多美显著高于椰香芒,且成花率与果糖、麦芽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0.506和0.456。芒果成花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进入花芽分化期后,两者比值以易成花的南多美显著高于难成花的椰香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