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摘要:为探索强势极性葡萄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架式,以紫秋、白香蕉葡萄为试材,采用单篱架、V型篱架和平顶棚架作比较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架式对葡萄的夏梢生长、产量品质与管理成本均有影响,其中平顶棚架葡萄栽培处理极显著分别比单篱架和V型篱架的夏芽萌生变少、结果枝节间缩短、早期病叶减轻、单体果穗增重、单位产量提高。枝蔓长势旺、生长极性强的葡萄品种,宜用平顶棚架栽培。  相似文献   

2.
比较砂树“Y”字型和倒“V”型棚架以及小冠疏层形3种树形结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前2种棚架栽培树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前期产量高;小冠疏层形建园成本低,经济寿命长,修剪技术要求高。比较而言,“Y”字型棚架栽培方式较适合新发展的苏南地区梨园。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少窄行距、矮棚架老葡萄园大量改种阳光玫瑰葡萄的现状,提出了阳光玫瑰葡萄“低干V形架”改高干“V形飞鸟架”的改造思路,并介绍了具体方法、适用对象及优越性,简要总结了基于“高干V形飞鸟架”的阳光玫瑰葡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2011年引入碧香无核葡萄在浙江遂昌县种植,采用水平棚架避雨栽培,该品种长势中庸、抗病、质优、丰产,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早熟鲜食葡萄品种在该区域和类似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屋顶进行葡萄棚架绿色栽培,由于地处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病虫害比较多,常年持续稳产难度大。在近十年栽培中,选择适合南方栽培的先锋葡萄品种,搭建耐腐不易烫伤藤蔓的水泥棚架,进行合理土层培植和肥水管理,因地整形及时修剪,在综合病虫害基础上,重点防止透翅蛾对主蔓为害和鸟儿对果实的为害,水平面积32 棚架每年产量均达75kg-150kg左右,美化了环境,方便乘凉和葡萄鲜食采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农民采用葡萄平菇立体高效种植技术,取得好的效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葡萄品种选用结果早、产量高的巨峰,平菇选用广温温型品种杂交17。葡萄采用棚架式栽培,架高1.8米,平均行距2.8米,株距2米,每亩栽115株。行间栽植平菇,平菇坑宽1...  相似文献   

7.
葡萄是世界上种植最多的果树之一,其适应性强,平地、山地、沙滩、盐碱地,房前屋后、房顶,荒坡隙地,只要有土壤均可种植,且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为改变原有果树种植品种单一,无经济栽培葡萄的状况,于2 0世纪5 0年代、70年代、80年代至本世纪初,从国外以及我国北方地区大规模引种不少葡萄品种。如重庆市2 0世纪80年代初与法国图卢兹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对方即赠送了数十个法国良种葡萄在璧山县试验栽培。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少数鲜食品种如“白香蕉”“黑罕”“巨峰”系列和少数酿造品种如“北醇”等表现好,并…  相似文献   

8.
梨树“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技术具有高品质、轻简化、标准化以及机械化等优势。本文介绍了山地梯田“双臂顺行式”梨园配套棚架架式与整形修剪技术,包括棚架特点、棚架搭建材料、棚架搭建技术、整形修剪技术和注意事项,为“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模式在山区的示范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24期《不同架形对玉泉营美乐葡萄营养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作者许泽华等)报道,以10年生美乐葡萄为材料,以直立龙干为对照,研究了倾斜“厂”字形篱壁叶幕、倾斜“厂”字形“V”形叶幕对葡萄营养生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比较其光合速率、营养元素吸收的差异,筛选出最适宜玉泉营葡萄栽培的架形,以期通过架形改造来解决葡萄直立龙干整形压蔓埋土困难、果实成熟不均、修剪费工、难以机械化操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据《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第21期《不同叶幕类型对"摩尔多瓦"葡萄果穗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笑宏等)报道,为探讨直立叶幕和水平叶幕对"摩尔多瓦"葡萄果穗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2013年对部分篱架栽培的摩尔多瓦进行架式改造,培养为棚架水平叶幕,与篱架直立叶幕相比较进行研究,其他栽培管理技术一致。2015年6月1日开始,通过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控直立叶幕和水平叶幕葡萄果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红颊草莓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立体阶梯式高架栽培模式下,通过对比国外专用基质和国内基质对“红颊”草莓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红颊”草莓的基质。结果表明上层国外专用基质红颊草莓在营养生长阶段比国内基质上层生长健壮;中层和下层国外专用基质和自己配制基质处理对草莓营养生长发育没有显著性差异;果实品质方面无论是上层、中层或下层,国外专用基质和国内基质处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同一基质上、中、下三层之间果实品质也没有差异。综合这两种基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两种基质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差异不显著,国内基质完全可以代替国外专用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依托国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46B01)“云南核桃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核桃良种选育与山地高效栽培研究与示范”课题的实施。通过对在云南分布广泛的核桃钻蛀性害虫豹纹木蠹蛾的行为习性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化学、物理防治试验等过程的观察、分析研究,根据对该种害虫的习性在室内和室外分别进行了观察结果的分析,弄清了豹纹木蠹蛾幼虫的羽化、交尾、产卵和初孵幼虫饿及越冬方式等规律,并根据探索发现的规律制定出相应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行试验观察,从而归纳出防控措施:一是要用吡虫啉等内吸性环保型农药进行多次喷施防治,二是密切监测其发生动态,选择时机及时喷药,三是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即:(1)人工防治,一发现带虫枝条,即及时剪除并销毁;(2)物理防治,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对其它成虫进行诱杀;(3)抚育天敌,将剪下的有虫枝条集中起来,并用铁纱网罩罩住,以利其寄生性天敌飞出。  相似文献   

13.
摘要:简单介绍了本地早优系“阿香1号”选育过程,重点阐述“阿香1号”蜜桔的植物学,生物学,生长结果特性,果实品质,丰产性,抗逆性,耐贮性等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柑桔木虱与烟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木虱在烟草上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36h;对烟草嫩叶的趋性强于“默科特”桔橙嫩叶;带菌木虱刺吸烟草后,可把黄龙病病菌传给烟草,但感病烟草不表现黄龙病病症。  相似文献   

15.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生产的重大害虫,目前柑橘大实蝇疫情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蛆柑事件”(大实蝇幼虫)给广大橘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柑橘大实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铺设农用白色地膜和聚酯镀铝反光膜(铝膜)对设施大棚内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以及对红地球葡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不仅明显提高了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增强了光照强度,也提高了红地球葡萄的植株生长量;铺设铝膜使温室内光照强度提高40.9%;地膜结合铝膜对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6年生‘紫红’莲雾为试材,比较了4种防寒措施(喷施50mg/L水杨酸和1000mg/L壳聚糖混配剂;喷施1000倍海藻肥和750倍磷肥混配剂;覆盖遮阳网;覆盖塑料大棚)在自然降温中对莲雾抗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田间防寒措施能显著降低莲雾在低温胁迫下的MDA积累,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覆盖遮阳网和塑料大棚在降低MDA含量上优于化学防寒,化学防寒则在增加细胞保护性物质上效果较好。应用在露地栽培的3种防寒措施未明显提高保护酶系统活性;覆盖塑料大棚处理的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CAT、POD活性显著低于露地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北方运动场草坪冬季加热保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季对北方运动场草坪进行了加热保温技术处理 ,结果表明 :增温保绿效果显著 (P <0 .0 1) ,在冬季 (12月至 2月初 )各处理草坪地表温度比大气温度平均高 6~ 9℃。水加热 (太阳能集热器 ) +覆膜 (塑料薄膜 )处理增温保绿效果较好 ,其次是单一覆膜处理 ,而电加热 (地热线 ) +覆膜处理增温保绿效果较差。每周揭膜 (8~ 2 0h) 1次保温最好 ,而每日揭膜 1次不利于温度的积累。单一覆膜处理经济有效 ,简单易行 ,投资后的使用成本仅为 4 .90元 /m2 ,应是北方运动场草坪冬季加热保温技术中的首选方法。水加热 (太阳能 ) +覆膜技术处理虽增温保绿效果好 ,但投资后的使用成本较高 ,为 14.6 9元 /m2 ;电加热 +覆膜处理投资后的使用成本为 8.97元 /m2 。冬季对草坪采用加热保温技术处理后 ,草坪早春生长优势明显 ,且未对以后季节草坪草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people in the Nairobi and Kajiado Counties, Kenya, on the usage, disposal, and effect of plastic waste on sheep and goats (shoats).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from 384 respondents in four communities in the two counties. Most of the people irrespective of their age,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al status used plastic bags of some type on a daily basis.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 respondents (37.0%, 142) used plastic bags because of the low cost. Approximately, 79.1% (304) disposed used plastic bags in open dumps. A total of 147 (38.3%) households kept shoats. Out of these, 38.1% (56) purchased feed and also allowed their animals to roam. Most of them (45.3%, 174) thought that lack of feed for the animals was the main reason why shoats roam and scavenge at refuse dump sites and road sid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respondents (44.5%, 143) mentioned death of animals as the ultimate consequence of ingestion of waste plastic bags. Though, the respondents were aware that indiscriminate disposal of used plastic bags could result in death of the animals from which they derive their livelihoods, they nevertheless continued with the practice. There is a need for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way and manner plastic bags are used and disposed.  相似文献   

20.
以树龄 10 年的“贵长”猕猴桃为供试材料,研究用不同肥料(常规用肥、专用肥、生物肥、生物肥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对果实品质、产量及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 种追肥处理对猕猴桃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其中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能显著地增加猕猴桃的单果体积、单果质量、产量和提高维生素 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改善猕猴桃后熟的贮藏性能,对糖酸比和果形指数也有改善作用,猕猴桃专用肥效果次之。用0.25 kg 生物肥 1.0 kg 专用肥作为猕猴桃壮果肥施用综合效果较为理想,可在猕猴桃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