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茂谷柑(又名默科特桔)是柑桔鲜食优良品种之一,比芦柑和蕉柑晚熟,一般在1—2月采摘果实。近几年来,福建省闽南地区积极引进种植茂谷柑,目前已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华安县引种试种茂谷柑成功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达333.33 hm2多,成为了该县新兴的农业产业。2015年,华安县茂谷柑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产茂谷柑皮薄光滑、肉嫩汁甜、风味浓郁,颇受消费者青睐,售价达20~30元/kg,产值近1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4—5月,福建省南靖县陆续成熟上市的茂谷柑(默科特桔橙)持续热销,备受消费者青睐,远销上海、福州、厦门等地,价格高达18元/kg左右。南靖茂谷柑从台湾引种,由于南靖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十分适合台湾茂谷柑的生长,而且采用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技术,因而所产茂谷柑果大,皮薄汁多,口感清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茂谷柑是特晚熟名优柑桔,南靖茂谷柑上市时间为3—5月,今年预计产量可达40t多。  相似文献   

3.
桑苗靠接法     
<正> 为解决既不适于袋接,又不适于根接的“尴尬砧木、穗条”的利用问题,于80年设计了一种中小砧木、穗条均可适用的“桑苗靠接法”。靠接方法1.剪削接穗:取一年生枝条剪成三寸左右长的接穗,每穗2—3个芽。用刀在第二芽位削去芽片,以稍见芽底木质部,露出形成层,这样在芽位上靠接称为“芽位靠接”。亦可在节间光滑处用刀先横刻一刀达木质部,再从上下相向削两刀,削去一小块皮层稍带木质部,使形成层以椭园形的一圈露出,这样在节间靠接的称“节间靠接”。在  相似文献   

4.
目前,桃源县剪市、三阳、太平桥一带桔园吉丁虫(爆皮虫、溜皮虫)为害猖獗,导致树势衰弱,叶片枯黄,防治虫害后,树势仍难恢复。主干、主枝受损,采取靠接枳砧或酸橙砧,可以挽救和迅速恢复树势,达到复壮目的。1定植砧木靠接前在虫害树周围,距主干10cm左右,栽3~5株枳或酸橙苗,直径粗1~2cm。最好是头年栽植或上半年栽植,下半年靠接。2靠接时间各次梢萌发之前,以2—4月或8—9月底为宜。3靠接方法在栽好的枳或酸橙苗中,选方位均匀错开的2~3株靠接。靠接部位选在为害部位以上10~20cm处。接着在砧木对应枝、干地方,选择平滑部位各开一个“U”形接…  相似文献   

5.
以枳、酸橘、土柠檬、红橘作茂谷柑的砧木,对不同树龄、不同砧穗组合茂谷柑的树体生长情况、早结丰产性、产量、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了系统调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砧木与茂谷柑接穗的亲和性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亲和力强;其中枳砧茂谷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均显著高于其它三个砧木品种,果色橙红,果皮薄而光滑,外观品质优,且表现早结性最好,但枳砧茂谷柑树冠紧凑矮化,中后期产量较低,早衰现象严重,易感裂皮病;酸橘、红橘产量品质居中,但表现早结性较差;柠檬早结丰产性稳定性较好,但表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偏低。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14日,接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局关于花牛镇白崖村猪发病的疫情报告,市疫控中心技术人员前往调查诊断。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奶牛生产,是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看了富裕、甘南、龙江等几个奶牛发展比较快的县,得到的突出印象是:凡是奶牛养得多的村和户,富的都快。富裕县已经发展了不少奶牛专业村、专业户。我们看的友谊乡东吉村,基本上是三年实现了脱贫致富。全村现有奶牛一千一百五十头,户均三点七头,人均近一头,平均每人收入达到六百元,由三靠村(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变成三交村(交粮、交奶、交牛)。甘南县兴十四村去年人均收入一千六百七十元,今年预计一千八百元。他们之所以一直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主要靠两条:一是植树造林,一是发展奶牛。现在全村奶牛已由原来的十八头,增加到三百一十七头。据博华廷同志讲,今年他们全家收入一  相似文献   

8.
小蜜蜂酿出甜蜜大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朝政 《蜜蜂杂志》2010,30(8):35-35
<正>重庆市彭水土家苗族自治县长滩乡长滩坝村9组养蜂专业户何忠良通过自己的摸索,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全面掌握了养蜂技术,今年靠卖蜂蜜增收2万  相似文献   

9.
<正>围场县位于河北省北部、属接坝地区,昼夜温差大,适合胡萝卜生长。从2005年新拨乡二道河村被国家商标局注册了"二道河子"牌胡萝卜商标,2006年被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命名为"胡萝卜标准化生产基地"。自此形成了以二道河子村为中心的百里胡萝卜种植园区,总面积达3333hm2。胡萝卜缨资源丰富。经实践论证胡萝卜缨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保康县龙坪镇十字冲村,是个海拔1500米的高寒山区。全村6个组,162户,762人。总面积35000亩,其中可牧面积32000亩,人均42.8亩,耕地1500亩。过去这个村是全县出名的贫困村,1983年全村农业总产值仅20.8万元,人均纯收入不到200元。吃粮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群众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勤扒苦做,连个肚儿园都混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