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生长特性及赤霉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郝俊  孙小玲  马鲁沂  周禾 《草地学报》2009,17(4):470-473
通过盆栽方法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草坪草株高、叶宽、叶绿素含量及赤霉素含量的影响.施用多效唑、矮必施和乙烯利3种生长调节剂,各设3个浓度梯度,分别为多效唑150 mg/L、200 mg/L、250 mg/L,乙烯利1000 mg/L1、200 mg/L、1400 mg/L,矮必施200 mg/L2、50 mg/L3、00 mg/L.结果表明:施用多效唑、矮必施和乙烯利降低了草坪高度,其中以250 mg/L多效唑、1200 mg/L乙烯利和300 mg/L矮必施效果最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对高羊茅叶片的宽度产生影响,多效唑和矮必施促使叶片变窄,而乙烯利初期使叶片变宽,后期变宽效果消失;多效唑和乙烯利都不会对高羊茅草坪的颜色产生影响,矮必施在施药后前2个星期使叶色变深,第3星期后影响逐渐消失;多效唑、乙烯利和矮必施均能促使高羊茅体内赤霉素的含量降低,降低幅度达到30.6%~64.0%.综合考虑,高羊茅草坪施用250 mg/L浓度的多效唑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华香2号为材料,研究了草莓苗喷施多效唑、赤霉素、乙烯利及遮荫处理对花期、植物学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乙烯利、赤霉素喷施和遮阴处理均显著提早了花期。本试验中仅20 mg/L赤霉素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长度、宽度和重量,且畸形果率增加,其余处理对草莓植物学和果实性状的影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1促进成花,调整花穗二三月“冲梢”发生时期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小叶萌发生长。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人工摘除花穗上刚展叶的红色嫩叶和顶芽。对徒长性较强,节间较疏的花穗,可在主花穗上摘心,促进侧芽生长,使之形成花穗。发生冲梢时也可用100~150 × 10~-6乙烯利或龙眼荔枝控梢促花剂、冲梢灵等。但使用时须十分慎重,以免浓度过高杀伤老叶和花蕾。3月份对果树花情观察预测一次,推测开花时间,如开花期过早,可用低浓度的调花素喷洒(如早 15天每瓶加水30kg,早 10天每瓶加水40kg)。若过迟开花可用增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磷、钾及多效唑处理对越冬期沟叶结缕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冬前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及多效唑能明显提高沟叶结缕草SOD、POD和CAT酶活性,自由基含量相应减少,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抗逆性增强,且对N、P、K养分的吸收增多,为沟叶结缕草越冬奠定了物质基础。施肥能促进沟叶结缕草生长并改善外观品质,表现为叶绿素含量提高,密度增加,以施磷量60kg/hm^2、施钾量140kg/hm^2和多效唑浓度250mg/L处理效果最佳,而多效唑处理浓度为500mg/L会抑制沟叶结缕草的生长,并降低草坪草品质。  相似文献   

5.
生长调节剂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魏小星  郭文山  孙彦 《草业科学》2009,26(6):121-125
以中苜2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3-10月在内蒙古乌海市进行了生长调节剂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牧草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试验选择了乙烯利、多效唑和萘乙酸3种生长调节剂,每种生长调节剂设4个质量浓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多效唑处理增加了紫花苜蓿单位面积花序数,单位面积结荚花序数和每花序荚果数。萘乙酸增加了平均种子单粒质量。乙烯利处理为2.0 kg/hm2时,获得潜在种子产量最大,为2 243.68 kg/hm2,增产72%;多效唑处理为0.8 kg/hm2时,获得的潜在种子产量最大,为1 675.71 kg/hm2,增产28.6%;萘乙酸处理为0.08 kg/hm2时,获得的平均种子单粒质量最大,为2.35 mg。  相似文献   

6.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用于诱发桑叶的脱落,实现桑叶的省力化收获。于不同养蚕季节的桑叶采收高峰期(5龄蚕用叶高峰期)到来之前,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脱落酸和TDZ分别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溶液,对桑树进行喷施处理,调查其诱导桑叶的脱落效果。3种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在春蚕期用叶高峰时段(5月末至6月初)前施用,均没有促进成熟桑叶脱落的效果;在中秋蚕期用叶高峰时段(9月13日左右)施用1 000 mg/L乙烯利溶液,4 d后人为摇动处理的植株枝条,成熟桑叶脱落率达到50%~60%;在晚秋蚕期用叶高峰时段(10月22日左右),以1 000或2 000 mg/L乙烯利溶液处理后4 d,桑叶的自然脱落率可达35%以上,摇动枝条可使桑叶脱落率达到90%以上,仅残留上部幼嫩叶片,与传统的片叶收获方式相比较,工效提高6倍以上。脱落酸和TDZ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没有观察到促进桑叶脱落的效果。对家蚕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家蚕幼虫5龄期饲喂1 000或2 000 mg/L乙烯利溶液喷施桑叶,其结茧率和虫蛹率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提示:乙烯利可以作为脱叶剂促进桑叶脱落,适于在北方蚕区中、晚秋蚕期的养蚕用叶高峰时段使用。  相似文献   

7.
晚香玉矮化盆栽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4因素 5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组合的PP333、乙烯利、缩节胺和矮壮素与晚香玉矮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PP333对晚香玉植株叶长的影响最大 ;其余依次是乙烯利、矮壮素 ;而缩节胺无显著效果。植株叶宽和叶数与植株叶长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3个指标均可作为晚香玉矮化的鉴定指标。此外 ,PP333和乙烯利对晚香玉的矮化有协同作用 ,可显著增强植株的矮化。晚香玉矮化的最佳处理组合是PP33315 0~ 2 0 0mg/L ,乙烯利 30 0~ 4 0 0mg/L ,缩节胺 10 0~ 2 0 0mg/L ,矮壮素 10 0~ 30 0mg/L。  相似文献   

8.
2月 (“立春”至“雨水”) 人工摘除花穗上的嫩芽、嫩叶 ,或见红叶时喷 150× 10 - 6~ 2 0 0× 10 - 6乙烯利杀除。在花穗出现红点后 ,追施速效肥 ,以磷钾为主 ,不宜施过多的氮肥 ,以免引起冲梢。一般按结果50kg计 ,每株淋施复合肥 1kg ,或氯化钾 0 5kg ,尿素0 2~ 0 3kg。花穗长至 10cm后进行根外追肥两次。喷施的肥料第 1次为 0 1%硼砂加 0 1%硫酸镁加0 2 %磷酸二氢钾 ;第 2次为 0 2 %磷酸二氢钾加复合型核苷酸或 0 15%皇嘉天然芸薹素 50 0 0~ 750 0倍液。注意适当灌水 ,促进花穗发育 ,增加雌花比例。喷施 64%杀毒矾…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30年生国庆1号温州蜜柑 (Citrus unshiu cv. Guoqing No.1) 为材料,在盛花期、和/或盛花后一周、两周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萘乙酸,比较不同处理疏花疏果的效果。结果发现:盛花期、盛花后一周和两周喷施乙烯利的疏花效果都很显著,盛花期喷施400mg/L、800mg/L的乙烯利,盛花后一周和两周喷施200mg/L、400mg/L、800mg/L的乙烯利,均能达到完全疏除的效果;盛花后一周喷施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有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坐果率均低于1%,且浓度为600mg/L时能完全疏除,而盛花后两周喷施萘乙酸只有600mg/L才有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且能完全疏除。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多效唑作为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植物成花和座果等,但其是否能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尚缺乏实验验证。本文以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为样本,采用分生孢子萌发与离体叶片接种等方法,测定多效唑对芒果炭疽病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供测试的700mg/L、800mg/L、900mg/L、1000mg/L 4个浓度的多效唑药液都能一定程度影响炭疽病菌在芒果离体叶片上的扩展,但800mg/L多效唑能明显减轻炭疽病病症。800mg/L多效唑在玻璃纸上能够抑制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致使孢子畸形,不形成附着胞,但其在寄主叶片上对病原菌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孢子形态正常,能萌发产生附着胞,但附着胞产生的时间晚于对照1d,说明药剂在寄主上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强烈。因此,一定浓度的多效唑能减轻病原菌对寄主的危害,但其可能主要通过调控寄主抗病性抑制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