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正> 1988年本省推广湖桑绿枝扦插育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扦插1.65亿株,成活1.07亿株,平均成活率达65%,其中加强扦插后的管理是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尤其灵活调节苗床水分和坚持喷药防腐更为重要。现就苗床水分调节谈几点体会。一、绿枝扦插对水分的要求:根据试验测定,为保持插穗枝叶新鲜,苗床膜内的湿度  相似文献   

2.
茶树穴盘嫩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讨了不同轻基质配比、不同浓度的NAA对茶树嫩枝穴盘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配比和不同浓度的NAA对茶树插穗的生根影响很大,本试验以泥炭:珍珠岩=5:1的基质配比扦插效果最好,2 500mg/kg的国光萘乙酸处理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苗圃假植及田间种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无纺布育苗袋和 塑料育苗杯2种育苗容器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培育以及在大田定植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袋培育的二级苗平均根数及根系长度比塑料育苗杯处理显著增加20.3%和19.2%;栽后恢复生长期明显比塑料杯处理短2~5 d,植株株高和基茎围显著高于塑料杯处理,同时期收获率提高82.3%,有利于规避春植蕉挂果期可能遭受的寒害,两处理产量和质量无明显差异。无纺布育苗袋在培育香蕉组培二级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苜蓿扦插效果的影响,发现中苜1号、中苜3号、阿迪娜、阿尔岗金4个苜蓿品种和现蕾期苜蓿枝条扦插成活率均超过90%;苜蓿中部和基部枝条扦插成活率显著高于顶部枝条扦插;第一茬次苜蓿现蕾期扦插成活率高于第二、三、四茬;使用生根剂(吲哚丁酸-萘乙酸)处理苜蓿扦插枝条、苜蓿扦插枝条下切口斜切以及扦插土壤为基质+细沙处理均能够显著提高苜蓿枝条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秦王川灌区大果沙棘嫩枝扦插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吲哚丁酸处理时间、扦插时期、扦插苗床和不同部位插穗4因子对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扦插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嫩枝扦插的最佳方案为50 mg/kg吲哚丁酸处理12 h、利用无土灰渣苗床、采用带顶芽的半木质化嫩枝插穗、扦插最佳时期为7月。说明在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以日光温室作为扦插苗床,进行大果沙棘嫩枝扦插快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扦插基质、激素、枝条性状对红叶李扦插成活的影响,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枝条对红叶李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叶李扦插最佳优化条件为硬枝扦插,时间在冬末春初休眠芽尚未萌动,气温回升后的2月,用珍珠岩和黄沙土按1:1比例混合作为扦插基质,以50%吲丁.萘合剂,1000mg/L浸泡插条10秒,扦插生根成活达到96%。  相似文献   

7.
<正>自1988年以来,在他人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于1991~1992进一步在唐楼乡吴楼村蚕户进行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1991年分别以吲哚丁酸100ppm液、ABT1号生根粉100ppm液、浙江蚕研所的桑树发根剂330倍液处理的湖桑32号插穗。其扦插成活率均达67~68%(清水对照区仅为2%)。1992年进一步进行实用试验,扦插4500株,成活率达56.3%。  相似文献   

8.
大果沙棘工厂化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龚成文 《草业科学》2005,22(1):34-35
从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采穗圃、育苗床、出苗圃建立以及嫩枝、硬枝扦插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果沙棘的工厂化繁育技术.该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大果沙棘扦插成活率和出圃率,扦插成活率可达95%,出圃率达85%以上,可育成一级苗475株/(m2·a).  相似文献   

9.
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试验表明 :不同激素处理桑树品种扦插成活率有较大差异 ,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 :ABT1号 10 0 mg/ kg>NAA10 0 mg/ kg+IAA10 0 mg/ kg>IAA10 0 mg/ kg≌ NAA10 0 mg/ kg>CK(清水 ) ;同样的激素处理 ,不同的桑品种间也有差异 ,以杂交桑 (桂桑优 62 )的扦插成活率最高 ,扦插时期以 7月份 (夏伐前后 )成活率最高 ,当年生枝条比隔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高 ,枝条基段比中段和稍段扦插的成活率高。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很多 ,扦插的最佳时期 ,激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影响桑树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很多,有外部因素如天气、扦插季节、土壤、基质、水分、温湿度等,也有内在因素,如桑树品种、插穗的老嫩等。我们通过2002年夏季在湖州南太湖育苗基地进行的利用桑苗嫩枝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的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出桑树全光照喷雾枝扦插育苗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并对影响最终成活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为以后该项技术在各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兔眼蓝莓为试材,研究品种、插条部位、扦插基质、生根剂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园蓝的生根率最高为71%;插条中山部的生根率高于中下部;扦插基质中珍珠岩+草炭土(V/V=1:1)的生根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生根剂中,ABT浓度在1500mg·L-1时的生根率最高,为79%。  相似文献   

12.
1991年,我县有23户农户进行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试验,试验苗床面积1.41亩,扦插绿枝插穗134700株,成活101808株,扦插成活率为75.5%。移栽大田育苗面积5.25亩,移栽土钵苗95720株,成活88605株,移栽成活率为92.6%。土钵苗直接栽桑(一步建园)1.9亩,栽种土钵苗6008株,成活5469株,栽桑成活率91%。总成活94074株,最终成活率69.8%。  相似文献   

13.
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is)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极具开发潜力的乡土地被植物,存在着有性繁殖材料不易获得且繁殖系数较低的问题。而扦插繁殖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手段,能为莓叶委陵菜的快速繁殖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以莓叶委陵菜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叶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针对不同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莓叶委陵菜插穗在扦插45 d后能够形成根系,不同处理水平的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间的交互效应对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 <0.05)。扦插基质是影响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率的主导因子,而激素种类是影响平均单株生根数、平均单株总根长、最长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的主要因素。以草炭+珍珠岩+蛭石(1:1:1)为基质,扦插前使用300 mg·L-1的IBA对插穗进行处理生根效果最佳,该处理方式下扦插生根率达63.33%,平均单株生根数为6.90条,平均单株总根长为27.98 cm,最长根长13.83 cm,根系效果指数达20.50。本研究结果可为莓叶委陵菜无性系繁殖体系的快速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简易和实用为目标,对提高湖桑硬枝扦插成活的有关技术——穗条的剪伐适期,发根剂的筛选、浓度、浸渍时间,插穗的沙培贮藏及温床催根,扦插适期等进行了研究。平均扦插成活率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 应用扦插繁殖湖桑,国内研究颇多,虽获得一定进展,但需具备必要的设备条件,在培苗生产上较难应用,不易推广。1978—1981年,我们采用黄沙和沙壤两种苗床,选取普通湖桑越冬枝条的下部、中部穗条,在低温、高湿、暗光环境条件下进行扦插试验,目的是观察插条生根能力与部位,明确苗床基质对湖桑插条生根的效应。结果表明,黄沙苗床下部穗条平均生根率84.8%,最高生根率97.3%,沙壤苗床下部穗条平均生根率78.3%,最高生根率83.3%。插条生成的根,90%以上是由初生根原体发生的初生根。据此,我们采用了室内沙插移栽法和苗圃沙基扦插法,进行圃地扦插培苗试验和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五年生健壮费约果树为母株,采用L9(33)正交设计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对三个品种费约果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处理的生根的影响呈显著性水平。影响费约果扦插枝条生根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品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基质;影响根长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影响插穗根数的因素主次顺序品种>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Gemini品种经1000 mg/L ABT浸泡两分钟,以腐叶土+珍珠岩为基质,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70.00%,平均根长为8.85 cm,平均根数为10.22条/穗;Unique品种经1000 mg/L ABT浸泡两分钟,以腐叶土+蛭石为基质,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56.67%,平均根长为9.32 cm,平均根数为12.33条/穗;Coolidge品种生根率低,均≤20 %。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广食用花卉白花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f.albiflora)优良无性系,以白花美丽胡枝子健壮枝条为试材,研究了扦插育苗中不同萘乙酸浓度、基质、插穗类型和扦插时间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400mg·L~(-1)萘乙酸有利于生根;相对于珍珠岩和草炭,以细沙为基质,扦插效果好,生根率可达62.22%,平均根长为7.53cm,平均单株根数为6.83条,利于后期移栽成活。当以二年生枝条为插穗时,生根率为0,无法生根。以当年生绿枝或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可以获得较好生根效果。5月-9月都可以进行扦插育苗,综合考虑以7月为最佳扦插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 桑树绿枝扦插,已有许多试验报导,但移栽困难,生产上未能推广。我们于1980年设计了一种用焦糠作扦插基质的薄膜钵,进行绿枝扦插及移栽试验,获得了扦插成活率40%,移栽成活率100%的成绩。为开展工厂化扦插育苗,解决移栽成活问题,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唇形科多年生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扦插繁殖的主要技术难题是如何改善牛至根系生长情况和提高壮苗率,本研究以希腊牛至(O. vulgare ssp. hirtum)为材料,探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和基质配比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大量元素浓度的增加,牛至插穗的鲜重、分枝、株高以及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毛细根根长和总体积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0.25×Hoagland营养液效果最佳,与浇灌清水的对照相比,植株鲜重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242%和464%。以不同体积配比的泥炭土和蛭石为扦插基质,牛至插穗存活率和各项生长指标也呈现显著差异(P 0.05)。其中,在泥炭土和蛭石体积比为25:75的基质中,牛至插穗存活率为100%,插穗生长和根系发育均为各处理最佳。因此,使用泥炭土:蛭石(25:75)作为扦插基质并每周浇灌0.25×Hoagland营养液是牛至无性系扩繁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20.
桑品种与温床硬枝扦插效果关系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生产上栽培的主要新老桑品种对地加温线温床硬枝扦插效果及其适用性,我们选择26个桑品种进行了扦插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其中77%的新老品种扦插发根率和炼苗成活率都达90%以上,只有少数品种的扦插发根率在50%左右,也有极个别的品种(水桑)扦插不能生根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