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据《果树学报》2015年第1期《高渗CO2和PE保鲜袋对冷藏及货架期"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志华等)报道,为明确冷藏"砀山酥梨"适宜的保鲜膜包装,研究不同保鲜膜包装的"砀山酥梨"果实在(0±0.5)℃低温条件下冷藏150 d和210 d,常温20℃条件下放置24 h和货架9 d时果实呼吸强度、乙醇质量分数、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以及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210 d+20℃货架9 d时,对照(裸果)果  相似文献   

2.
<正>据《园艺学报》2014年第12期《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志华等)报道,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低温对贮藏后20℃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贮藏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祁县的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从虎皮指数、果皮色泽、果肉硬度、SSC、乙醇含量等方面研究了4个采收期(9月8日、9月17日、9月26日和10月5日)果实在0?.5℃条件下以及9月26日采收的果实在4种(-1℃、0℃、1.5℃和5℃)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翌年4月1日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20℃、15℃、10℃和5℃)放置9天时果实虎皮病的发病规律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早采收(盛花后139天)和较低温度(-1℃)贮藏的酥梨果实出库后在20℃常温(对照)条件下货架期间硬度较高,但果皮颜色暗,虎皮严重,果实有异味;太晚采收(盛花后166天)和较高温度(5℃)贮藏的果实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虎皮病虽然轻,但果实有腐烂,有异味。建议山西晋中地区酥梨采收期为9月17日至26日,盛花期为148~157天(可适当晚采2~3天),贮藏温度为0~1.5℃,出库后货架(9天内)温度应低于15℃,货架温度越低(5~10℃),货架期间抑制虎皮病的效果和品质维持越好。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天)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TA和V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重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天)采收的果实,SSC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V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天)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SSC为 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V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天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5.
摘 要:研究南果梨在(0?.5)℃冷藏180d后出库,不同货架温度及升温方式对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的影响,为南果梨贮藏保鲜技术及褐变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设5个货架温度(直接5℃、10℃、15℃、20℃和变温升至20℃处理,分别标记为Z5,Z10,Z15,Z20和B20处理),货架期间测定南果梨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货架温度越低,南果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维生素C(V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L*和h值下降越缓慢,果皮a*(a*<0)和b*(b*>0)值升高越缓慢,皮、肉和心乙醇含量积累越少,褐变指数及腐烂率越低。并且Z20货架与B20货架各项品质指标、果皮褐变指数及腐烂率无明显差异,但货架期间果皮褐变严重,失去其商品价值;低温(5-15℃)的货架温度能够显著抑制果皮褐变指数和腐烂率,维持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建议冷藏至次年的南果梨出库后不应放在常温(20℃)下,选择低温(5或10℃)运输及销售,货架温度5℃可销售一个月左右,货架温度10℃,建议一周内销售完,15℃建议5d内销售完。  相似文献   

6.
1 虎皮病 (果皮褐变、褐烫、晕皮 )1 1 症状 :这是苹果贮藏后期发生最严重的生理病害 ,多数品种易感此病 ,但发病程度不同。发病初期果皮变成淡褐色 ,表面平略有起伏或呈不规则的凹陷斑 ,多发生在不着色的阴面 ,严重时病斑连成大片 ,颜色加深至暗褐色 ,如烫伤状 ,病变只发生于靠近果皮的 6~ 7层细胞 ,一般对果肉无大影响。严重时病部果皮能成片撕下 ,果肉发面变软 ,稍带酒味 ,病果易腐烂变质。1 2 主要诱因 :由于果实采收过早 ,运输及贮藏前期呼吸代谢过旺 ,贮藏后期的温度过高和通风不良等引起。1 3 防治措施 :(1 )适期采收 ,适当…  相似文献   

7.
据《园艺学报》2021年第1期《前期低氧处理对梨虎皮病的防控及乙烯释放的影响》(作者杜艳艮等)报道,以鸭梨为试材,空气处理为对照,分析比较前期超低氧胁迫(0.8%O2+0.5%CO2处理15天,转入5.0%O2+0.5%CO2长期贮藏)、静态低氧气调(降温后直接转入5.0%O2+0.5%CO2)和两阶段缓慢降氧气调(10.0%O2+0.5%CO2处理15天,转入5.0%O2+0.5%CO2长期贮藏)对梨采后贮藏过程中虎皮指数、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内在品质、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及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红美人’果实品质特征,从其果实自身形态特征着手,研究了果实大小形态、着生方位、挂果时间及低温贮藏等因素对果实内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糖酸比超过20、SSC超过14%的优质果实多分布在果重为150-240 g、果形指数小于1.0的区间。单个果实不同纬度的品质差异较大,从果梗到果顶部位,果皮厚度呈逐渐变薄的趋势, SSC依次升高,而TA 的含量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树冠方位的果实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在果实的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由初熟期的13.65%增长至完熟期的15.29%。可滴定酸含量(TA)则呈现一个降低再升高的过程。5+0.5℃的低温贮藏60 d,果实SSC和TA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下降速率显著,后期的变化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9.
荔枝采后会很快腐烂。果皮褐变是荔枝采后的一个主要问题,容易导致荔枝滞销,而褐变与果实脱水干燥有关。目前生产中减轻荔枝果实褐变、维持果皮红色、延长贮存期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硫处理。随着世界对自然健康食品的认识和需求的增加,荔枝种植者放弃硫熏蒸选择自然的方式贮藏将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10.
冷害是冷敏果实采后在不适宜低温下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冷敏果实严重采后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冷敏植物器官对低温胁迫的不良反应,果实冷害症状可能由于细胞壁、细胞膜的改变,果肉褐变以及呼吸与乙烯释放异常引起。目前生产中常通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类措施改善植物组织的抗冷性,减轻果实冷害,维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秋季采收的“南天黄”香蕉为试材,研究了1-MCP香蕉专用保鲜包对高温(30℃)下分别放置10 ,15,20 d及乙烯催熟后香蕉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10,15,20 d后果实硬度,可溶性淀粉及原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在20℃低温催熟及贮藏期间,1-MCP处理10 d果实表现为在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含量急速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急速上升,同期的对照果则表现为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含量缓慢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上升。至第7 d时,1-MCP处理与对照果上述指标相比基本没有显著差异。1-MCP处理10 d果实的色泽表现为L值和b值与同期对照果没有差异,但a值显著高于对照果。20℃低温催熟后贮藏期间,1-MCP处理15 d果实与10 d果实表现出相同的趋势。1-MCP处理20 d 果实在催熟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淀粉、原果胶、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趋势与1-MCP处理10和15 d果实相似,但处理20 d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综合分析认为,60 ng/kg 1-MCP香蕉专用保鲜包处理“南天黄”香蕉高温放置15 d以内,20℃催熟及贮藏,既可增强果实的耐贮运特性,又能使催熟后果实正常软化、转色、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处理对宝岛蕉香蕉果皮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热带作物学报》2014年第3期《不同温度处理对宝岛蕉果皮色泽的影响》(作者刘伟鑫等)报道,以宝岛蕉夏季果实为材料,研究3个不同贮藏温度25、20、16℃对果皮颜色变化的影响。即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乙烯释放量和果皮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为香蕉青皮熟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0、16℃贮藏条件下,乙烯呈先增后减变化,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紊含砒逐渐上外,宝岛焦果皮正常褪绿变黄;25℃贮藏条件下.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20℃和16℃,叶绿素a不能完全降解,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增加,果皮不能正常褪绿,出现青皮熟。宝岛焦在25℃出现青皮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叶绿素a不完全降解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浓度1-MCP(0、0.5、1.0和1.5μL/L)处理12h对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的‘四季桃’番石榴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贮藏期间测定了果皮色差a*、b*、L*值和色调角h值,果实失重率,果实乙烯释放量及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的抑制贮藏过程中番石榴果实的失重率、推迟果实乙烯的释放高峰、延缓果实的黄化进程;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对‘四季桃’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不同,其中1.0μL/L 1-MCP处理12 h的保鲜效果最好,在(25±2)℃下贮藏时,‘四季桃’果实未出现明显的乙烯释放高峰。因此认为,浓度为1.0μL/L的1-MCP处理12 h可以作为‘四季桃’番石榴果实在(25±2)℃、相对湿度85%下贮藏保持其果实品质、延长其贮藏寿命的最适宜的浓度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大鸡心”黄皮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涂膜(1.5 %壳聚糖)、包装(0.02 mm PE保鲜袋)以及涂膜与包装复合处理(1.5 %壳聚糖 0.02 mm PE保鲜袋)对采后黄皮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 %壳聚糖涂膜、PE保鲜袋包装、涂膜与包装复合处理能够减慢果实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的降解,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推迟果实的成熟衰老过程。综合来看,1.5 %壳聚糖处理对黄皮品质的保鲜效果最好,PE保鲜袋包装处理次之,1.5 %壳聚糖 PE保鲜袋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5.
乙烯是参与果实成熟、软化和衰老的重要激素,果实成熟时的乙烯释放量水平是决定果实货架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涵盖不同成熟期的28个砂梨品种为对象,通过测定其果实成熟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乙烯释放量和硬度变化,判断其呼吸跃变类型。结果显示,多数早熟砂梨品种成熟后乙烯释放量较高,并且迅速上升于采后常温贮藏10~15d抵达峰值,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而多数中晚熟乙烯释放量较低且采后乙烯释放量增加极为缓慢,显示为非呼吸跃变型特征。发掘出特异种质两份,即早熟非呼吸跃变型品种‘鄂梨2号’和晚熟呼吸跃变型品种‘金水1号’。本研究鉴定结果可为这些砂梨品种的生产和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索红光对乙烯褪绿脆蜜金柑果实着色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脆蜜金柑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业价值提供理论依据。以7年生脆蜜金柑为试材,采用660nm红光照射乙烯褪绿脆蜜金柑果实,在贮藏期定期测定果皮色差、单果重、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色泽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红光处理通过促进脆蜜金柑果皮中叶绿素(a,b)的降解和总类胡萝卜素的合成,改善果实的外观色泽,乙烯利处理的效果不如红光,两者单独使用均存在转色不均匀的问题。经红光和低剂量乙烯共同处理后,脆蜜金柑果实5d即可均匀转色,660nm红光协同300ppm乙烯利处理可有效促进采后脆蜜金柑果皮转色。  相似文献   

17.
以“无核”黄皮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β-氨基丁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曲酸三种褐变抑制剂对黄皮果实贮藏期间(4±0.5℃,相对湿度85%)褐变和抗氧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β-氨基丁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可以明显抑制黄皮果皮褐变,而曲酸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三种褐变抑制剂处理都具有抑制黄皮果实失重和MDA含量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解、提高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其中,对氨基水杨酸钠能够更好的维持黄皮采后品质和抗氧化特性,从而抑制褐变。因此,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的效果最好,β-氨基丁酸处理次之,曲酸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早酥蜜’是以‘七月酥’为母本,‘砀山酥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极早熟梨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50 g,果皮绿黄色;果肉乳白色,肉质极酥脆,汁液多,风味甘甜;可溶性固形物13.1%,在河南郑州地区7月上旬成熟,货架期30 d,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4个月。采用配置授粉品种,合理密植,细长圆柱形,肥水一体化,行间生草,营养带覆膜等省力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125),来自韩国中安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货架期"圆黄"梨果实品质和目标代谢产物的影响。"圆黄"梨在收获后皮层和果心容易发生褐变。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1μL/L 1-MCP处理对25℃下贮存30 d"圆黄"梨的果实品质、内部褐变发生率和目标代谢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探究了采前喷施次磷酸钾对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次磷酸钾提高了单果重和坐果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了果皮颜色参数a值和花色苷含量,促进果皮转红;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次磷酸钾处理提高了荔枝中黄铜和总酚含量,降低了采后褐变指数,说明次磷酸钾处理在荔枝的采后贮藏过程中,可以增加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