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降尘和酸雨对蔬菜中金属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降尘、酸雨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菠菜和生菜中铁、镁、锰、镍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尘使菠菜和生菜中铁、镁、锰、镍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酸雨pH 值不同,使菠菜和生菜中铁、镁、锰、镍的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与单一酸雨污染相比,复合污染使菠菜与生菜中铁的含量分别平均升高1 .48 和15 .89 倍,而镁的含量则略有降低。锰、镍在菠菜中的含量当pH 值> 3 .5 时,复合污染高于单一酸雨污染;当pH 值< 3 .5 时则正好相反。随着酸雨pH 值的变化,复合污染和单一酸雨污染使生菜中锰和镍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氯磺隆和镉复合污染对菠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是常见的农田土壤污染。研究了在土壤中的氯磺隆单一污染及氯磺隆和镉的复合污染下,菠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氯磺隆单一污染的过程中,均诱导菠菜幼苗中SOD,CAT,POD活性显著升高;Cd的单一污染对菠菜幼苗SOD,CAT,POD,GST这4种酶的活性均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当氯磺隆和镉复合污染菠菜幼苗后会产生协同效应。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都会降低菠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且2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扶桑花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花中提取天然红色素,探讨其提取工艺,以及pH值、热、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对酸碱的作用较敏感,在pH4.2~8.7介质中,显紫红色,其λmax为551nm;pH<4.2时,显鲜红色,λmax为529nm;pH>8.7时,显绿色,λmax为566nm;pH>10.8时,显黄色,λmax为425,受光、热、O2、的影响较少,这与已知的花色苷类色素有很大区别但对H2O2、NaHSO3较敏感  相似文献   

4.
窿缘桉防护林小气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广西北热带山口林场2 种林龄窿缘桉防护林内及空旷地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定位对比观测。结果表明: 15 年生和45 年生窿缘桉林内的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分别为246 ×103 k J·m - 2 和202 ×103 k J·m - 2 , 分别比空旷地(543 ×103 k J·m - 2)减少547 % 和628 % ; 平均气温分别低02 ℃和07 ℃; 0 ~20 cm 土层的平均温度分别低13 ℃和18 ℃; 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1 % 和3 % ; 45 年生林内的平均风速降低824 % 。表1 参9  相似文献   

5.
小麦抗重金属污染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1998年,在太原市南郊区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上进行了小麦抗重金属污染栽培试验。种子经过稀土处理,各处理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140%;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81%~174%;子粒中Hg,Cd与As含量分别下降633%~980%,385%~100%,228%~792%。用等级聚合方法将12个处理分为两组,11个处理均明显优于对照,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与缢蛏投饵混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4 个50 m × 50 m ×18 m 的陆基围隔中分别放入缢蛏 (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0 ,250 , 375 和500 只( 0 , 10 ,15 和20 只/ m 2) , 壳长为 540 cm ±035 c m , 再放入等量 (6 尾/ m 2) 的中国对虾 ( Penaeus chinensis) , 体长为285 cm ±016 c m 。投饵饲养3 个月结果表明, 缢蛏放养密度为20 只/ m 2 时, 对虾的成活率 (740 % ) 和产量 (4136 kg/h m 2) 最高, 分别比单养对虾的成活率(650 % ) 和产量 (3054 kg/h m 2) 高138 % 和354 % , 氮的绝对利用率提高了53 % 。缢蛏密度为10 只/ m 2 时, 其成活率和产量最高, 为904 % 和316 kg/h m 2 ; 密度为20 只/ m 2 时, 降至 782 % 和92 kg/h m 2。本系统中对虾的生产潜力为124 g/ ( m 2·d) , 缢蛏的极限配养量为1500 kg/h m 2 左右。  相似文献   

7.
1995~1998 年对寒旱梯田地早酥梨春季采用树下平覆膜、树下锅形覆膜、树下“V”形覆膜及空白对照4 个处理,比较了不同覆膜技术对早酥梨定植当年成活率、1~3 年生幼树越冬抽条率、土壤水分含量、开花时间及幼树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以树下锅形和“V”形覆膜效果最好,其新栽当年成活率分别为100% 和976% ,幼树3 a 抽条率均为0;0~12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607、2598 g/kg;花期天数分别缩短了1~3d;35 年生幼树平均产量分别为2 80500、2 78025 kg/hm 2,较对照分别增产7989% 和7831%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重庆现实酸雨(pH4.0)和降尘(33.5t/月km2)对番茄产量和植株汞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处理使钙质紫色土上的番茄增产21.6%,并促进叶汞积累。降尘处理使酸性紫色土上的番茄增产19.2%,并增加了根汞含量。酸雨和降尘复合处理较对照、酸雨和降尘处理分别减产3.0%~16.1%,3.8%~31.0%和15.8%~18.7%,叶汞浓度分别增加12.8%~25.4%,9.8%~15.5%和18.0%~25.8%,但均未对果实汞积累产生影响。这不仅与酸雨促进降尘溶出汞,增加植物叶片细胞质膜透性有关,而且与土壤肥力和作物长势相关。  相似文献   

9.
桐麦间作系统内光量分布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桐麦间作系统内外各点光量与小麦产量对比研究表明:对照区的入射光量和小麦截获光量一直大于系统内各点,系统内各点离树行越近截获的光量越小.小麦截获光量与入射光量的比值在系统内各点变化不大,在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系统内的平均比值分别是078,069和045,系统外分别是094,088和063.就小麦产量来讲,系统内平均比系统外低512%,系统内冠下各点平均较冠外点平均低19%,东冠下各点平均较西冠下各点平均低244%.单位面积小麦种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系统内较系统外平均分别低355%,253%,冠下各点平均较冠外各点平均分别低113%,74%,东冠下两点平均较西冠下两点平均分别低131%,134%.系统内外各点小麦产量可用其开花期至成熟期的截获光量进行预测.单位面积小麦的种粒数与开花期截获光量,种子千粒重与灌浆期所截获光量的相关关系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10.
1994~1995年对21个玉米自交系和采用NCⅡ(NorthCarolinaⅡ)交配设计配制的35个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杂种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D2)与产量杂种优势(H)、杂种产量(F1)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其理论方程分别为Y1=47432+3019X-0046X2和Y2=163162+3555X-0075X2。当D2=3282(237)时,H(F1)出现最大值。在0≤D2≤3282(237)时,D2与H(F1)间近线性关系,H(F1)随D2值的增大而加强,超过D2=3282(237)时,杂种优势和杂种产量随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减弱。这表明杂种优势的产生需要双亲有一定遗传差异,但有遗传差异的双亲并不一定产生杂种优势;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准确率为692%。  相似文献   

11.
榆林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使得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业环境,尤其Cd、Hg污染较为严重,受污染土壤极大地降低了农作物品质,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本试验以菠菜为供试作物,研究三种添加量生物炭对镉/汞污染沙土及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量生物炭对不同处理土壤及种植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但均有改良作用。但5%生物炭对镉/汞复合污染下土壤上菠菜生长影响效果最明显。(1)不同添加量生物炭对不同处理土壤菠菜生长均有促进作用。5%生物炭可显著提高镉/汞污染沙土菠菜的生理生长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及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胞间CO2、气孔导度等。(2)不同添加量生物炭均可改善菠菜的品质,尤其对于镉/汞复合污染沙土,5%生物炭处理时菠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最大,较CK分别增加11.9%、34.4%、11.8%,草酸含量降低24.7%;而对于原始沙土、单Cd污染和单Hg污染沙土下种植菠菜,可以通过添加10%的生物炭进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条件下,喷施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菠菜产量,并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硝酸盐含量。在单施氮肥条件下,喷施活力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喷施活力素也明显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改善了菠菜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的前提下使菠菜高产的供氮水平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菠菜产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追加氮素反而造成菠菜减产;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尿素相比,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获得更高的菠菜产量。菠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单施有机肥产生硝酸盐最少,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次之,单施尿素产生硝酸盐最多。[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硝酸盐含量2个因素,纯氮施入量300 kg/hm2,75%的N由有机肥提供、25%的N由尿素化肥提供为最佳氮素水平和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磷、镉交互作用对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的添加可减轻镉对菠菜生长的毒害,随着向土壤中添加磷浓度的增加,菠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菠菜生物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镉浓度相同条件下,随着向土壤中添加磷浓度的升高,菠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菠菜生物量也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土壤中磷浓度为150mg/kg时,菠菜的生物量达到最大,且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也最高。当向土壤中添加镉浓度为1.5、20mg/kg时,施磷均明显降低了菠菜植株中镉的含量。研究还发现,植株体内磷、镉的含量与土壤环境中的磷、镉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菠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pH的模拟酸雨处理菠菜,研究模拟酸雨对菠菜生长代谢、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弱酸性酸雨能促进菠菜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合成,叶绿素a比叶绿素b对酸雨胁迫更敏感;在pH为3.0~7.0范围内,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生长指标值随着酸雨酸性增强而下降;pH≤4.0的酸雨能严重阻碍维生素C的合成;pH≥5.6的酸雨会促进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合成,pH5.6的则抑制二者的合成;游离氨基酸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酸雨的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蕹菜高产、优质的合理氮肥施用量,采用盆栽试验与^15N标记示踪技术,分析了氮肥施用量与蕹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将每1kg的氮肥施用量x(g)与每盆的产量y(g)拟合成回归方程为y=14.81+1208.60x-2959.52x^2(F=46.85),表明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每1kg土的合理氮肥施用量为0.140-0.170g;氮肥利用率y(%)和每1k土氮肥用量x(g)之间的一元一次方程为:y=48.93x+45.88(r=0.984).适宜的氮肥用量能提高可食部分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蕹菜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7.
铅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铅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伤害及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铅镉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铅镉低浓度胁迫能够促进水稻生长,高浓度抑制水稻的株高;铅镉胁迫显著降低了水稻的分蘖数,随着胁迫浓度增加,分蘖数下降幅度增大;铅镉胁迫显著降低了水稻每盆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低浓度胁迫下每穗总粒数显著增加,高浓度胁迫下每穗总粒数显著降低;铅镉低浓度胁迫下糙米率和精米率显著增加,高浓度胁迫下糙米率和精米率显著降低,整精米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水稻籽粒中铅镉含量与土壤中铅镉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土壤铅镉含量达到中高浓度时,水稻籽粒铅镉含量严重超标,铅镉最高超标达333%和122%。[结论]该研究为污染地区水稻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蔬菜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红梅  曾燕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36-2337,2339
在北方连作蔬菜地休闲时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的种植对下茬作物菠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施氮处理下填闲作物收获后,土壤中NO3-N残留量明显降低,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菠菜产量也随之降低.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剖面0~120 cm)由1 772 kg/hm2降低到653 kg/hm2,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2%,但同时菠菜产量也降低了81%.在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中填闲作物的种植对整个土壤剖面中NO3-N残留量影响较小,但对下茬作物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及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种植填闲作物前后土壤NO3-N含量由217 kg/hm2降低到124 kg/hm2,2个处理2002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比2001年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28%和23%,同时菠菜产量分别降低了84%和88%.从降低蔬菜地NO3-N淋失风险的角度分析,目前农民习惯采用的传统施氮处理的土壤可以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的方式降低土壤NO3-N淋失风险,但优化施氮处理和经济施氮处理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9.
ALA处理对菠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ALA叶面喷施对菠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LA叶面施用明显提高了菠菜的Vc含量并改善了菠菜品质,与对照相比,菠菜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