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豆开花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全国各地代表品种256个,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短光照处理试验,以大豆品种生育前期在播种季节间标准差,春播自然光照与11小时短光照条件下相在数分别表示生育前期光温综合反应,短光照反应的强度。研究表明二者关系密切呈偕同变化。我国大豆生育前期光温综合反应中短光照反应是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
大豆杂种后代生育期及光温反应特性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个生育期不同的大豆品种配制的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春,夏,秋播下生育期及其对播季反应敏感度的实际选择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组合不同播季均有生育期超亲;可获得生育期对播季反应敏感度超过亲本的家系,超钝感亲本家系较多出现于双亲生育期相差不大的组合。在播季间全生育期平均数的低,中值区,作全生育期播季反应敏感度和低两个极端方向的选择,实际选择效果较好;而在相应的高值区,实际效果较差;选择效果组合间呈现差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终身核不育”水稻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的不育性状,通过杂交表明“终身核不育”性状与光(温)敏核不育性存在着等位与非等位性关系,这种“终身核不育”在等位条件下育性可以转换,是一种育性转换未表达的“终身核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4.
大豆叶柄形态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叶片停止生长后,叶柄直径持续生长2~3天,叶柄伸长生长持续4~6天,木质部导管数目持续增加5~7天。大豆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和比叶柄重的最大值出现在植株的中上部节位。品种间叶柄直径变化较小,叶柄长度和比叶柄重变化较大。叶柄韧皮部面积、比叶柄重和叶柄长度与叶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75和0.86).新品种单位叶面积的叶柄韧皮部面积有大于老品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1991-1999年8年期间引进全国各地20个两用核不育系在天津地区自然条件下的育性情况及农艺性状表现,筛选鉴定出LS2S,培矮64S,108S三个不育性稳定有效高利用价值的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稻技术在天津地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豆生育期受品种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制约,是作物光温反应的综合体现,而光温因素是环境条件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鉴定大豆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表现,对大豆品种分类、生育期分组和调整大豆生产布局,实现我国大豆产业科学化与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英  韩天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91-1393
综述大豆生育期性状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进展,讨论当前的研究重点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光温反应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大豆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大豆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效果较好;分枝数和株高对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贡献率最大;株高和百粒重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
选用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铁丰27号和沈农6号与美国俄亥俄州育成大豆品种OhioFG1和HS97—4534作亲本,配成正反交4个杂交组合,探讨了短果枝性状的遗传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正反交F3、F4代中短果枝上的每荚粒数有所不同,以高值亲本作母本高于用低值亲本作母本的,这说明短果枝上每荚粒数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且F4代结果大于F3代。以短果枝荚数和粒数多的材料做母本,其F3和F4代的短果枝荚数和粒数也较高。说明,在利用短果枝性状时,配置杂交组合应以短果枝荚数和粒数较多的试材做母本。亲本沈农6号是多短果枝品种,其短果枝粒重率高达22.87%,以它为母本与美国的OhioFG1杂交,其F4代中短果枝的粒重率也高达到7.21%。  相似文献   

11.
供试的 7份棉花柱头外露种质材料中有 4份属光期敏感类型。在不同的光照长度处理下 ,棉花柱头外露种质的感光性 ,即对短光照的感应性有强、中、弱 3类。 (1)强感光性 ;(2 )中感光性 ;(3)弱感光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了大豆叶片的光合特性,DTA-6效果最佳;均明显增加了大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P/S),增加大豆叶片主脉的导管数目、输水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横截面积;增加大豆叶柄维管束横截面积和叶柄导管数目;对茎部表皮厚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均增加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的厚度,且SODM主要促进了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CC主要促进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DTA-6主要促进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对棉花柱头外露4个光敏种质的不同叶龄期幼苗进行16h长日照处理,据观察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夏播条件下,凡通过1真叶期后的各叶龄期的自然光照(13.84h)处理,接着再给长日照,不能控制棉株现蕾的出现,只有在棉苗子叶期给予长日照,棉株才可能不现蕾,该类种质进行光照试验必须在1真叶平展以前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棉花柱头外露光敏种质感光敏感期为子叶期至1真叶期。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产量形成,结果表明,沈农6号的生物产量在不同施肥量间差异显著,在不同种植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这说明生物产量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影响都较大。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最大积累速率也不同。在同一施肥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下,以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的植株籽粒所占的比例最大(37%)。种植密度为7.5万株/11m2和15.0万株/hm^2的群体籽粒分布均集中植株中下部,而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的籽粒主要分布于植株中上部。短果枝出现的最早层次都是在20~30cm。在植株上,短果枝的分布位置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施肥水平与密度互作间的产量差异显著。这说明:对沈农6号而言,种植密度对产量形成更为重要,并且施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植密度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3号生理小种接种抗病品种小粒黑豆、连毛会黑豆、磨石黑豆与感病品种铁丰24号、铁丰18号、开育10号杂交组合,根据F2代分析结果,小粒黑豆在铁丰24号背景下表现出有两对抗病基因,在开育10号的背景下由4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对3号小种的抗性,磨石黑豆在铁丰24号背景下有两对隐性抗病基因,铁丰18号×连毛会黑豆组合F2代分离表现为三对基因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晋至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大豆种植面积发生一定的变化。西汉时期,黄河流域大豆种植面积相对战国时期大为下降,由主食逐渐变成副食;东汉时期,黄河流域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了北朝时期,又出现禾菽并重的地步。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气候变冷,导致饥荒时常发生,而大豆比较耐旱耐寒,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有利于老百姓渡过饥荒。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野生大豆在原产地自然出苗后生长期间的光温动态规律,提出光温综合作用基本原理,划分生长发育阶段。野生大豆异地种植,根据异地生长期间的光温动态与材料的自然临界光温同时进行光温综合作用规律,提出复式光温综合作用原理,划分生长发育阶段。根据未展开叶生长速度与展开叶感光效应规律提出:气温<25.5℃为低温;25.6~27.9℃为适宜温度;>28℃为高温。根据不同光周期叶片生长速度提出:光照条件<13h为短光;13~15.5h为适宜光照,>15.5h为典型长光。根据光温综合作用确定开花节位过程提出:由子叶感光效应确定的开花节位,即出苗到2复叶未展开叶露叶前为大豆感光阶段,由未展开叶和展开叶感光效应确定的开花节位,即2复叶未展开叶露叶到开花节位复叶发生始为大豆感温阶段。  相似文献   

18.
早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M103S的选育与光温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温敏核不育水稻安农S—1为母本,以常规高产早籼稻品系92153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低温选择和人工气候箱鉴定,育成了育性转换临界温度23—24℃的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M103S。光周期长于12.5h,日平均温度高于24℃,可以用于制种,日平均温度低于23℃,可以用于繁殖。光周期长于13.5h,日平均温度高于23℃,可以用于制种。自然条件下不育起点温度为日均温23—24℃,耐低温期为3—4d。敏感期为抽穗前的7—14d。播始历期为53—79d,主茎叶片数10.0—12.6片。从播种到始穗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93.8—1766.3℃和733.4—1058.3℃。不育期的株高63.6—77.5cm,平均72.0cm,单株有效穗6.4—12.0个,平均9.3个,穗长20.9—22.7cm,平均21.2cm,每穗颖花数112.1—137.3朵,平均122.3朵。可育期株高65.7cm,单株有效穗7.2个,穗长17.2cm,每穗总粒数114.1粒,结实率47.23%,千粒重31.34g。以M103S为母本,与100多个早籼品种进行测配,杂种表现生育期早、穗大、粒多、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19.
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对马里兰烟晾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里兰烟对晾制温湿度环境条件要求较苛刻,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易造成含青烟或霉烂烟,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对马里兰烟调制设施和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较水泥瓦等上盖标准晾房日间温度高1~2℃,晾房内相对湿度低5%~10%,且保温保湿时间较长,有利于马里兰烟凋萎变色,烟叶晾制质量较好;其结合两段式干筋棚分片上绳晾制技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减少烟叶含青和霉烂现象,提高上中等烟比例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