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以8个陆地棉品种为亲本,配制了6个单交组合和3个复交组合,对杂种的一些重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交种F1代比对照有明显的竞争优势,F2代优势下降,但大多数经济性状在F1与F2代之间存在正相关,F2代优势的衰退程度也因不同的组合而在较大差异,有的组合F2代仍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筛选出连续利用F1和F2代的高优势组合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大豆杂交后代粒荚比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粒荚比不同亲本进行杂交,对F1代及F2代粒英比的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代粒英比表现出一定的正向优势;F2代粒英比表现出一定的正向优势;F2代粒英比有广泛分离,属于数量性状遗传;F2代广义遗传力各组合平均为51.9%。  相似文献   

3.
油用向日葵(HAelianthus annuus L.)皮壳率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雄性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向日葵皮壳率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各杂交组合F1代,部分组合的F2代和回交世代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皮壳率属于数量性状,基因加性效应对皮壳率的表现起主导作用。皮壳率的遗传力较高,选择响应很大,可通过早代选择等方法直接进行遗传改良。双亲的皮壳率制药着杂种F1代该性状的表现。双亲皮壳率差值的大小影响杂种F2代的遗传变异幅度。在育种实践中,为降低杂  相似文献   

4.
对两个籼粳交组合的F1、F2、B1F1及亲本进行花药培养力和后代遗传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1)籼粳交花药培养力与亲本呈正相关,单交,回交及各世代培养力顺序为:B1F1〉F2〉F1;(2)籼粳交花培产生的二倍体花粉植株约86%是纯合的;花培后代不仅具有与相应常规后代同样丰富的遗传类型,而且使某些隐性基因在早代得以充分表达;(3)统计分析了花培与常规后代各主要性状的差异,其中B1F1H2较B1F2、  相似文献   

5.
籼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及其与亲本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的30个杂种F1植株上的F2种子及其亲本的7个稻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杂种稻米各品质性状的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除粒宽这一性状表现一定的超中亲和优势外,其余6个性状平均表现为双亲中值。但在不同类型的亲本组合间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偃麦与小簇麦杂交育成三属杂种,并着重对其杂种后代结实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中间型小偃麦与小簇麦作为桥梁亲本获得三属杂种的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0.5%。F1自交结实率很低,仅0.2%,回交结实率为1.5%;F2自交、回交结实率都较F1有所提高,分别为0.37%、4.6%,F2中有两株全部结实。  相似文献   

7.
小麦F_2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5×5不完全双列杂交25个组合产量分析,阐明小麦F2潜在有可利用的杂种优势。采用遗传基础复杂、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的纯系品种(系)作亲本,筛选强优势F2组合。双亲抽穗期差异≤4.43天,株高差异≤5.2cm,芒、壳色、粒色等性状基本一致,有助于提高F2群体整齐度。应用化学杂交剂SC2053诱导母本雄性不育制种技术,取得F1杂种,F1杂种自交得F2杂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野生大豆,种间杂交中间材料与栽培大豆杂交,配制9个组合,分析了杂种F1代蛋白质含量的表现及与亲本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种间杂交组合F2代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种间杂交后代的F1代蛋白质含量明显的倾向高蛋白野生亲本。F2代蛋白质含量株系间变异幅度很大,呈现明显分离,表现为连续变异,广泛分布,并出现部分正向,负向超亲单株。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山西农大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组创育的异源四倍体亚比棉(A2A2G1G1)和栽培四倍体海岛棉(AADD)2为亲本杂交,组成三交种异源四倍体(AAGD)为材料,对其亲本及杂种F1的三种器官(叶片、叶柄、花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亲本有各自的特定酶带。(2)杂种F1的酶谱是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即杂种酶带均来自双亲(包括父母共有的,母本或父本特有的),酶带的一部分。(3)同种棉属在不同的器官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叶柄酶谱最为丰富,清晰;叶片次之,花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配组的30个杂种F1植株上的F2种子及其亲本的7个稻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杂种稻米各品质性状的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除粒宽这一性状表现一定的超中亲的优势外,其余6个性状平均表现为双亲中值。但在不同类型的亲本组合间稍有不同。因此,一般来说,双亲均优质时可育出优质的杂交稻。(2)杂种的完整精米率、粒宽、糊化温度3个性状与不育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杂种的粒长、粒宽、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4个性状与恢复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杂种的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3个性状与中亲值达极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可为优质杂交稻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化杀杂种小麦F_2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 1999年 ,选用化学杂交剂SC2 0 53(津奥啉 )配制的杂交种 5个组合的F1,F2 及其相应亲本为材料 ,鲁麦 14号为对照 ,研究了F1,F2 各性状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 ,有 3个组合F1和F2 均较其亲本和对照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优势 ,F2 超标优势达 7%以上 ,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粒重有明显差异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杂交稻组合19个,对杂种一代单株产量、千粒重及其亲本千粒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正相关达显著水平;父本相同时,母本千粒重与杂种一代的产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9;父、母本千粒重与杂种一代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和0.778.讨论了超高产杂交稻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选用 6个 T型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与 5个恢复系配制了 30个 T质杂种和 30个相应的 A质杂种、选用 4个 K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 2个 K型恢复系配制了 8个 K质杂种和 8个相应的 A质杂种、选用 6个普通品种配制了 5个化杀组合 ,以研究杂种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面团流变特性在 F1和 F2 中的表现。结果表明 :1胞质杂种 F1和 F2 籽粒蛋白含量均呈近正态分布 ;78%的组合 F1籽粒以超高亲为主 ,12 %的组合表现倾高亲 ;F2 籽粒以超高亲和偏高亲为主 ,约有 2 5%的组合表现近中亲。普通品种间的化杀杂种 F1籽粒以偏高亲和超高亲为主 ,F2 籽粒以近中亲和偏高亲为主。 2 T质杂种和相应 A质杂种的蛋白含量在 F1代差异不显著 ,但在 F2 代 T型胞质可显著提高籽粒蛋白含量 ;K型胞质可显著提高杂种籽粒 F1和 F2 的蛋白质含量。 3T型胞质可提高杂种小麦的面团流变特性 ;K型胞质使面团流变特性变劣。普通品种间的化杀杂种 F1和 F2 的面团流变特性都介于双亲之间 ,某些组合如早优 50 4×核生 2号组合的 F2 杂种表现倾高亲早优 50 4。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2个杂种及其7个亲本在八个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杂种(或亲本)之间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差异,杂种单株籽粒产量比亲本对环境反应敏感,倾向于或超过不稳定的亲本。F_1代杂合体并没有增加稳定性的表现。在面团品质性状上,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采用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行稳定性分析,较好地反映了基因型对环境反应的实际情况,它不失为一种测定作物新品种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华中地区大面积应用的4个三系不育系的同型保持系和来自不同生态类型的16个恢复系为材料,根据9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欧氏距离为指标,研究了杂交水稻亲本间遗传差异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持系间遗传差异较小,恢复系间及保持系与恢复系间遗传差异较大。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三系杂交稻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关系不密切,而杂交稻产量的高低与双亲产量尤其是双亲产量平均值的高低密切相关,说明亲本改良在提高杂交稻产量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试验在四个地点连续两年进行。用8个亲本按不完全双列交配模式组配16个 T 型不育胞质杂种小麦。用分解分类法对 T 型杂种小麦育性的环境变异和基因型(G)×环境(E)交互作用,亲本的育性恢复配合力及其与 F_1育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 型杂种小麦的育性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变异,环境变异和 G×E互作变异。环境变异主要表现为年份变异,其次为年伤 X 地点互作变异;G×E互作变异主要表现为基因型×年份互作变异。气象条件对杂种小麦育性有显著影响.根据对环境的反应,把16个杂种小麦分成四个类型。育性恢复的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的多;母本对一般配合力方差的贡献不亚于父本。类型 I 杂种亲本育性恢复的一般配合力的构成模式是:高×高,高×中,高×低。杂种小麦的产量和产量稳定性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其育性的影响。培育出具有生产利用价值的 T 型杂种小麦的关键是如何把高的产量优势和高的育性结合起来.对杂种小麦育性进行多年点鉴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辣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与5个自交系组配的30个测交组合进行育性和结籽调查,结果表明,当组合中每个单株的育性为3级和4级,单株结果和果实形状正常,单果种子数多时,该组合为恢复组合,相应父本为恢复系。初步确定S7、S9、S10和S19共4个组合为恢复组合,相应父本R12-3、R12-5、R12-6、R22-2为恢复系。这4个恢复组合果实性状表现较好,符合育种需求;其中以恢复组合S19的折合产量最高,为74 478.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椒2号增产36.7%,其余3个恢复组合均较对照减产。  相似文献   

18.
转iaa M(色氨酸单加氧酶基因)高衣分棉花种质已经培育出来,但应用于育种研究较少。我们利用转iaa M高衣分棉花种质IF1-1做父本、16个陆地棉品种(系)做母本,分别配制杂交组合,检测了亲本及其F1和F2群体的iaa M遗传;田间调查了材料的抗病性及农艺性状,室内考查了产量构成因子,同时进行了产量统计分析;通过系统选育结合分子辅助选择对杂交后代进行定向培育,获得了新的高衣分种质,实现了该种质的育种应用。结果表明:(1)FBP7-iaa M是1对显性基因;(2)与高衣分亲本IF1-1相比,F1和F2代衣分不具备超中与超亲优势,但与16个母本品种(系)相比,却能明显提高现有品种(系)的衣分率;(3)F1代产量尤其是皮棉产量具备较明显的超亲优势,皮棉产量优势值为13.4%,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生产上产量较高的品种与IF1-1配制杂交组合,选择高优势杂交种直接利用;(4)F1和F2代抗病性明显好于IF1-1,但与母本相比较差,所以,在杂交后代的选择中应注意观察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情况,选择抗病性好的后代;(5)子棉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铃重和单株铃数的增加来实现,皮棉产量的增加则是通过子棉产量与衣分的共同提高来完成;(6)杂交后代具备选择出高衣分新品系的潜力。本研究实现了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得的第2代转基因棉花种质应用于棉花育种,对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 Eberhart & Russell 模式及聚类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14个冬小麦 F_1杂种和10个纯系(亲本)品种在5种不同地点籽粒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基因型×环境互作的模式与性质上,杂交种和纯系品种均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响应,但互作的程度杂交种明显小于纯系品种。杂交种的产量表现比纯系品种稳定。在产量响应上,纯系品种对有利环境条件的反应比杂交种更为敏感。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各有所长,综合运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高蛋白大豆杂交F_2代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或品系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杂种F2代相关资料,从而分析杂种F2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双亲蛋白质含量差异大,F2代蛋白质含量变异程度也大;双亲蛋白质含量高,F2代蛋白质含量高;F2代蛋白质含量与母本及双亲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正相关;F2代蛋白质含量与亲本熟期差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