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金恒  展现明  闫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80-17081
[目的]筛选适合工业化生产玉米黄色素及醇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玉米淀粉的副产物玉米黄粉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玉米黄色素、醇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5℃、提取时间2h、固液比1∶4、pH值5.5,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提取时间〉pH值〉温度。醇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酒精度70%、固液比1∶4、浸泡时间6h、pH值5.0,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浸泡时间〉乙醇体积〉温度〉酒精度〉pH值。[结论]该研究为玉米黄色素及醇溶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卷烟主流烟气pH值测定的影响因素,建立卷烟主流烟气pH值的测定方法,为判断卷烟感官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按照标准条件在吸烟机上抽吸20支卷烟并用剑桥滤片收集粒相物,转移至150 ml锥形瓶中用萃取剂萃取,并利用pH电位滴定仪测定其pH值。试验考查了不同萃取剂、萃取剂体积、萃取方式、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卷烟烟气pH值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最终确定了以90 ml蒸馏水∶异丙醇=1∶1为萃取剂,振荡萃取30 min。利用该方法对10个国内外主导卷烟牌号样品的主流烟气的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烤烟型卷烟主流烟气的pH值在6.008-6.212,而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的pH值在6.246-6.585。[结论] 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小于1%,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测定卷烟主流烟气pH值,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水蛭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研究菌种活化时间、接种量、培养基装量、温度、初始pH值、碳源、氮源等对发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 ℃,初始pH值7,培养基装量20 ml/250 ml,菌种活化时间6 h,接种量3%,氮源为1.5%Tryptone,碳源为9.0%大豆浸出液,转速220r/min,16 h后添加0.3%Tween 80,发酵时间29 h。[结论]优化条件下,发酵液活性可达210 ATU/ml,较优化前提高13.1倍;优化条件上50 L罐放大后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发酵液活性可达208 ATU/ml。  相似文献   

4.
马立安  马琴  陈启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58-16659
[目的]探讨混合微生物发酵稻草降解稻草木质素等非纤维素成分的最佳发酵工艺。[方法]利用Aspergillus sp.(CRC04)、Amphibacillus xylanus (ACCC10262)和Pleurotus osteatus (P802)3种微生物菌株对稻草进行发酵,降解稻草中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周期、接种量、pH值与温度对木质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影响稻草发酵效果的主要因素中周期>接种量>pH值>温度。最佳的微生物发酵稻草制浆工艺条件为:周期10 d,pH值6.0,接种量2.00%,温度28或30 ℃,CRC04∶P802∶ACCC10262=1∶2∶2。[结论]该研究可为生物发酵法释放纤维素制造草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林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637-15638
[目的]研究混合微生物对茶树叶片中氯氰菊酯的最佳降解条件。[方法]以茶树叶片中的氯氰菊酯为靶标,以对该污染物具有较好降解效果的混合微生物为降解菌源,研究菌体水浴温度、喷洒时间、菌液浓度、作用时间对氯氰菊酯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菌体水浴温度为30℃时作用效果最好,氯氰菊酯降解率可达78%;菌液喷洒时间为17:00左右时,氯氰菊酯降解率最高;菌液OD600=0.8时,氯氰菊酯降解率可达73%以上;喷洒菌液3、5、7d后,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5%、78%和90%。[结论]混合微生物降解氯氰菊酯的最优条件为:菌体水浴温度30qC,喷洒时间下午5:00,菌体浓度DD600=0.8。  相似文献   

6.
那立艳  吴京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21-14322
[目的]探索紫外光助Fenton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效果。[方法]研究H2O2 和FeSO4 加入量、pH值及反应时间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结果得出,采用紫外光助Fenton法处理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最佳条件为H2O2 浓度为3.0 mmol/L; FeSO4 浓度为0.3 mmol/L; pH值3.5。降解行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77 7 min^-1。[结论]UV-Fenton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去除废水中苯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波前处理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维杰  杨光  刘灿召  耿玮蔚  袁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221-16223
[目的]提高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缩短其生产时间。[方法]以玉米原淀粉为材料,对其施加40 W/g的超声波处理10 min,然后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的pH缓冲液制备微孔淀粉,研究各因素对微孔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其他因素固定不变,当反应温度为30 ℃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最低,反应温度在50-55 ℃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较高;缓冲液pH值在5.0-5.5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较高,缓冲液pH值高于5.5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急剧下降;当缓冲液pH值为5.0,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12 h,α-淀粉酶用量为75 U/g,葡萄糖苷酶用量为46 U/g时,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最高,达132.8%。[结论]微波预处理可提高微孔淀粉的吸油率。  相似文献   

8.
温度·时间·pH值对红茶有效成分浸提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 ,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 3因素对红茶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因素对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浸提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 ,对茶多酚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氨基酸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pH值 >时间 >温度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5min ;对茶黄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pH值 >时间 ,最佳组合为 :温度 9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5min ;对茶红素浸提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温度 >时间 >pH值 ,最佳组合为 :温度 80℃ ,pH值 5 .5 ,浸提时间 10min。  相似文献   

9.
GC检测鱼体中残留溴氰菊酯农药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数学拟和方法,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测定鱼体中的残留溴氰菊酯农药的影响条件并创建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石油醚对溴氰菊酯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最佳pH值为7.8,最佳温度为25.7℃,提取率可达82.5%。数学模型为:y=61+18.6e-(x/6.7);y=-118.2+199.7e-(x-7.8)/200;y=-6230.6+6313.1e-(x-25.7)/217800。最佳净化和浓缩方法分别是:弗罗里硅土层析柱进行净化;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最低检出浓度为0.0079mg/kg。同时构建了对溴氰菊酯的提取率同振荡提取时间之间的动力模型和方程:C/C0×100%=87.9-120.5/t。  相似文献   

10.
詹萍  苏龙  周乃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54-1155,1172
[目的]初步探讨红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方法]以红酵母为试材,研究渗透压稳定剂pH值、酶浓度、酶解时间、预处理时间4个因素对红酵母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pH值在6.5~7.0,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随着渗透压稳定剂pH值的升高而上升。当酶浓度从0.2%上升到1.0%时,原生质体制备率上升较快,而原生质体再生率下降较慢。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的制备率逐渐增加,而原生质体的再生率逐渐下降。在5~15 min,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均随着预处理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当渗透压稳定剂pH值为7.0,蜗牛酶酶浓度为1.0%,酶解时间为60 min,预处理时间为5 min时,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能分别达到较高的值。  相似文献   

11.
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原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李佳佳  刘天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63-21064,21084
[目的]优化绿色农药氯氰菊酯微乳剂配方。[方法]采用乳化水加油法配制氯氰菊酯微乳剂,通过溶解性试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浊点测定法以及外观、热贮稳定性、冷藏稳定性试验对溶剂、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结果]2-丁酮、正丁酸乙酯对氯氰菊酯原药的溶解效果最理想,最佳比例为:2-丁酮∶氯氰菊酯=3∶1;正丁酸乙酯∶氯氰菊酯=3∶1。可进行进一步复配试验的表面活性剂有TX-100、CTAB、葡萄糖酯和SDBS。增溶效果最好的助表面活性剂是正丁醇。[结论]为开发水基型、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氯氰菊酯微乳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蜂胶中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样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结果]匀浆提取的提取效果远远好于震荡提取的提取效果。石油醚的提取效果比石油醚-丙酮混合液的提取效果好。与丙酮-石油醚(9:1)和石油醚-乙酸乙酯(95:5)相比,石油醚-乙酸乙酯(98:2)的净化效果最理想。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的回收率均在69.0%~96.4%,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27%~7.69%,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残留分析的要求。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的检测限均为0.05mg/kg。[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监控蜂胶中相应药物的残留,提高国产蜂胶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罗天雄  林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9-6460
[目的]研究混合微生物对上海青叶片上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水浴温度、不同喷洒时间、不同降解菌浓度和不同应用天数对氯氰菊酯农药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该混合微生物发挥最优降解效果的水浴温度为33℃,喷洒时间为17:00,菌体浓度OD6001.0,大田施用3、5、7d后,氯氰菊酯农药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1%、80%、93%。[结论]应用该混合微生物最优降解条件可有效降解氯氰菊酯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4.
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凡  郭向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023-3024
[目的]研究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结果]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MTL(Median tolerance limits)分别为17.10、13.50、10.74和10.53μg/L,安全浓度为1.05μ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金鱼及相关观赏鱼的鱼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邱勇  严峰  曾嶒  熊泽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04-15705
[目的]为不同盐度下氯氰菊酯的使用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下氯氰菊酯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在盐度20和5下氯氰菊酯对凡纳滨对虾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67、0.440、0.383、0.038 2μg/L和0.437、0.313、0.203、0.170μg/L。在中、低盐度下氯氰菊酯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38 2和0.017 0μg/L。[结论]极低浓度的氯氰菊酯农药残留就可能会威胁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安全,应尽可能减少在虾塘及附近使用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16.
查培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67-8968,8976
[目的]确定沙枣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提取法对沙枣中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甲醇、乙醇和丙酮3种溶剂对沙枣多酚的提取性能。[结果]丙酮对沙枣多酚具有较好的提取性能,料液比1∶12 g/ml,丙酮浓度50%,超声提取3次,每次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沙枣多酚含量为9.35%,提取率达95.70%。[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所提取的沙枣多酚含量最高,此最佳工艺条件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几种杀虫剂处理对安徽沿淮中稻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方法]以丰两优1号为供试水稻品种,BtWP、25%杀虫双、18%锐劲特EC和5%高效氯氰菊酯EC为供试药剂,通过大田小区防治试验研究这几种杀虫剂处理对安徽沿淮中稻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影响。[结果]锐劲特处理对稻纵卷叶螟控制效果最好,对稻田天敌影响较小。Bt,Bt+杀虫双处理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防治效果,对稻田蜘蛛较安全,有利于保护天敌和加强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高效氯氰菊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仅有短期防效,且对稻田天敌杀伤力很大,不宜在稻田继续使用。[结论]该研究为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剂对菜青虫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的互作规律。[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印楝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后对防治菜青虫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2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结果表明:当印楝素/高效氯氰菊酯位于11.20∶7.50和8.00∶12.50之间时,混配药剂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而当2种药剂之比为8.64∶11.50时,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47。[结论]该研究确认了混配的最佳配比及两者各自的含量,为田间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  刘昌利  韦传宝  李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2-14174
[目的]研究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24、48 h急性毒性大小。[方法]以广州品系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采用标准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机率单位法测定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LC50值。[结果]氯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3 376.87、5.87μg/L;溴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594.56、74.17μg/L。[结论]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24、48 h的急性毒性大小不同;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48 hLC50值比其24 hLC50值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此类化学污染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王薇  于加平  李勇  孙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90-13792
[目的]研究黄花忍冬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对黄花忍冬果实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总黄酮产率为指标,探讨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H值5因素对黄花忍冬果实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从而分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溶剂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40(W/V,g/ml,下同),提取时间1.5 h,pH值为8,总黄酮的提取率为6.62%。[结论]该方法筛选了黄花忍冬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