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香猪血清无机盐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13头春产香猪(8头雄性、5头雌性)1~6月龄的血清钙、磷、钠、钾和氯的含量进行规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龄的血清无机盐中除血清钙含量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几种血清无机盐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即血清磷含量在2月龄时最高,以后随月龄增大呈下降趋势.血清钠、钾和氯的含量均在3月龄时最高.4月龄时显著降低(P<0.001),血清钠含量于6月龄有所回升、血清氯含量在6月龄时最低、而血清钾含量于4~6月龄稳定于同一水平.结果还表明,血清同一无机盐含量在相同月龄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香猪血清无机盐的含量变化,是香猪实验动物化的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
香猪血脂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测定法对13头(♂n=8头、♀n=5头)春产香猪1~6月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龄血脂含量不同,即1月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最高,3月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最低,4,5,6月龄血脂含量稳定于一个水平上。同一月龄内血脂含量公母猪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月龄间F检验结果血脂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将12只卵巢摘除山羊随机分为4组,用孕酮(P_4)和雌二醇(E_2)按2×2因子实验进行发情周期的人工模拟,然后测定子宫内膜胞浆中的E_2受体(RE_2),P4组、空白组、P_4+E_2组和E_2组的RE_2水平分别为8.9,18.3,33.8和67.9fmol·mg ̄(-1).除空白组与P_4+E_2组之间RE_2水平的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组之间均为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山羊子宫内膜胞浆RE_2水平处于P_4和E_2的共同调节之中,P_4具有极显著的降调节作用,而E_2则具有极显著的升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绵羊血浆睾酮(T)水平在8~12月极显著地高于1~7月(P<0.01);平均射精量和精子活率在9~3月均显著地高于4~8月(P<0.01);精子畸形率和精子数在9~1月与2~8月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浆中锌、铜、锰水平在配种季节8~1月明显地高于非配种季节的6~7月(P<0.01),并与配种季节开始后T水平的升高和精液品质改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732,P<0.01;r=0.7824,P<0.01)。  相似文献   

5.
本次试验用16头月龄、体重相似的利×延杂种一代母牛,随机分成四组,即试Ⅰ、试Ⅱ、试Ⅲ和对照组。分别加入2.5%、5.0%、7.5%的天然沸石粉(基础日粮相同),经过60天的饲养试验,其日增重分别为1.0kg、1.23kg、1.04kg、0.91kg,比对照组提高9.9%、35.16%、14.29%,差异显著(P<0.05)。经过10d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沸石使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5.09%、8.12%、6.07%,差异显著(P<0.05),使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3.97%、5.89%、4.90%,差异显著(P<0.05)。添加沸石可降低瘤内氨氮浓度,调节酸碱平衡,降低血液中的NPN、BUN含量,增加GOT、GPT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酪蛋白,结晶纤维素,豆油为主要原料,对蛋白质含量为39%,42%,45%,纤维素含量为2.5%,3.5%,4.5%脂肪含量为5%,6%,7%,按正交L9(3^4)表对大口黑鲈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和纤维素三个水平间存在着显著的增重效果和蛋白质效率的差异(P〈0.05),脂肪三个水平间无论是增重,还是蛋白质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1),作者建议大口黑鲈配饵中主要营养素的适宜含量的蛋白质4  相似文献   

7.
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诱导母鸡快速换羽已作为一种模式研究母鸡羽的内分泌机制,并与自然换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组血浆甲状腺素(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三碘甲状腺素(T3)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2)给药期间血浆孕酮(P4)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雌二醇(E2)浓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P<0.01);(3)两组鸡群体重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  相似文献   

8.
将12只卵巢除出羊随机分为4组,用孕酮(P4)和雌二醇(E2)按2×2因子实验进行发情周期的人工模拟,然后测定子宫内膜胞浆中的E2受体(RE2)。P4组,空白组,P4+E2组和E2组的RE2水平分别为8.9,18.3,33.8和67.9fmol.mg^-^1。除空白组与P4+E2组之间RE2水平的差异显外(P<0.05),其余组之间均为极显(P<0.01)。结果表明,山羊子宫内膜胞浆RE2I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二因子交叉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日粮对本地生长肉犬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的差异,由此筛选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日增重B1最高,与B4差异极显著(P<0.01),与B3差异显著(P<0.05),比B2差异不显著;饲料转化率亦以B1最高,比B2、B3、B4分别提高14.2%、23.1%和39.2%;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是B4>B3>B2>B1。两因子测定结果最佳组合为A1B1、A1B2和A3B1,其次为A2B2、A2B1和A3B3。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中国荷斯坦牛泌乳盛,中,后期血清中的T4和T3浓度,结果表明:奶牛泌乳中期和后期血清T4浓度(53.19和64.39nmol/L)分别明显高于盛期(47.64,P〈0.05);T4浓度在泌乳后期和中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T3浓度在整个泌乳期无明显变化(P〉0.05)。奶牛在三个泌乳时期中的日产奶量与T4浓度所占的比率的灰色关联度(0.951,0.968和  相似文献   

11.
Usual clinieal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protein,albumin and globulin in Xiang piglets from the lst month to the 6th month of age.Thirteen piglets(eight males and five females)born is Spring were selected from the Livestock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NEAU.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rum protein level wa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month of age.The lowest level was found at the 1st month of age,and the highest at the 4th month of age.The difference in serum 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different months of age.There was ,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exes at the same month of age.  相似文献   

12.
用放免法测定了6头天津白公猪从出生到7月龄之间外周血清中促黄体素(LH)和睾酮(T)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LH和T浓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LH和T均从出生后便开始快速上升(P<0.05),并均在0.5月龄达到首次高峰后便下降。LH浓度在3~4.5月龄之间相对较高(P<0.05),并于4月龄时达到峰值,之后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T浓度在1.5~3月龄之间维持在极低水平,3.5~4月龄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不显著;随后急剧上升,4.5月龄时T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之后呈现逐渐的、不显著的上升,但7月龄时T浓度显著高于4.5月龄值。结果表明,天津白公猪的LH和T两激素的分泌范型在5~7月龄之间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月龄鸵鸟主要血液生化参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6个月龄段鸵鸟的 16种血浆生化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月龄的鸵鸟 ,其血浆主要生化参数是有差异的。 1月龄以内的鸵鸟除总胆红素 (T.Bi)值外 ,其他各项指标参考值均比 3~ 4月龄的低(P<0 .0 5 )。从 1月龄到 6 0月龄鸵鸟的总蛋白 (TP)、Ca2 +等值逐渐升高 ,而从 3~ 4月龄到成年鸵鸟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P(无机磷 )、乳酸脱氢酶 (L DH)、碱性磷酸酶 (AL P)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他各项指标的测定值随月龄变化有较大的变动。 Ca2 +∶ P(无机磷 )值随月龄而逐渐增加 ,到成年鸵鸟时达到 3∶ 1。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AA肉鸡父母代和商品代为材料,对其血浆中生长激素(GH)、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酮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鸡进行马立克强毒接种,以探讨血浆激素与T淋巴细胞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周龄不同基因型鸡间血浆激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血液T淋巴细胞活性在商品代明显高于父母代。马立克强毒接种后血浆高、低皮质酮水平间T淋巴细胞活性有明显差异。相关估计结果表明,血浆激素含量大多与T淋巴细胞呈低正相关,而皮质酮与T淋巴细胞呈负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指出,激素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应用于抗病育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暖季自然放牧加补饲对羔羊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2010年5~9月在裕民县吉兰德夏草场,选取45只3月龄健康的巴什拜羊羔羊,分为对照组(放牧),试验Ⅰ组(放牧+补饲0.2%营养调控剂)和试验Ⅱ组(放牧+补饲0.4%营养调控剂)。分别在羔羊3月龄、4月龄、5月龄和6月龄进行体重和血清采集和检测。【结果】试验组血清中GH浓度高于对照组,其中在5月龄时,试验Ⅰ组和Ⅱ组血清中G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血清中T浓度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升高,补饲组相比对照组血清中T浓度增加较缓慢,在5月龄和6月龄时试验Ⅰ组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T和T4随着月龄逐渐减低,但试验组血清中T3和T4要高于对照组,在5月龄时试验Ⅰ组和Ⅱ组T3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5月龄试验Ⅰ组T4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月龄试验Ⅱ组T4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Ins随着月龄逐渐增高,在4月龄试验Ⅰ组Ins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季补饲营养调控剂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实验测定了哈尔滨白猪(简称哈白猪)56日龄经兽用排卵素二号处理后的外周血清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含量;测定了哈白猪、杜洛克猪及杜哈杂种猪4月龄、5月龄和6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分析了这些内分泌性状、生长发育性状、酮体性状和繁殖性状的表型与遗传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内分泌性状表现为中等或低于中等的遗传力(0.1055—0.3363);所测内分泌性状的遗传模型和生统模型为近似累积模型;4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与6月龄背膘厚之间表现为较强的遗传正相关(0.7932);4月龄和5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的遗传特点不同于6月龄外周血清孕酮含量的遗传特点,其原因可能与基因开放的顺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月龄羊驼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月龄羊驼的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分布规律,本实验分别选择3月龄、12月龄的各3头羊驼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利用甲苯胺蓝染色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结果:随年龄增长,羊驼十二指肠肥大细胞数量增多,空肠和回肠肥大细胞数量则减少,十二指肠、空肠肥大细胞数量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回肠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未达极显著(P>0.01);3月龄羊驼十二指肠、回肠之间的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回肠、空肠之间的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未达极显著(P>0.01);12月龄羊驼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之间的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以上结果显示:不同发育阶段的羊驼小肠肥大细胞数量与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中国荷斯坦奶牛乳成分变化规律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本海  马毅  庞之洪  杨露  易渺  杨琴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3):4891-4897
【目的】为满足对奶牛饲养管理的季节性调控,探索乳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基于中国北方荷斯坦泌乳奶牛牛群生乳DHI测定数据,按第1胎到第4胎对泌乳奶牛的乳成分(乳蛋白率、乳脂肪率)进行分组,将原始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获得乳蛋白率观察数据6 114个,乳脂肪率观察数据5 871个;假设以自然月份、泌乳胎次及两者的互作作为影响乳蛋白率及乳脂肪率变化的因素,采用SAS软件的GLM过程,建立统计分析模型。【结果】①在不分胎次(仅对1-4胎)对牛群自然月份乳成分的Duncan多重比较显示,不同月份之间的乳成分数据总体呈现显著差异(P<0.05)(尽管有些月份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显著);乳蛋白率在9月最高(3.187%),在7月最低(3.016%);乳脂肪率在2月最高(4.137%),在7月最低(3.845%);②在不分月份(1-12个月)对牛群不同胎次乳成分的Duncan多重比较显示,不同胎次之间乳成分数据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尽管有些胎次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显著);乳蛋白率在第2胎最高(3.114%),在第4胎最低(3.066%);乳脂肪率在第2和第3胎分别达到最高(3.983%和3.973%),在第4胎最低(3.923%);③利用wood模型,建立了不同胎次混合牛群的乳蛋白率(MPP,%)及乳脂肪率(MFP,%)与自然月份之间的关系方程,即MPP=3.094x-0.0464×e0.0117x和MFP=4.2116x-0.0344×e0.0276x(x代表月份)。【结论】自然月份、泌乳胎次及两者的互作均极显著影响乳蛋白率及乳脂肪率(P<0.001),而且乳蛋白率及乳脂肪率分别与自然月份存在wood模式的变化规律。获得的研究结果为准确调控牛群的饲养管理和营养供给,保证在特定月份的生乳品质达到收购标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