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痢疾,又称黑痢、血痢、黏液出血性下痢等,是由猪痢疾蛇形密螺旋体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病理变化以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纤维素性坏死性炎为特征。仔猪红痢,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7日龄以内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临床上以排血样稀便为主要症状,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理变化以肠黏膜弥漫性出血或坏死为特征。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近年来的畜禽疫病统计和调查情况看,这两种生猪腹泻病每年都有病例报告,特别是仔猪红痢更是在该州呈地区散发,而猪痢疾呈零星发生,两种病给该州母猪养殖生产带来威胁,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重视。从两种病的传播与发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治方法等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广大基层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2.
病名:淡水鱼类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豚鼠气单胞菌 病症:病鱼离群,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液较多,严重时全呈红色,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3.
<正>一、肠炎肠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包括消化不良、摄食不佳等);临床表现为拉白痢、黏液便(脓血便)、肛门红肿、摄食不佳、吐料、咬料等。病毒和真菌性肠炎,在养殖过程中很少见;而细菌性和寄生虫引起的胃肠炎较为普遍,其中慢性细菌性肠炎常年均可发生,特别是在摄食量大的夏秋季节,病程一般能达到1~2个月,是养殖过程中的第一大病害。  相似文献   

4.
一、细菌性疾病(一)主要疾病。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个圆形透明小洞。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和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紫、红色、肠空  相似文献   

5.
<正>猪增生性肠病(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样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猪增生性肠病是猪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刘峰 《畜禽业》2012,(5):18-19
<正>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Enteropathy,简称PPE),是由一种被称为细胞内罗松菌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征。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地,国内某些引进品种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谭千容 《畜禽业》2013,(6):88-89
大肠杆菌病又称黏液性肠炎,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和其分泌的毒素引起动物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水样或胶冻样粪便和严重脱水为特征,春秋多发,主要导致1~4月龄及断奶前后的仔兔发病,常因场地和兔笼的污染而引起场内流行,造成仔兔大批死亡,危害十分严重。文章通过对某长毛兔养殖场发生大肠杆菌病后的诊断和处置,总结出长毛兔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一种被称为细胞内罗松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又译为劳索尼亚氏细胞内寄生菌)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征。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瘸病等。临床特征表现为间歇性下痢。贫血.皮肤苍白,生长缓慢。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现将一起疑似猪增生性肠炎病例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8,(12)
仔猪红痢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仔猪最易感染该病,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通过研究仔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为该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草鱼是大宗淡水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在塘、库、堰及精养鱼池中均占有较大比重。在养殖过程中,肠炎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肠炎病的发病原因、流行时间、临床症状等,可分为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和机械损伤性肠炎等多种类型。在对草鱼肠炎病的治疗中,生产养殖者大多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袁定清 《水利渔业》2007,27(6):92-94
分析了1993~2006年在福建的2697场次出诊病例,其中肠道疾病367场次,占13.6%,包括细菌性肠炎227场次、药害12场次、过敏性肠炎65场次、白仔期肠炎44场次和寄生虫性肠道疾病19场次;比较各期发生情况,近年来过敏性肠炎和白仔期肠炎有明显上升趋势,而且死亡率较高。分别描述了4类肠炎的病征、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案,提出了预防养殖鳗鱼肠道疾病的6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9)
犊牛梭菌性肠炎是影响犊牛健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牛可出现急性肠毒血症,该病虽然呈散发,但是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方法等方面对犊牛梭菌性肠炎病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7,(4)
<正>副结核病是牛等反刍兽较常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叫副结核肠炎。主要特征是慢性、卡他性肠炎,长期而顽固的腹泻,肠黏膜肥厚而多皱褶,病畜衰弱和脱水。1症状潜伏期长短不一,由数月到2年以上。病程较长,为典型的慢性传染病,病初往往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只见间歇性腹泻,如果饲养管理不良,母牛分娩或产奶量高时期,均可使病状加重与明显,病牛排稀粥样粪便,常呈喷射状排出,其中混有气泡和黏液,具恶臭味,下痢逐渐顽固而变成持续。病牛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4.
李应琼 《畜禽业》2013,(1):66-67
四川省会理县某猪场发生一例生长育肥猪以腹泻,排黑色柏油样稀粪,皮肤苍白,体重下降的疫病,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猪增生性肠炎,最后通过PCR确诊为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增生性肠炎。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5)
仔猪红痢也叫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病原体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消化系统传染病。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环境卫生不良的猪场发病较多,危害较大。综述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灵敏的PCR方法以检测生鸡肉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方法:以肠炎沙门氏菌的sef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将样品增菌后用煮沸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结果:每克生鸡肉污染3.0×10°CFU肠炎沙门氏菌,经16h增菌培养后可扩增出500bp特异性性DNA带,对28份屠宰场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相符合。结论:PCR法适于生鸡肉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兔病一直是养兔业的大敌,特别是魏氏梭梭菌性肠炎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危害兔群生长,造成经济损失惨重。兔病的防控技术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针对当前情况,将一例肉兔魏氏梭菌性肠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法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振荣  沈磊  黎益图 《畜禽业》2023,(12):70-72
猪增生性肠炎是指胞内劳森菌侵害生猪,造成回肠、结肠隐窝内肠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该病会造成生猪生长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低下,导致出栏时间延迟,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8)
正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猪沙门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仔猪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通过支气管黏液和尿液进行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污秽、潮湿、营养不良、各种应激、寄生虫和病毒感染等条件下,可导致本病流  相似文献   

20.
朱风华 《畜禽业》2022,(7):87-89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对仔猪威胁严重、发病迅速、传播快的细菌性传染病。一旦农场有病例发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整个猪群,并引发大批仔猪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猪龄越低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越高,在哺乳期仔猪的感染率和致死率高达80%。探讨了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为该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