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超细碳酸氢钠粉末作为示踪粒子,并使用基于互相关算法的DPIV系统对不同抽吸容量下卷烟燃烧区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抽吸容量的增大,卷烟燃烧区速度场变活跃;与未点燃卷烟相比,点燃卷烟燃烧产生的烟气对燃烧区速度场有较大影响,烟气的热浮力明显改变了卷烟在抽吸时速度场的变化趋势;随着抽吸容量的增大,卷烟燃烧区内烟气对速度场的影响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2.
不同抽吸条件对主流烟气中氰化氢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中于  彭忠  王鹏  文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11-6512
[目的]研究不同抽吸条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氰化氢分析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流动分析法测定卷烟烟气中的氰化氢,分析了抽吸容量(30、35、40、45、50 ml)、抽吸间隔时间(30、60 s)2个抽吸参数与烟气中氰化氢的关系。[结果]缩短抽吸间隔时间,增加抽吸容量均可使烟气中氰化氢的量明显增加,相反,增加抽吸间隔时间,减少抽吸容量均可使烟气中氰化氢的量明显减少。[结论]人们吸烟时可以通过改变抽吸间隔和抽吸容量来降低烟气中的氰化氢,提高卷烟的吸食品质。  相似文献   

3.
卷烟抽吸参数对烟气成分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卷烟抽吸参数对烟气成分的预测模型,为预测各种吸烟条件下焦油、烟碱等烟气成分的吸入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3个抽吸参数(抽吸持续时间、抽吸频率、抽吸容量)及它们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焦油、烟碱和CO的影响。[结果]得到了抽吸参数与烟气成分(焦油、烟碱、CO)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得很好。[结论]利用该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出不同抽吸参数条件下卷烟的常规烟气成分值,为研究改进吸烟机抽吸参数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卷烟抽吸口数与7项卷烟常规物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卷烟抽吸口数与7项常规物理指标(烟支重量、圆周、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纸通风率、开吸阻和闭吸阻)的关系,并探讨这些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和作用机理.[结果]分析表明,7项常规物理指标中,卷烟主要通过烟支重量(水松纸打孔与不打孔共有)和滤嘴通风率(仅水松纸打孔卷烟)的直接作用,纸通风率和闭吸阻的间接作用对抽吸口数产生正向效应;通过调控7项常规物理指标控制抽吸口数从而调控焦油,主要通过控制卷烟烟丝重量和水松纸透气度的稳定性来实现.[结论]在卷烟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烟支重量和滤嘴通风率这2项指标,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卷烟抽吸口数和焦油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保润包装对卷烟物理保湿和防潮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模拟储存及开包抽吸过程中保润包装和常规包装卷烟在不同极端环境下烟丝水分的变化,用水分变化率来评价卷烟的物理保润性能.[结果]在储存(小盒未拆开)时,保润包装和常规包装卷烟的保湿、防潮能力无明显差异;在开包抽吸(拆开小盒)时,保润包装卷烟的保湿、防潮能力显著高于常规包装;无论小盒是否拆开,储存前期卷烟水分的变化均快于储存后期,且水分散失率整体大于水分吸收率.[结论]采用保润包装可以显著提高小盒拆开后卷烟的物理保润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卷烟抽吸过程中外加香料的逐口转移规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烟丝加香的卷烟进行逐口烟气分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卷烟前7口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的12种外加醛酮类香料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空白卷烟的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的逐口变化趋势和总粒相物相似,均呈逐口增加趋势;加香卷烟的逐口转移率总体呈增加趋势,部分香料增加到最大值后缓慢降低.[结论]该研究为醛酮类外加香料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胶囊滤棒对卷烟烟气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制备了"人参皂苷"胶囊及胶囊滤棒,并考察了"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对焦油及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卷烟危害性指数、卷烟香气特征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可选择性降低7种烟气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人参皂苷"胶囊滤棒可改变卷烟的香气特征,使一支卷烟同时具有2种香气风格.[结论]研究可为"人参皂苷"胶囊卷烟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乙醇溶液提取刺梨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进行了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不同因素对刺梨提取物产率的影响大小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得到了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验证.利用GC/MS对刺梨提取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共鉴定出了109种成分.对提取物进行了卷烟加香作用评价.[结论]刺梨提取物对卷烟感官品质在香气量、舒适性和余味上提升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唐军  唐丽  周冰  何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977-5979
[目的]系统研究烟丝填充值与烟支重量及稳定性的相关关系。[方法]以不同填充值的烟丝为材料,研究关键指标对卷烟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烟丝填充值与烟支重量及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分析表明,烟丝填充值是影响卷烟质量及稳定性的重要物理指标。在试验范围内,一定卷烟规格(烟支长度、烟支圆周)条件下,烟丝填充值与烟支重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且烟丝填充值标准偏差与烟支重量标准偏差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论]研究可为下一步改善卷烟质量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烤烟型卷烟较佳的贮存时间,为制定适宜库存量、合理库存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A牌号卷烟为试验材料,对比不同贮存时间对卷烟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量、主要致香物质(酸类、烯烃类、醛类、酮类、酚类和酯类化合物)及重要致香成分(棕榈酸甲酯、柠檬烯、棕榈酸、新植二烯、5-羟甲基糠醛)的影响.[结果]A牌号卷烟在贮存21~90 d,其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量、主要致香物质及重要致香成分含量均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贮存60~180 d处于较高值,且变化趋势不明显,但贮存180 d后明显下降.[结论]A牌号卷烟的贮存时间宜控制在180 d之内.  相似文献   

11.
钟家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12-16814
[目的]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抽吸口数比与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转盘式吸烟机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结果]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的总氮、钾、氯、钾氯比不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卷烟工业企业低焦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烤烟香气成分与其评吸总分和香味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特色烤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同等级烟叶的香气成分及其评吸总分、香气质、香气量及香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初烤烟香气成分与其评吸品质和香气特征的关系。[结果]从烤烟中共检测出41种香气成分,与评吸总分关系密切的有二氢猕猴桃内酯(显著正相关)、四甲基吡嗪、茄酮、氧化茄酮、香叶基丙酮、2-乙酰吡啶(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香气质关系密切的有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显著正相关)、2-乙酰吡啶和2,3-二甲基吡嗪、2-甲基戊酸和四甲基吡嗪(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香型关系密切的有四甲基吡嗪、茄酮、氧化茄酮、异戊酸(显著正相关)、二氢猕猴桃内酯(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各香气成分与烤烟香气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毕节市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烤烟质量状况。[方法]对毕节地区8个县市的494份烤烟样品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毕节市不同区域的烤烟具有明显的品质特征,但近年来烟叶质量有所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毕节烤烟生产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烟农准确把握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变黄程度做指导。[方法]针对烤烟品种红大与云烟85的烘烤特性,对不同部位的烟叶在变黄期设置不同的变黄标准,对烤后烟叶的品质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变黄程度的提高,2个品种烤后烟叶的质量变化有所不同。在外观质量上,红大逐步改善,云烟85先提高后降低;在化学成分上,红大3个部位的表现基本一致,总氮含量逐步降低,还原糖含量逐渐提高,其他指标影响不大,云烟85下部叶总氮、糖含量表现与红大相似,中上部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大;在评吸质量上,2个品种评吸指标的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变黄程度的提高,中、上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有提高的趋势,余味逐步改善,杂气、刺激性略有增加,但部分评吸指标变化幅度有所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满足卷烟工业对特色烟叶原料的需求及烤后烟叶的提质增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烤烟品种(系)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史金钟  杨承  宋街民  罗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61-10064
[目的]鉴定不同烤烟品种(系)在铜仁地区的表现,丰富铜仁地区烤烟品种。[方法]2009年在德江县进行了14个烤烟品种(系)的区域对比试验。[结果]黔烟6号、黔烟7号抗病性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GY-8、毕纳1号内在化学成分协调,评吸质量仅次于K326,其中GY-8在抗病性和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也较好;CZ-1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但生育期过长。[结论]为烤烟品种审定和推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树林  向盼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687-9688,9698
[目的]为提高植烟的经济效益,增加烟农收入.[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烤烟M型宽垄双行套种豌豆尖的效益.[结果]烟叶产量平均增加166.3 kg/hm2,鲜豌豆尖产量2 904.0 kg/hm2,烟农增收11 525.82元/hm2.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评吸得分较高,以打掉底脚叶后套种豌豆尖为最佳时间.[结论]烤烟M型宽垄双行套种豌豆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测试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方法]采用散叶密集烤房与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挂竿式密集烤房进行烘烤试验,研究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结果]散叶密集烤房定色阶段烟囱出口温度仅50~67℃,大大低于测试指标(≤160℃),节能效果明显提高。散叶密集烤房平均烘烤1 kg干烟能耗及用工成本比普通烤房低1.10元。与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的节能效果和烤后烟叶的均价、上等烟率和桔黄烟率都明显提高。[结论]散叶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大、操作简便、温湿度控制灵敏,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烘烤效率,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观评吸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烤烟生产技术改进方向。[方法]2013年采集全国主要烟区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分析外观质量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烟叶身份与香气质、刺激性得分相关性较强,其次是烟叶颜色,均起正作用;烟叶叶片结构对香气量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为烟叶颜色,起正作用;烟叶颜色对烟叶杂气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烟叶颜色与余味得分的关系最紧密,其次为烟叶油分,均起正作用。[结论]初步认为现阶段国产烤烟生产主要改进方向为通过调整栽培调制技术改善烟叶颜色和叶片结构,提高烟叶油分。  相似文献   

19.
刘挺  卢迪  张春华  游连尉  张轩槐  赵福杨  于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14-14016,14052
[目的]研究凉山烤烟还原糖含量状况及与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以凉山州主产烟区烤烟样品为材料,运用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凉山10个烟区177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结果]凉山烟区烟叶还原糖平均含量为29.76%,烟叶还原糖含量多分布在22.50%~ 35.00%;还原糖平均含量在部位间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中、低还原糖含量组别间的香气量、余味、杂气、回甜感、成团性得分和评吸总分的差异均达到了1%极显著水平,不同组别间的香气质和细腻度得分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感官质量各指标与还原糖的关联顺序为余味>杂气>回甜感>干燥感>刺激性>香气质>细腻度>香气量>成团性.[结论]该研究为凉山地区烟叶质量的提高、烟叶香吃味的改善以及烤烟原料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梅州烟区烤烟新品种(系)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在梅州烟区适宜种植的烤烟新品种(系)。[方法]采用当地栽培方式,测定8个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化学成分、经济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HY01与HY02的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高于对照云烟87。HY02抗病性在引进品种中最好。HY01、HY02的化学成分平衡性与工业评吸最好。[结论]在引进的烤烟品种中,HY01和HY02适宜在梅州五华产区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