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念波  李轶群  殷勤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42-14843
[目的]探索双孢菇菇柄中麦角硫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双孢菇菇柄为原料,采用氧化铝柱层析提取其麦角硫因,考察上样量、洗脱剂组成,以及上样液pH值和洗脱速度等层析操作对麦角硫因回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上样体积20ml,洗脱剂70%乙醇,上样pH值9.0,流速2ml/min。在最佳条件下,麦角硫因回收率91.2%,纯度25.6%。[结论]该研究为双孢菇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及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的麦角硫因含量,筛选杏鲍菇528培养的营养配方,以期为开发高含量的麦角硫因杏鲍菇深层液体发酵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固体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探讨杏鲍菇528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发酵物干重、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值为指标,研究杏鲍菇528液体深层发酵菌丝生长的营养...  相似文献   

3.
麦角硫因抑制双孢蘑菇褐变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控制和降低运输与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是目前双孢蘑菇保鲜的重点。研究麦角硫因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分析褐变与能量代谢关系,为控制褐变和延长其保质期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双孢蘑菇品种AS2796喷涂浓度为0.12 mmol·L-1的麦角硫因溶液,对照组采用超纯水处理,于4℃低温下贮藏17 d,贮藏时定期测定其褐变度、菌盖白度、丙二醛含量(MDA)和能量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Ca2+-ATPase等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双孢蘑菇的褐变度和MDA含量逐渐增加,菌盖白度不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MDA含量和褐变度的上升及菌盖白度的下降,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抑制了双孢蘑菇菌盖表面及内部组织的褐变。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ATP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最低点(贮藏第17天)也高于0.6 mg·g-1。整个贮藏期间,双孢蘑菇的ADP和AMP含量逐渐上升,处理组的ATP和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DP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能荷值不断下降,但处理组双孢蘑菇的能荷值始终略高于对照组。表明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双孢蘑菇采后ATP含量的下降,提高了ATP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较高的能荷水平。麦角硫因处理的双孢蘑菇SDH、H+-ATPase和Ca2+-AT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CO酶活性在贮藏前期(第5天)和贮藏末期(第17天)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所提升,从而维持了更好的线粒体功能,保证了ATP的高效合成。【结论】麦角硫因处理明显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且其对褐变的抑制作用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金针菇在煮制过程中如何使其蛋白质利用充分且滋味突出,测定了金针菇在不同煮制时间下[0 min(鲜样)、0.5 min、1 min、3 min、5 min、10 min]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通过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评价其蛋白质营养价值,根据呈味游离氨基酸的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  相似文献   

5.
大豆蛋白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 ,大豆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大豆是人类比较理想的营养氮源 ,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约 4 0 % ) ,豆粕蛋白质含量在4 5 % - 48%之间 ,是一种全价蛋白 ,其营养效价为6 5。大豆蛋白的消化吸收率在 84 % - 98%之间 ,可以直接作为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  相似文献   

6.
7.
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酶是酶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有利于实验酶的重复使用及产物与酶的分离,将酶工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极大地促进了酶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微胶囊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概述了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却法、空气悬浮法、凝聚法、挤压法及很有应用前景的包接络合法,同时介绍了食品工业中微胶囊化香料和风味料、微胶囊化酸味剂、微胶囊化酶制剂及微胶囊化防腐剂等具有开发前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彭习亮  马成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08-8710,8776
乳酸菌赋予发酵食品较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因此在发酵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感官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蕾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6,(10):2410-2413
感官分析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营养,涉及新产品开发、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同时应用感官分析技术可以对同类相关产品进行分析比较,为产品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介绍了感官评价的定义、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常温浸提和加热浸提2种方式制备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分别记为RDT和HDT)处理双孢蘑菇覆土,并设清水对照,检测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RAA)、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对照;H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各项指数除化学评分(CS)外也均高于对照,说明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因此,双孢蘑菇生长过程中喷施金针菇菌渣提取液,有利于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成分的积累,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的深层液体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菌株的发酵曲线表明,培养48~96 h为其增殖生长期;茵龄试验表明,80 h摇瓶菌种活力优于100 h和130 h者;发酵罐中试培养中,65 h生物量即达33.7 g·mL-1(鲜重);醪液作为液体菌种,产量及菇形正常,发茵期缩短1/3,且现蕾期较早,从醪液中可提取营养浓缩液及粗多糖粉.浓缩液含氨基酸555.38mg·100mL-1,多糖含量≥6.0mg·mL-1,可溶性固形物≥13%,急性毒性试验证明无毒,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液体培养生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菌株、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时间对金针菇菌丝体产量和金针菇多糖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金针菇胞外多糖进行了紫外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12号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11 d时金针菇菌丝多糖含量和金针菇菌丝体产量最高,金针菇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紫外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的金针菇胞外多糖为一种含β-型吡喃糖苷键的纯多糖。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金针菇胞外多糖的主体结构影响不明显,均有相似的多糖特征峰和β-型吡喃糖苷键吸收峰。但采用玉米、黄豆等配制的培养基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金针菇多糖。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护肝作用等生理活性进行了总结,对目前以金针菇为原料开发的产品进行了概述。探讨了目前金针菇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下一步如何开展金针菇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的液体菌种。[方法]从工厂化生产的菌株与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及金针菇液体菌种在工厂化生产的应用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在4个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株中,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液体菌种开发宜以F白"18"为出发菌株;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宜为马铃薯15%、麸皮7%、蔗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转速150 r/min,温度23℃,pH自然,发酵罐培养时间结束点和适宜的菌龄均为144 h;在工厂化生产应用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缩短9 d,生物转化率提高了6.38百分点。[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液体菌种的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金针菇发酵过程中菌丝产量、还原糖、总糖、pH、氨态氮与发酵时间的动态关系,并在选定条件下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总糖含量下降,72h后总糖含量有所回升;pH值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大;还原糖第60h下降到37mg/mL;氨态氮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均势,菌丝产量发酵到48h最高,为12.47g/L;由此确定最佳发酵时间为48h。  相似文献   

17.
以早佳8424和苏蜜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废弃金针菇培养料与稻壳、河沙配制西瓜栽培基质时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复合基质中,适宜的菇渣含量有利于西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菇渣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西瓜生长;菇渣、稻壳、河沙比例为4∶2∶1时最有利于西瓜生长,2个西瓜品种的叶面积、茎粗、单瓜重等指标均达到最佳;早佳8424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苏蜜5号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复合基质组分配比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色泽是金针菇的重要性状之一,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以FL19(黄色)、8801(白色)及其后代(F1代、F2代)菌株和相应单核菌株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方法,对金针菇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通过对200个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白色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3751800,并在亲本及其后代菌株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白色金针菇新品种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深层发酵滤液中游离的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0%左右.主要积累的氨基酸为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的积累情况可归纳为3个类型:第1型为苯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第2型为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第3型为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3个类型的共同特点是赖氨酸始终是大量积累的主要氨基酸之一以及必需氨基酸所占的百分比都很高,差异仅在个别氨基酸积累量的多少上.对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发现:(NH4)2SO4浓度和黄豆粉作氮源影响游离氨基酸的总产量和必需氨基酸所占的百分比,而不影响高含量氨基酸的种类.PO43-的浓度不同对其差异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稻草秸秆栽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不同生长阶段,基质木质纤维成分的变化和与 基质主要成分降解相关的几种胞外酶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 主要集中在生殖生长期,木质素在营养生长期降解迅速;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两种酶活性从培养初 期到结束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趋势;与木质素降解相关酶在菌株培养初期活性较高,木聚糖酶活性 初期活性很低,在子实体形成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淀粉酶活性高峰出现在初期,蛋白酶活性在初期 和子实体形成期较高,但整体上酶活性变化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