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晶  郝文博  朱明霞  车文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08-16309,16342
[目的]测定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黑河市张地营子乡不同土地利用背景和相同土地利用背景下的3个功能区的6种重金属元素(Hg、As、Cd、Cr、Cu、Pb)的含量,对重金属含量与不同土地利用及采样深度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并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重金属在土壤中已有一定程度的累积,在地表的累积程度比较高,Hg的污染最为严重,已达到了警戒水平。但总体来说,黑河市张地营子乡所研究区域土壤处于清洁水平,满足绿色食品和蔬菜生产的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对黑龙江省黑河市张地营子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识积累科学依据,并为扩大无公害粮食、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药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近年来出现了农药污染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及农产品中农药污染残留问题亟待解决。有关农药污染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研究报道较多,但未有针对多种农药降解方式及影响降解因素进行详细报道,基于此综述了农药主要降解方式及影响因素,期望能为解决农药污染残留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对土壤农药污染的危害以及常见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减少土壤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4.
土壤农药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农药在使用过程中有80%~90%进入土壤,使得土壤受农药污染严重,严重制约了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发展。对土壤农药污染的来源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土壤农药污染的危害,以期减少土壤农药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土壤环境因素对残留农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是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的一大根源。研究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降解规律,探讨外界因素对其降解和转化的影响,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和减轻农药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农药在土壤中降解转化的主要途径及机理,包括微生物降解、水解和光解,分析了土壤中不同环境因素(有机质、湿度、温度、pH值、根系分泌物和粒径等)对农药降解和转化过程的影响,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治理和修复土壤的农药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药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中农药用量的增长,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土壤农药污染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着重阐述了农药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提高了人们对土壤农药污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土壤中农药污染的现状与危害,总结了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和酶修复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植物、酶与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并对此进行了预测和展望,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对滇池及松华坝水源区6个县农田土壤、地表水进行随机或定点取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和地表水不同程度存在农药污染,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主要是有机氯、有机磷、菊酯类等杀虫剂及少量杀菌剂和除草剂。农药残留的空间分布与取样时间、作物结构、农药用量和环境相关。农药残留时间分布与施用农药的时间和种类有关。并针对农药残留情况,提出通过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控制、加快对农药污染及降解技术的研究等措施达到综合控制农药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滇池及松华坝水源区6个县农田土壤、地表水进行随机或定点取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和地表水不同程度存在农药污染,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菊酯类等杀虫剂及少量杀菌剂和除草剂。农药残留的空间分布与取样时间、作物结构、农药用量和环境相关。农药残留时间分布与施用农药的时间和种类有关。并针对农药残留情况,提出通过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控制及加快对农药污染及降解技术的研究等措施促进农药污染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土壤中农药污染残留及降解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土壤农药污染途径以及土壤农药残留、降解等方面的研究,并指出农药对生物体的残留效应。  相似文献   

11.
贺州市土壤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9~2010年分别对平桂区、八步区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过多地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危害表现为土壤变板结、酸化加重、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下降、水源污染和蔬菜品质下降;针对贺州地区蔬菜土壤污染现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提出贺州市蔬菜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大量排放,导致农业水土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本文就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控对策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我国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居世界首位,化学农药在保障粮食产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和危害。总结了化学农药使用对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和水体)、农作物和环境生物的污染特征,分析了化学农药使用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从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监管能力、推广使用技术和研发环境修复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农药环境污染防控管理的对策建议,期望为我国农药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理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蔬菜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而不合理大量使用农药,结果带来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严禁生产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减少因不合理施用农药带来的蔬菜农药残留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对荆州、天门、潜江、荆门、仙桃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访谈,通过Office软件、Coreldraw画图软件等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江汉平原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生活垃圾任意丢弃、农业秸秆处理不当、种植业面源污染突出、水产养殖以及禽畜养殖污染加剧,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处理简单化、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大量投加饲料和禽畜养殖管理不完善等造成的,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生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等措施对江汉平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反季节果蔬丰富了人们的食物选择,也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也带来了农药残留、激素残留、果蔬品质下降、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对反季节果蔬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反季节果蔬的有序生产和品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贝贝  陈歆  彭黎旭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79-180,182
我国热带水果种类多、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大。热带地区常年高温高湿,病虫害种类繁多,热带水果病虫害发生严重,致使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面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亟需对热带水果农药的使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我国热带水果农药使用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参考国外农药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热带水果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测定西南地区不同茶园土壤的三种农药残留量,对茶园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并评价了茶园土壤的污染状况。研究中以丙酮为提取剂,样品经提取和浓缩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农药残留,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茶园土壤的农药残留量存在差异。分析和评价茶园土壤的农药残留现状,有利于更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农药污染,促进茶叶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包括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畜禽养殖量大、粪污有效处理率低;农田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还有差距。从综合配套治理技术尚不成熟,防治管理制度缺乏,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未形成良性循环几方面,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成因。最后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包括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农药减控工程,治理农药残留污染;实施化肥减量工程,加快土壤改良修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实施畜禽养殖提升工程,建立畜牧生态产业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工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重点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